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磊

作品数:131 被引量:869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1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8篇心肌
  • 24篇缺血
  • 23篇中药
  • 18篇细胞
  • 17篇心病
  • 17篇中医
  • 17篇小型猪
  • 17篇冠心病
  • 15篇动脉
  • 15篇血管
  • 15篇痰瘀
  • 15篇中医药
  • 14篇心肌缺血
  • 13篇再灌注
  • 11篇动物
  • 11篇心脏
  • 11篇痰瘀互结
  • 9篇动脉粥样硬化
  • 9篇动物模型
  • 9篇血管疾病

机构

  • 13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1篇滨州医学院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广东药科大学
  • 3篇黑龙江中医药...
  • 3篇江西中医药大...
  • 3篇天津同仁堂集...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广州白云山奇...
  • 2篇济宁华能制药...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31篇李磊
  • 125篇刘建勋
  • 43篇付建华
  • 43篇马彦雷
  • 42篇史跃
  • 31篇林成仁
  • 31篇任建勋
  • 30篇孟红旭
  • 25篇郭浩
  • 21篇任钧国
  • 18篇韩笑
  • 16篇林力
  • 16篇侯金才
  • 12篇李欣志
  • 12篇张颖
  • 11篇苗兰
  • 9篇李澎
  • 8篇杨斌
  • 8篇姚明江
  • 8篇金龙

