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淑云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
  • 2篇增殖
  • 2篇细胞增殖
  • 2篇分化
  • 2篇高钙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低氧
  • 1篇低氧诱导
  • 1篇低氧诱导因子
  • 1篇低氧诱导因子...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培养
  • 1篇通路
  • 1篇人表皮
  • 1篇细胞分化
  • 1篇腺病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李淑云
  • 5篇付小兵
  • 5篇张翠萍
  • 3篇孙同柱
  • 2篇新燕
  • 1篇蔡飒
  • 1篇孙晓艳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感染.炎症....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年份

  • 2篇2008
  • 3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高钙培养对表皮角质细胞形态和生长特点及角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高钙培养后表皮角质细胞的形态、生长特点及角蛋白表达的变化,进一步探讨钙在促进表皮角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表皮角质细胞分别在低钙(0.05mmol/L)和高钙(1.2mmol/L)环境条件下培养1-2d,光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生长特点,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表皮角质细胞中角蛋白10(K10)、K14和K19的表达水平。结果:低钙培养的表皮角质细胞散在生长,分布均匀,细胞间隙较大,胞膜圆滑,边界清楚。高钙培养后,细胞胞体变得扁平,细胞间隙消失,并且细胞出现明显的成簇生长趋势。在正常培养即低钙培养条件下,K10和K19阳性细胞比例较少,所培养的细胞几乎全为K14阳性细胞;在高钙培养条件下,K10和K19阳性细胞比例明显增加,而K14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高钙培养能改变表皮角质细胞的形态和生长特点并提高细胞内角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促进表皮角质细胞的分化成熟。
张翠萍付小兵李淑云孙同柱
关键词:分化
高钙培养促进人表皮角质细胞间的黏附和聚集
2007年
目的观察细胞外钙浓度变化对表皮角质细胞黏附聚集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本实验分为两组:低钙培养组(60μmol/L);高钙(2 mmol/L)培养组。培养3d后,镜下观察细胞的黏附和聚集现象;然后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测定E-钙调素和P-钙调素mRNA的表达水平;最后借助免疫荧光法检测E-钙调素和P-钙调素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和分布。结果高钙培养3d后细胞分层并出现明显的黏附和聚集,E-钙调素也在高钙培养的条件下表达明显增加(P<0.01),而P-钙调素的表达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高钙培养促进人表皮角质细胞的黏附和聚集,E-钙调素的表达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张翠萍付小兵李淑云孙同柱孙晓艳蔡飒
关键词:角质细胞钙调素
低氧诱导因子-1的病毒载体制备及感染效果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制备低氧诱导因子(HIF)-1腺病毒载体并评价其对表皮角质细胞的感染效果。方法Ad/HIF-1质粒经酶切鉴定后,以4μg质粒转染1.2×10^6个HEK293细胞,2d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1周后收集细胞及上清并感染HEK293细胞进行病毒扩增,待扩增的细胞及上清量达300ml时进行病毒纯化及滴度测定。最后用制备的病毒载体感染表皮角质细胞,流式测定其感染效果。结果Ad/HIF-1质粒酶切鉴定正确;转染或感染HEK293细胞后有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获得的腺病毒滴度为1.8×10^11PFU/ml。病毒以MOI=50感染表皮细胞,2d后GFP阳性细胞的比例为97.46%。结论成功制备了HIF-1腺病毒载体,且感染表皮角质细胞后能得到较高的感染效率,从而为腺病毒介导的基因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张翠萍付小兵李淑云孙同柱
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1腺病毒
Wnt信号通路在表皮干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被引量:6
2007年
李淑云张翠萍付小兵新燕
关键词:WNT通路表皮干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分化
钙浓度变化对体外培养人表皮角质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比较不同钙浓度培养的人表皮角质细胞(HEKs)增殖能力的差异,确定体外培养表皮角质细胞的最适钙浓度。方法:根据培养液中CaCl_2浓度不同,将HEKs分为无钙培养组和0.1、0.3、0.5、1.0 mmol/L CaCl_2培养组。细胞培养3 h后,加钙离子荧光染料Fluo-3-AM,显微镜观察细胞内的荧光强度,以反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细胞培养2 d后加Hochest33258核染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形态;培养3 d时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并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和MTT法分析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钙培养可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表现为细胞内Fluo-3-AM荧光强度增强,且随着CaCl_2浓度的增加,荧光强度亦随之增加;在钙浓度为0.3 mmol/L时,细胞的增殖指数最高,为(51.98±4.31)%,增殖活性最强;0.1mmol/L组次之;随着钙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增殖指数下降,增殖活性受到抑制,0.5~1.0mmol/L钙培养组的增殖指数和增殖活性均明显低于无钙培养组(P均<0.01)。结论:不同钙浓度培养影响表皮角质细胞的增殖能力,钙浓度为0.3 mmol/L时细胞的增殖能力最强。
李淑云张翠萍付小兵新燕
关键词:细胞增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