李红宇
- 作品数:97 被引量:695H指数:15
-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土壤水势对寒地水稻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06年
- 采用控制土壤水分方法,研究了不同生育阶段土壤水势(-30^-35 kPa和-60^-65 kPa和正常灌水0kPa)对水稻上育397、绥粳3号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穗期处理对2个品种穗部各性状的影响最大,此处理下上育397、绥粳3号的穗数显著高于对照,而穗长、穗节数、穗颈节枝梗数均极显著低于对照及其他处理,但同一时期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个品种长穗期处理时的产量极显著低于对照,其次是分蘖期和抽穗后1~10 d的处理对产量影响较大,多数处理与对照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穗长、穗节数、穗颈节枝梗数与各粒位籽粒产量均呈正相关,且与中位粒和劣势粒产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 郑桂萍李红宇刘丽华吕艳东钱永德佟斌王伯伦
- 关键词:水稻土壤水分穗部性状
- “T”型耕作对水稻生育及肥料利用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为明确"T"型耕作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机理及效果,本文以垦粳2号为材料,稻田土壤采用"T"型耕法与常规耕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常规耕作,"T"型耕作处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容重降低9.9%,氧化还原电位提高18.9%;0~5cm耕层根量增加11.7%,10~15cm耕层根量增加3.45%,提高有效穗数、叶面积及肥料利用率;稻谷产量平均提高4.2%,高产的主要原因是穗数与穗粒数协同增加所致。
- 钱永德郑桂萍李红宇汪秀志刘丽华吕艳东
- 关键词:水稻肥料利用率生长发育
- 农学类本科毕业课题研究与科研能力培养相关问题的探讨
- 2012年
- 毕业课题研究是农学类本科生深化和拓宽专业知识,初步培养其科研思维和方法的重要实践。本文分析了农学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和科研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 李红宇刘梦红刘丽华郑桂萍
- 关键词:农学本科生
- 施肥方式和减施氮肥对寒地水稻抗倒性的影响
- 2024年
- 为明确施肥方式和减施氮肥的主效及互作效应对寒地水稻产量及抗倒性的影响,以水稻‘垦粳8’为材料,比较不同施肥方式和减施氮肥对寒地水稻产量、株高、以及各节间长度、直径、鲜重、茎壁厚度及抗折力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侧深施肥产量、第三节间长度、重心高度分别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全层施肥7.49%、7.02%、2.54%。侧深施肥第一节间直径、茎壁厚度、鲜重、抗折力分别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全层施肥7.85%、14.18%、4.13%、2.03%;第二节间直径、茎壁厚度、抗折力分别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全层施肥8.15%、9.18%、18.61%;第三节间茎壁厚度和抗折力分别极显著低于全层施肥16.00%、16.15%。侧深施肥的抗倒伏指数极显著低于全层施肥16.60%。减施氮肥条件下重心高度、各节间长度、茎壁厚度、节间鲜重及节间抗折力变化多利于提高水稻抗倒性,减氮15%和减氮30%处理的抗倒伏指数较常规施氮分别极显著提高6.19%和9.52%。全层施肥条件下抗倒伏指数随施氮量下降呈增加趋势,而侧深施肥的减氮施肥水平间差异不显著。
- 刘梦红张喜娟张喜娟李红宇赵海成钱永德赵海成刘丽华
- 关键词:寒地水稻施肥方式抗倒性
- 寒地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被引量:7
- 2010年
- 采用留茬带状分层旋耕、苗带全层施肥、免除水整地的保护性耕作方法,研究了寒地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高产群体平均产量为8467.54kg/hm2,比常规耕作增产3.0%,且在总肥料为509.7kg/hm2时,最有利于增产;保护性耕作结实率和千粒重均小于常规耕作,是由于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高的负相关造成的;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的增加,是水稻保护性耕作增产的主要原因。
- 钱永德刘丽华李红宇郑桂萍刘崇文
- 关键词:水稻保护性耕作
- 硅氮配施对寒地水稻产量品质及抗倒性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8年
