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1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维普•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炜
作品数:
2
被引量:9
H指数:1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哲学宗教
更多>>
合作作者
丁志强
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刘明波
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哲学宗教
主题
1篇
大学新生
1篇
心理
1篇
心理健康
1篇
心理学
1篇
中介
1篇
中介作用
1篇
思辨
1篇
思辨色彩
1篇
自我接纳
1篇
临床心理
1篇
内观
1篇
接纳
1篇
阿赖耶识
1篇
超个人心理学
1篇
超心理学
机构
2篇
复旦大学
作者
2篇
李炜
1篇
刘明波
1篇
丁志强
传媒
1篇
大众心理学
1篇
中国健康心理...
年份
2篇
2014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从佛教角度浅谈心理学中的“意识”
2014年
佛教是一种宗教,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来源之一,佛教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着很大的影响。从它的影响领域来看,佛教的一些精神思想正逐渐渗透进文学、艺术学、伦理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这其中也包括对心理学的影响。从超个人心理学、超心理学等心理学理论流派到正念、内观等临床心理应用,我们都可以看到佛教的痕迹。心理学是现代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学要想未来取得不断的进步,它就必须融合、接受人类历史承传下来的一些优秀文化精神。而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比较一下佛教与心理学对“意识”的理解。
李炜
关键词:
超个人心理学
超心理学
临床心理
内观
阿赖耶识
思辨色彩
大学新生被接纳与心理健康:自我接纳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研究被接纳和自我接纳对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路径。方法采用被接纳量表(QAO)、自我接纳量表(SAQ)和凯斯勒心理症状量表(Kessler-10)对3326名大学新生实施测查。结果①新生被接纳和自我接纳量表得分之间相关显著(r=0.551,P<0.01),且与K-10总分有显著负相关(r=-0.561,P<0.01和r=-0.522,P<0.01);②大学新生被接纳对心理健康风险的抑制作用上存在自我接纳的部分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1.4%)。结论大学新生被接纳既直接抑制又通过促进自我接纳而间接抑制其心理健康风险。
刘明波
丁志强
李炜
关键词:
大学新生
自我接纳
心理健康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