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秋义

作品数:323 被引量:1,331H指数:19
供职机构: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7篇期刊文章
  • 56篇专利
  • 35篇会议论文
  • 17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219篇建筑科学
  • 17篇化学工程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电子电信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65篇混凝土
  • 85篇骨料
  • 40篇再生混凝土
  • 34篇再生骨料
  • 33篇水泥
  • 30篇压强度
  • 30篇再生粗骨料
  • 30篇抗压
  • 30篇抗压强度
  • 30篇粗骨料
  • 24篇粉煤灰
  • 22篇混凝
  • 22篇骨料混凝土
  • 21篇再生细骨料
  • 21篇细骨料
  • 21篇掺合
  • 19篇配合比
  • 19篇垃圾
  • 19篇建筑垃圾
  • 15篇脱硫

机构

  • 308篇青岛理工大学
  • 20篇青岛农业大学
  • 15篇哈尔滨工业大...
  • 5篇中国建筑科学...
  • 5篇济南轨道交通...
  • 4篇同济大学
  • 4篇青岛青建新型...
  • 3篇东南大学
  • 3篇钢铁研究总院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东北大学
  • 2篇淮海工学院
  • 2篇西安理工大学
  • 2篇沈阳建筑大学
  • 2篇新疆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山东水利职业...
  • 2篇北方设计研究...
  • 2篇青岛市地铁一...
  • 2篇学研究院

作者

  • 318篇李秋义
  • 58篇高嵩
  • 58篇罗健林
  • 35篇岳公冰
  • 33篇赵铁军
  • 32篇郭远新
  • 30篇金祖权
  • 27篇孔哲
  • 24篇张纪刚
  • 16篇张健
  • 16篇李云霞
  • 16篇韩帅
  • 15篇秦原
  • 15篇吕雪源
  • 15篇杨向宁
  • 15篇朱亚光
  • 13篇莫建
  • 13篇谢汝朋
  • 12篇姜玉丹
  • 12篇王忠星

