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春成

作品数:85 被引量:401H指数: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4篇政治法律
  • 12篇经济管理
  • 9篇社会学
  • 6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学

主题

  • 13篇行政
  • 9篇干部
  • 7篇伦理
  • 6篇公共政策
  • 5篇行政伦理
  • 5篇权力
  • 5篇人大
  • 5篇主义
  • 5篇民主
  • 4篇德性
  • 4篇政府
  • 4篇社会
  • 4篇伦理学
  • 4篇公共
  • 4篇公共管理
  • 4篇公共利益
  • 3篇道德
  • 3篇谣言
  • 3篇政治
  • 3篇执法

机构

  • 78篇复旦大学
  • 2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上海大众汽车...
  • 1篇上海行政学院

作者

  • 78篇李春成
  • 2篇张少臣
  • 1篇臧志军
  • 1篇刘建军
  • 1篇浦兴祖
  • 1篇卢笙
  • 1篇罗峰
  • 1篇张慧娟
  • 1篇黄桂婷
  • 1篇楼成

传媒

  • 10篇人民论坛
  • 4篇人大研究
  • 4篇南京社会科学
  • 4篇领导科学
  • 4篇甘肃行政学院...
  • 3篇学海
  • 3篇复旦学报(社...
  • 2篇中共浙江省委...
  • 2篇探索与争鸣
  • 2篇中国行政管理
  • 2篇社会科学动态
  • 2篇理论文萃
  • 2篇长春市委党校...
  • 2篇江苏行政学院...
  • 2篇国家治理
  • 2篇上海市社会科...
  • 1篇行政与法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行政论坛

年份

  • 4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行政伦理学研究的旨趣被引量:36
2002年
行政伦理学的核心内容应是行政人的德性及其实践和价值选择 ;行政伦理学的哲学伦理学基础应当是古典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德性论传统 ,而不是功利主义或其任何变种 ;行政伦理学应当抛弃“经济人”缪误 ,而以“德性行政人”为理论出发点 ;行政伦理学研究应当力避“概论化” ,加强其“哲学化”取向和理论深度 ;行政伦理学主要通过辨明行政人的各种价值与义务 。
李春成
关键词:德性
公务员德行考察中的认识误区被引量:4
2012年
公务员德行考察实践中存在三大主要的认识误区:误把私德当公德;误把言行当品行;误将道德去理性。有必要基于宪政经济学的思路,对于这三大误区的理论脉络进行剖析,指出其不当之处,以对我国公务员录用和考核中的德行考察提供理论指导。
李春成
关键词:道德品行
好干部要具备“真”品行被引量:1
2021年
好干部必须具备“真”品行,但当前一些基层干部却存在失“真”甚至反“真”行为,具体表现为阵风式行动,擅长“表演”“做秀”,不能久久为功;凑合性应付,“差不多就行”“得过且过”;象征性行动,重视在嘴上、措施在纸上、行动在会上;诿责式策略,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虚假性呈现,搞数据造假、事迹作假、现象造假。
李春成
关键词:党员干部干部队伍
减值批评、零值批评和增值批评
1998年
李春成
关键词:批评教育批评者情感认同辩证统一关系惩罚性
论行政伦理两难的成因被引量:10
2011年
行政伦理两难有直接成因和深层原因,而直接成因包括两类:客观原因(规范层面的、资源方面的)和主观原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文章重点分析了不相容的规范竞合以及主观能动性原因。行政伦理两难的深层原因在于人类所欲求的各种价值和善之间并非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相辅相成、共生共长,相反,它们经常在终极层面存在难以调和的冲突。
李春成
关键词:行政伦理行政哲学道德困境
政策谣言的生发与治理被引量:4
2019年
政策谣言即未经证实合乎政策事实的民间政策传言;只有那些完全缺乏政策事实的政策传言才是真正的政策谣言,其他的属于准政策谣言。政策谣言的生发诱因主要包括政策价值的重要性、政策信息的模糊性、社会环境和个体心理、政府公信力缺失等多个方面。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助推了政策谣言的传播;政策谣言的典型传播机制主要有社会流瀑、群体极化和偏颇吸收等。政府应从五个方面提升政府的政策谣言治理能力和水平:增强政府公信力;强化政策的宣传、解读与回应;提升政务信息公开水平;建立健全辟谣工作系统,分类治理政策谣言;加强对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监管。
李春成魏诗强
政策制定中的公共利益之争——“ZH市裕达广场争议案”引发的思考
<正>本文拟结合“ZH市裕达文化广场项目争议案”(后文简称“本案”,案情基本内容见文后所附案情表格)尝试性地探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共利益的几个基本问题,即:实际政治生活中,人们对于公共利益的理解与运用是否有着某种共识?如...
李春成
文献传递
海关威权执法模式批判与守法促进改革
2015年
徒法不足以自行,徒"严"不足以法治。海关执法监管工作的高效顺利开展,需要做好守法促进工作。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海关都奉行威权执法模式,其主要特征是:权力本位、惩罚导向和唯我独白。近年来,海关也开展了一些客观上有守法促进效果的工作,譬如:法制宣传、公共传播和沟通、政策调研和贸易便利化等,但远远不够。基于相关理论思考和国外海关守法促进经验,本文最后提出了五方面的政策建议:摒弃极化认识,重视守法促进;法规政策设计过程公开化、民主化;推进贸易便利化,降低守法成本;区别对待不同的执法对象;改善海关形象,提升公信度。
李春成楼成
关键词:合规管理守法成本公信度
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复合机制——以浙江桐乡“三治融合”治理实践为研究对象被引量:2
2022年
近些年,由地方首创、经中央政府正式认证再到地方全面铺开的“三治融合”治理实践被视为是一种有效的乡村治理模式。基于对浙江桐乡“三治融合”治理实践的案例研究,认为“三治融合”的有效性根植于其内在的复合治理机制。复合化治理主体意味着通过政治、行政助推自治,逐渐形成由党、国家、社会所共同组成的以彰显自治为本的乡村治理共同体;复合化治理规则是指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发挥德治与法治的治理效力,实现彼此功能优势互补。在二者关系上,复合化治理规则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复合化治理主体。复合化治理规则实质上是一个中介机制体系,政治、行政借此助推自治,最终实现乡村善治。未来桐乡“三治融合”的发展与完善要在保持复合化治理特性基础上,坚持自治为本,多元协同,同时积极吸纳新的治理元素,尝试构建与实际情况更加契合的乡村治理模式。
李尧磊李春成
关键词:自治德治法治
好干部是怎样炼成的
2017年
干部行为设计的福格行为模型,从行为、动机、能力、触发机制着眼,不仅能用于"劝导"干部成为好干部,还可以用于防止干部不良行为。为有效发掘、选拔、培养好干部,培育和激发干部成为好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提供可行方案。
李春成
关键词:干部行为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