传媒

  • 25篇中国中药杂志
  • 23篇中国实验方剂...
  • 10篇中国比较医学...
  • 7篇中药药理与临...
  • 6篇中国中医药信...
  • 6篇中华中医药杂...
  • 5篇中医杂志
  • 5篇世界科学技术...
  • 5篇世界中医药
  • 4篇药学学报
  • 3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针刺研究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实验动物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18篇2023
  • 16篇2022
  • 13篇2021
  • 8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10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9篇2014
  • 13篇2013
  • 10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1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犬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培养及鉴定
2011年
目的:建立犬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培养及鉴定的方法。方法:用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培养犬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结果:分离犬冠状动脉后,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原代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8天后细胞细胞呈"峰-谷"状态,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免疫组织化学鉴定为平滑肌细胞,纯度为100%。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得到细胞数量大、纯度高,是一种稳定的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培养法。
鲍岩岩刘建勋侯金才李磊史跃马彦雷
关键词: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细胞培养细胞鉴定
急性冠脉综合征瘀毒互结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通过比较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结扎冠状动脉及两者不同组合方式建立急性冠脉综合征瘀毒互结证大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22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结扎冠脉组、先注射LPS(5 mg·kg)组(结扎冠脉前24 h注射LPS)、后注射LPS(5 mg·kg)组(结扎冠脉后10 min注射LPS)。各组分别于造模后3、24、72 h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对模型的建立进行综合评价。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状态与中医证候宏观评价指标舌象、脉象,采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伊文思蓝/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心肌缺血、梗死面积,生化法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钙蛋白T(cTnT)含量及白细胞介素(IL)-1β、IL-6的变化,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数,检测凝血四项、血小板聚集率、血液流变学等凝血评价指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结果:造模3 h后,与假手术组比较,单纯结扎冠脉组大鼠舌面R、G、B值显著下降(P<0.01),舌下络脉色泽显著变紫(P<0.01),脉搏幅度显著降低(P<0.01),心功能下降,血清CK、LDH、cTnT、IL-1β、IL-6含量明显上升(P<0.05),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增大(P<0.01),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结扎组比较,先注射LPS组、后注射LPS组舌下络脉增长,舌面R值均下降,cTnT含量显著增加(P<0.01),后注射LPS组舌面B值下降,心输出量(CO)明显降低(P<0.05),IL-1β含量上升,LVAWs显著变薄(P<0.01)。造模24 h后,与假手术组比较,单纯结扎组舌面R、G、B值显著下降,舌下络脉加长、色泽紫暗(P<0.01),脉搏幅度显著降低(P<0.01),心功能下降,心肌梗死面积增大(P<0.01),全血黏度增高,血小板聚集率变大,FIB增高,PT、TT显著缩短(P<0.01),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加,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K、LDH、cTnT
尤越辛高杰刘子馨李玲美孟红旭史跃史跃王紫艳马彦雷李磊付建华
关键词:动物模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证结合
基于“劳则气耗”理论研究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被引量:25
2018年
该研究根据"劳则气耗"理论,旨在通过比较"神劳"与"体劳"2种因素研究气虚证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与系统评价体系。分别以水环境睡眠剥夺的"神劳"与以负重力竭游泳的"体劳"为干预因素,按"拟临床研究"的原则建立气虚证动物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力竭游泳组、睡眠剥夺组与复合组(力竭游泳复合睡眠剥夺),力竭游泳采用负重5%进行,每日1次直至力竭;睡眠剥夺采用水环境多平台睡眠剥夺法,每日随机14~16 h,复合组则2种方法联合应用,实验周期为6周。采用开场实验观察运动总路程、平均速度、活动时间以及进入中央区域次数,游泳力竭法检测力竭游泳时间,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LVEF,CO,FS,LVDd),舌象采集分析舌面色彩饱和度,小动物无创脉搏血氧仪测定脉搏幅度,ELISA法检测血清中ATP,ADP含量,血凝仪检测凝血四项。结果显示,睡眠剥夺组自主活动、体质量、运动能力降低明显,神经功能损伤明显,心功能下降,舌面色彩呈现淡白,ATP含量显著降低,ADP显著升高,脉搏幅度显著降低。通过采用"四诊合参"系统评价体系比较"神劳"与"体劳"2种干预因素,以"神劳"为特征的睡眠剥夺方法更适于建立拟临床的气虚证动物模型。
陈进成刘建勋刘建勋林成仁任钧国李磊
关键词:睡眠剥夺气虚证证候模型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动物模型及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7年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CMD)是心脏X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复流等微循环病变的共同发病机制。随着现代影像学的迅速发展,CMD的发生和防治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CMD动物模型是研究疾病发病机制及评价药物作用的必不可少的工具,选择合适的CMD动物模型建立方法是开展CMD实验研究首先面临的问题。临床及实验研究显示,中医药在CMD的防治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如何进一步阐明中药作用机制寻求最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将是中医药干预CMD的研究重点。该文将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动物模型的建立评价方法及中医药防治冠状动脉微血管环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为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实验及中医药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李磊刘建勋任建勋郭浩林成仁
关键词:心脏X综合征微血管性心绞痛动物模型