传媒

  • 43篇混凝土
  • 33篇青岛理工大学...
  • 15篇低温建筑技术
  • 13篇新型建筑材料
  • 10篇混凝土与水泥...
  • 9篇硅酸盐通报
  • 6篇粉煤灰
  • 6篇粉煤灰综合利...
  • 5篇沈阳建筑大学...
  • 4篇压电与声光
  • 4篇建设科技
  • 4篇第三届全国再...
  • 3篇材料科学与工...
  • 3篇铁道建筑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山东建材
  • 3篇中国建材科技
  • 3篇商品混凝土
  • 3篇中国土木工程...
  • 2篇化工新型材料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7篇2021
  • 10篇2020
  • 13篇2019
  • 17篇2018
  • 20篇2017
  • 30篇2016
  • 33篇2015
  • 18篇2014
  • 16篇2013
  • 11篇2012
  • 12篇2011
  • 24篇2010
  • 30篇2009
  • 19篇2008
  • 18篇2007
  • 10篇2006
  • 8篇2005
  • 8篇2004
3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再生微粉混凝土渗透性实验研究
颗粒整形技术制备再生骨料过程中会产生15%左右的废弃微粉,该微粉主要由硬化水泥石和粗、细骨料的碎屑组成,具有一定的活性,如不加以利用,既造成浪费又会产生新的污染.本实验重点研究了在不同胶凝材料用量下,再生微粉取代率对混凝...
吕雪源张健李秋义
关键词:再生微粉电通量混凝土渗透性废弃混凝土胶凝材料
赤泥基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制备及机理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对赤泥基胶凝材料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赤泥种类、掺合料和激发活化措施对赤泥基碱激发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烧结法赤泥活性较高,受热活化和水玻璃激发效果较为显著,抗压强度普遍高于25 MPa;拜尔法赤泥较则难以被激发,而目前90%的铝业公司使用拜耳法生产Al2O3。结合已有研究,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脱硫石油焦渣激发拜耳法赤泥,确定了赤泥基激发胶凝材料的基本配合比,经标准养护28 d抗压强度达到25.6 MPa。利用XRD进行的微观分析发现,赤泥中的铝硅酸盐矿物可以在碱性激发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经过溶解-聚合反应生成聚合物凝胶是赤泥受激发产生强度的主要原因。研究将赤泥用于制备胶凝材料,可以实现赤泥大规模、高附加值的资源化再生利用。
侯双明高嵩李秋义宋丽娜
关键词:赤泥碱激发活化
一种滨海异型结构3D打印混凝土、加工工艺及应用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滨海异型结构3D打印混凝土、加工工艺及应用。现有滨海异型结构3D打印混凝土还具有以下缺陷:常规海洋防腐技术应用于3D打印的滨海异型结构防腐效果不理想,另外,常规3D打印材料层间界面粘结与触变性还存在不足...
罗健林张纪刚李秋义高嵩侯东帅滕飞
文献传递
一种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高品质再生细骨料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涉及以废弃混凝土为原料制备再生细骨料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收集废弃混凝土,利用破碎设备经过单级破碎或多级破碎将混凝土破碎加工成最大粒径不超过5mm~10mm限值的骨料颗粒;利用强化设备,去除骨料...
李秋义秦原
文献传递
不同纤维增强木塑复合模板性能与经济性对比被引量:5
2013年
结合不同表面活性剂改性、振动磨或超声波处理工艺分别将温石棉纤维(CAF)、聚乙烯醇纤维(PVAF)、玄武岩纤维(BF)预分散在水中,与木粉混杂后辊炼到熔融聚丙烯(PP)中,热压成型3种纤维增强木塑复合材料(CAF/WPC、PVAF/WPC、BF/WPC)。通过哑铃形试样拉伸法、三点弯曲法、摆锤冲击法、旋转磨耗法分别表征其拉伸、弯曲、冲击和耐磨性能,并对3种材料用作建筑模板的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空白WPC,掺有10%(质量百分比)各纤维的CAF/WPC、PVAF/WPC、BF/WPC的拉伸、弯曲、冲击强度、耐磨性能与单次折算节约费分别提高了66.6%、48.4%、36.3%、68.9%、67.33%,33.2%、54.3%、38.8%、81.8%、63.47%,44.2%、24.7%、9.3%、85.6%、60.93%。显然,质优价廉的CAF既能对WPC模板的综合性能有较好的提升,同时增加的费用最低,在清水模板领域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孙胜伟罗健林刘文清李秋义胡小川高嵩韩鹏
关键词:纤维分散耐磨性能
轻质混凝土以及采用该混凝土的多功能防护板与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新型建筑材料及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轻质混凝土,包括混凝土基层和防水面层,其中混凝土基层包括如下按重量配比的组分:100份水泥、0.1-10份温石棉纤维、0.01-2份憎水剂、0.1-2份速凝剂、10-30份粉...
罗健林李秋义赵铁军诸雪青
文献传递
赤泥的性能及其用作矿物掺合料的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概述了赤泥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研究了赤泥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表明,赤泥作为矿物掺合料,当掺量为20%时,可以改善赤泥-水泥体系的抗折强度,又不会对抗压强度造成过大损失;在水泥用量相同时,双掺赤泥和粉煤灰体系的强度要高于单掺赤泥或粉煤灰体系的强度;碱激发剂有利于双掺体系强度的增长。
王军委李秋义唐巍张修勤齐秀山
关键词:赤泥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碱激发剂
再生骨料混凝土耐久性能影响因素研究(英文)被引量:5
2009年
简单破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需水量很大,导致混凝土的收缩大、氯离子渗透系数大、碳化速度快以及抗冻性差等弱点。骨料颗粒整形技术可以除去骨料表面粘附的水泥石,减少表面微裂缝使得再生骨料变得圆滑,显著降低需水量,混凝土的收缩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抗碳化性能和抗冻性能均显著改善,改善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高嵩李秋义陈建珍
关键词:再生骨料耐久性
监理机构对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进行监理控制的必要性及内容
2007年
1对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进行监理控制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预拌混凝土技术的大力推广和城市限制施工现场自拌混凝土范围的扩大,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与此同时,良莠不齐的现象相应产生,由于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的原因所出现的预拌混凝土质量事故也随之增多。预拌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的中间产品,在目前有关施工参建单位的技术条件下,它只能等到28天以后才能作出混凝土质量合格与否的初步判定。
曲涛李秋义朱申红
关键词:预拌混凝土监理控制监理机构自拌混凝土混凝土技术混凝土质量
再生微粉的性能及应用被引量:19
2013年
与普通骨料制备过程中产生的石粉不同,再生骨料制备过程中产生的粉体(简称再生微粉)含有大量的硬化水泥石和未完全水化的水泥,具有较高的活性,同时也有较大的内比表面积.为了实现再生微粉的有效利用,试验研究了不同掺量再生微粉对砂浆、混凝土和加气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砂浆中再生微粉的掺量可以控制在28%以内,其中最佳掺量为14%,再生微粉效能系数为1.06;混凝土中再生微粉掺量可达30%,但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最佳掺量为24%,再生微粉效能系数为1.16;加气混凝土中掺入30%以内的再生微粉对加气混凝土的性能无显著影响,可作为部分硅质材料用于加气混凝土的生产.
陈雪李秋义杨向宁连学超
关键词:再生微粉混凝土砂浆加气混凝土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