- 为探究氮硅配施对寒地水稻产量、品质及抗倒性的影响,明确高产优质的硅氮优化管理措施,在盆栽条件下,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进行2个硅肥水平下3个氮水平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A2处理穗数、穗粒数、结实率、产量较A1处理分别提高4.95%、1.20%、0.29%、5.14%;随施氮量增加穗数、产量呈增加趋势,硅氮互作对产量及构成因素不显著。施硅能够极显著改善加工品质,减氮利于改善外观品质,蛋白质含量最低为8.30%,食味值提高,且达到极显著水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在硅氮互作间达到显著水平;施硅能够提高各节间茎秆抗折力,A2处理抗倒伏指数与A1处理相比提高了18.40%。在B3条件下,A2处理的各节间抗折力、抗倒伏指数极显著或显著高于A1处理,分别高63.30%、114.50%、70.60%和76.10%。氮肥和硅肥运筹以二者对应最优指标施用量的组合为最优配比。
- 赵海成李红宇陈立强赫臣郑桂萍韩笑何文翠周云峰
- 关键词:水稻抗倒性
- 施肥量对饲用杂交甜高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2
- 2006年
- 通过不同施肥量对饲用杂交甜高粱“天青一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下饲用杂交甜高粱的株高、单株叶面积、单株干物质积累在生育后期差异明显;施肥量是影响饲用杂交甜高粱产量的关键因素,“天青一号”生产的最佳施肥量为尿素133.7kg/hm2、磷酸二铵186.3kg/hm2、硫酸钾305.1kg/hm2。
- 吕艳东牛志伟李红宇郭晓红刘丽华佟斌张逸鸣郑桂萍
- 关键词:施肥量甜高粱生长发育
- 15%调环酸钙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9年
- 为明确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寒地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垦鉴稻5号为试验材料,15%调环酸钙为供试生长调节剂,采用单因素大区对比试验设计,以15%调环酸钙设计4个使用剂量(60、100、150、210g/hm^2)和1个清水对照(CK),在水稻有效分蘖末期及齐穗期喷施。结果表明:施用15%调环酸钙增加了水稻穗长、穗粒数、千粒质量,降低了一次枝梗数量,对穗数和结实率影响不明显。水稻产量有随调环酸钙施用浓度增大而上升的趋势,其中210g/hm^2处理产量最高,为8203.05kg/hm^2,CK产量最低,前者较后者提高29.03%;施用15%调环酸钙提高了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且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施用15%调环酸钙提高了蛋白质含量,但外观品质降低,对直链淀粉含量影响不明显。施用15%调环酸钙降低了食味评分,CK食味评分为80.55分,其次是210g/hm^2处理,为79.90分。综合考虑,T4处理(15%调环酸钙210g/hm^2对水225L/hm^2)最好,在保持食味评分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产量有所提升。
- 王文玉郑桂萍万思宇陈立强赵海成赫臣康楷李红宇吕艳东
- 关键词:水稻
- 北方粳稻穗重指数及其与产量品质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为研究北方粳稻穗重指数及其与产量品质的关系,以东北地区近年来育成的水稻品种(品系)为试材,分别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进行比较试验,提出用穗重指数(PWI,单穗重与每穴穗数之比)反映穗数与穗(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试材平均穗重指数0.155 g/穗,99%置信区间为[0.109,0.200],据此将参试材料划分为穗重型、中间型和穗数型。穗重指数与产量、穗粒数及决定穗粒数的穗部性状(一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粒率)、穗颈及倒2节间大小维管束数、株高、叶面积指数、上部三叶长宽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单位面积穗数和剑叶基角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穗重型品种产量显著高于穗数型品种。穗重指数与加工品质、营养品质、食味及相关指标显著负相关,与外观品质无明显关系,穗数型品种品质明显优于穗重型品种。穗重指数是综合反映穗数与穗大的明显指标。在稳定单穗重的基础上,适当降低穗重指数,可能是进一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有效途径。
- 李红宇郑桂萍刘梦红潘世驹吕艳东殷大伟刘丽华姜玉伟周健
- 关键词:北方粳稻
- 应用SSR分子标记评价不同年代东北三省粳稻基因组遗传构成被引量:5
- 2011年
- 为进一步明确北方粳型水稻基因组遗传构成,利用52个SSR分子标记对79份不同时期东北粳稻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与基因组遗传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遗传多样性在省份间呈现出辽宁〉黑龙江〉吉林,在年代间呈现出2001-2008〉1981-1990〉1991-2000〉1963-1980的趋势;基因组籼稻成分比例表现为辽宁品种〉黑龙江品种〉吉林品种,20世纪80年代育成品种的籼性血缘含量最多;遗传构成分析显示出东北地区遗传构成随年代更迭逐渐丰富,3个省份的遗传成分存在一定差异,以辽宁地区最为复杂。20世纪80年代后籼粳杂交育种实践引入的籼稻基因不仅丰富了东北粳稻的遗传构成,而且"适量"籼稻血缘的应用对今后北方粳稻育种有重要作用。
- 刘迪李红宇孙健徐正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