芪红胶囊对心衰模型比格犬血流动力学及血氧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从血流动力学及血氧含量等相关指标的角度探讨芪红胶囊对戊巴比妥钠诱导心衰模型比格犬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健康成年比格犬3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地高辛片组(40μg·kg^-1),芪红胶囊高、中、低剂量组(2.6,1.3,0.65 g·kg^-1),采用静脉泵注2%戊巴比妥钠的方法建立比格犬心衰模型,以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降低70%作为模型成功的标准,后经十二指肠给予相应药物,用多道生理记录仪分别测量肢体标准Ⅱ导联心电图、冠状动脉血流量、心输出量、左室内压、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罗氏血氧分析仪测定不同时间点动脉血氧含量、冠状静脉窦血氧含量,并计算心肌氧利用率。结果:比格犬在静脉泵注2%戊巴比妥钠15 min左右,开始出现明显心衰症状,主要表现Ⅱ导心电图PR间期增加,冠脉血流量、左室内压、心输出量、心搏出量、静脉血氧含量显著降低、而心肌氧利用率显著增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为与模型组比较,1.3 g·kg^-1芪红胶囊在给药后60~120 min显著增加冠脉血流量(P<0.05),其最大增幅为36%,2.6 g·kg^-1芪红胶囊在给药后45~60 min心搏出量增加明显,最大增幅约16%,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能够增加冠静脉窦血氧含量,提示心肌供氧量升高,氧用率降低,芪红胶囊1.3 g·kg^-1组给药60 min后能显著增加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P<0.05),最大增幅约42%。结论:芪红胶囊能够同时增加冠脉血流量及静脉血氧含量,使得心肌养供应充分,氧的利用率降低,在此基础上,芪红胶囊才能进一步增加心输出量和改善心脏功能,从而发挥心衰保护的作用。
郭浩任建勋李磊刘建勋王晓峰任钧国韩笑金龙史跃马彦雷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芪红胶囊冠脉血流量血氧含量
益气活血方及其拆方对气虚血瘀型脑梗大鼠影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方中益气药和活血药对气虚血瘀模型大鼠气血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微球致多发性脑梗复合睡眠剥夺法制备气虚血瘀型脑梗的病证结合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方组(3.49 g·kg^(-1))、益气药组(1.08 g·kg^(-1))、活血药组(2.408 g·kg^(-1)),脑梗术后复合睡眠剥夺4周,期间每日给药1次。给药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的负重力竭游泳时间和脉搏幅度,取血进行脑组织血液相关指标及病理切片分析。结果:相较假手术组,模型组动物负重力竭游泳时间明显缩短,脉搏幅度也明显下降(P<0.01);模型组在各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相比假手术组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ET-1、Ang-Ⅱ、IL-6、IL-1β和MDA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方组能延长负重游泳时间,提高脉搏幅度(P<0.05);活血药能降低各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益气药和全方可降低血浆黏度(P<0.05);益气药能降低Ang-Ⅱ值,益气组与活血组对ET-1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全方优于益气药和活血药组(P<0.01);各给药组IL-1β值相比模型组均有显著降低,活血药组IL-6也有明显降低(P<0.01);活血药和全方MDA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P<0.01)。病理形态学观察表明,模型组海马组织结构异常,见坏死和炎性浸润,益气组见神经元增生,活血组未见坏死区,全方组病理改变最少,且见炎性组织中细胞恢复状态。结论:益气药与活血药存在协同作用,益气以助血行,改善气虚血瘀,同时活血化瘀进而减少炎症因子及氧化产物的堆积,使全方效果既优于益气药也优于活血药。
宋文婷苗兰苗兰曹慧孙明谦马彦雷李磊史跃刘建勋
关键词:睡眠剥夺气虚血瘀益气活血
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证侯诊断与评分的进一步研究
:进一步研究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侯诊断及评分标准。方法: 小型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用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14 周,2 周时采用 介入技术球囊损伤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小型猪冠心病模型。测定3...
李磊林成仁李然史跃马彦雷刘建勋
关键词:病证结合痰瘀互结证侯冠心病
急性脑梗死瘀毒互结证大鼠模型并发脑心综合征的比较探讨
2024年
目的:观察并比较两种急性脑梗死瘀毒互结证并发脑心综合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心电图指标、心肌形态及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为急性脑梗死引发心脏病变的可能发生机制及临床脑心综合征的诊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包括正常组、角叉菜胶联合干酵母菌瘀毒互结证组(CA/Y),多发性脑梗死组(ME),大脑中动脉阻塞组(MCAO),多发性脑梗死瘀毒互结证组(CA/Y+ME)及大脑中动脉阻塞瘀毒互结证组(CA/Y+MCAO)。CA/Y组、CA/Y+ME组及CA/Y+MCAO组于造模首日经腹腔注射角叉菜胶10 mg·kg^(-1)、第2天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悬液2 mg·kg^(-1),ME组及CA/Y+ME组于第2天采用微球栓塞法建立多发性脑梗死模型,MCAO组及CA/Y+MCAO组于第2天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脑梗死模型术后24 h,观察并分析各组大鼠心电图异常率及相关心电图指标,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并分析各组大鼠脑缺血面积百分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及蛋白免疫印迹法观察大鼠心肌Cx43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及证候模型组比较,各模型组内均有一定数量大鼠存在心电图异常的表现,CA/Y+MCAO组心电图异常比率最高(P<0.01);与正常组、证候模型组、疾病模型组及CA/Y+ME组比较,病证结合模型组(CA/Y+ME与CA/Y+MCAO)P波与T波振幅降低,P-R间期缩短、Q-T间期延长,以CA/Y+MCAO组最为明显(P<0.05,P<0.01),并与TTC染色脑梗死面积百分率、心肌HE染色结果一致;CA/Y+ME组及CA/Y+MCAO组Cx43蛋白表达均上调,同时CA/Y+MCAO组Cx43表达水平的上升较其他模型组更为显著(P<0.01)。结论:2种急性脑梗死瘀毒互结证并发脑心综合征大鼠模型均可用于研究急性脑血管病引发心脏病变的可能发生机制及化瘀解毒中药的干预作用,此外,CA/Y+MCAO法具有更高的心电图异常�
姚明江李珺媛刘悦曹策袁果李磊刘建勋张允岭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脑心综合征缝隙连接蛋白43
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改善犬急性心肌缺血的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观察银杏蜜环口服溶液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犬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合心爽组(5.0 mg/kg);天麻蜜环粉组(100 mg/kg);银杏提取物组(3.0 mg/kg);银杏蜜环口服溶液高剂量组(206 mg/kg)和银杏蜜环口服溶液低剂量组(103 mg/kg)。通过结扎犬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心肌缺血后不同时间点冠状动脉血流量、血氧含量、心肌耗氧量及心肌氧利用度,心肌梗死范围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银杏蜜环口服溶液大、小剂量组以及蜜环粉组和银杏提取物组心肌梗死范围明显下降(P<0.05);同时银杏蜜环口服溶液高剂量组在缺血后30 min静脉血氧含量明显下降(P<0.05),在缺血后15、30、60 min心肌耗氧量和心肌氧利用度明显增加(P<0.05),在缺血后60~180 min时冠状动脉血流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银杏蜜环口服溶液可在心肌急性缺血状态下短期内促进心肌氧供给和氧消耗;有效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加心肌的供血供氧,提高心肌氧利用度。药效作用优于银杏提取物和天麻蜜环粉。
任建勋郭浩李磊林成仁王益民王勇史跃马彦雷刘建勋
关键词:心肌缺血银杏提取物
猪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建立实验小型猪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方法:冠状动脉血管块短暂酶消化后采用植块法进行培养。结果:植块培养2日细胞从植块中移出;培养6日植块周围细胞呈铺路石样特征,传代/纯化一次后5日细胞单层贴壁生长,融合成片。细胞因子Ⅷ免疫荧光检测内皮细胞表达阳性,纯度100%。结论:成功建立猪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此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得到细胞纯度高。
李丹刘建勋付建华侯金才李磊史跃马彦雷
关键词: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细胞培养细胞鉴定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