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民
- 作品数:22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 对落后地区农村互联网发展的制约因素的探讨——以西部农村的一些现象为例
- <正>问题的提出在世界范围内,互联网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和重要的社会资源、生产手段,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对国家、社会和民族的进步将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如何尽快发展互联网,使这些国家和地区实现跨...
- 段京肃王锡苓李惠民
- 文献传递
- 子宫内膜异位病变增殖和凋亡调控基因的实验研究
- 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异位病变增殖和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的研究,试图进一步阐明其发病机理,以期为本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结论:1、雌激素通过促进增殖期正常子宫内膜对PCNA和bcl-2的表达而使内膜组织大量增殖,并抑制凋亡...
- 李惠民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肌腺病原位杂交
- 文献传递
- 信息断裂与社会断裂——一个“网络扶贫”个案的研究
- 在全球信息化发展中,中国城市与农村呈现显著的不均衡发展,西部农村的发展水平与沿海地区存在巨大差异,同时西部农村发展面临着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双重困境。
本文在西北农村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互联网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应...
- 段京肃李惠民王锡苓
- 关键词:大众传播信息资源农村社会
- 文献传递
- 经济落后地区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政府和创新代理人的角色与地位——以甘肃省农村互联网的发展为例
- <正>问题的由来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的新技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从最初的“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到提出“网络社会的崛起”,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和评价在不断提高。在这一背景下,人...
- 段京肃李惠民王锡苓
- 文献传递
- 落后地区农村互联网发展的市场之路?--以宁夏灵武市“首家农民网吧”的遭遇为个案被引量:8
- 2008年
- 在落后农村地区引进互联网、让农民接触网络信息是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问题。笔者通过对宁夏灵武市白土岗乡的实地调查,得到了农村互联网接入的另一种方式:通过政府支持、利用社会力量建设农村信息系统,其中政府政策性支持的连续与协调,是网络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本文通过对该地"首家农民网吧"的出现和消失的背景分析,指出落后农村网络发展要善于利用市场力量提供公共服务,并善待市场力量;同时,应从政府、社会力量、新技术创新代理人诸多方面的关系协调入手,为公共服务的普及提供可持续性的机遇。
- 段京肃王锡苓李惠民
- 关键词:互联网数字鸿沟
- 媒介技术进化推动的媒介性人际认知传播被引量:3
- 2017年
- 人际传播作为人类传播中最基本的形式,随着媒介技术的进化和媒介形态的演变,先后出现了纸媒型人际传播、电信型人际传播和网络型人际传播。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网络型人际传播逐渐与大众传播、组织传播相融合带给人们关于社会、组织及自我的全新认识,使得媒介性人际传播的虚拟认知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全新境界。本文着重探讨随着媒介技术的进化和媒介形态的演化,纸媒、电信和网络等媒介性人际传播中所产生的相应的虚拟认知的发展变化。
- 李惠民颜亚雯
- 略论传统文化对中国新闻文化的影响
- 1997年
- 新闻传播既是一种文化传播,又是一种传播文化。在传统文化的负载和承传方面,它承担了极其重要的使命,在新的文化形态建构中,它又是传统文化的折射和延伸。中国新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传统文化的严重影响,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二律背反”现象。从文化学的角度重新审视新闻传播。
- 李惠民
- 关键词:传统文化新闻文化德治主义
- 全球传媒帝国的电子幻象及其认知隐喻机制被引量:5
- 2015年
- 美国在发明"改变世界信息传播方式"的"电子世纪"的同时,也发明了"控制视听和迷惑心智"的所谓"电子幻象"。"电子幻象"是以柏拉图"洞穴壁影"为隐喻的一种精神致幻术和认知控制术。从认知传播学的视域来看,由"地球人""地球村""地球脑"三个以"地球"为喻体构成的隐喻式电子幻象,由此所形成的传媒帝国的意识形态机器所主导的认知隐喻机制是:传播就是被认知、认知就是被控制。
- 李惠民
- 关键词:认知隐喻地球村地球人
- 互联网在西北农村的应用研究:以“黄羊川模式”为个案被引量:21
- 2006年
- 在全球信息化发展中,中国城市与农村呈现显著的不均衡发展,西部农村的发展水平与沿海地区存在巨大差异;同时,西部农村发展面临着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双重困境。本文在西北农村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互联网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应用模式,并指出在欠发达地区社会发展中,网络技术应与当地社会经济水平、文化环境相适应,才能真正促进社会发展。
- 王锡苓李惠民段京肃
- 关键词:互联网
- 参与发展:基于西部乡村社会网络传播模式的探讨
- 2012年
- 一、引言在社会学意义上,乡村社会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体,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承载基层社会关系、呈现中国发展进程的重要载体。在20世纪30—40年代,梁漱溟先生在山东邹平进行的'乡村建设'实验与研究、晏阳初先生在河北定县进行的'乡村平民教育'实验和河南镇平县开展的'乡村自治运动'、李景汉先生在河北定县主持的社会调查等,把乡村社会置于社会发展的叙事框架下,探讨中国乡村的建设理论与发展模式。自此至今的近百年里,乡村社会成为各类学科关注的研究对象,其所具有的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对乡村社会的了解与认知,即是理解中国基层社会的一条重要途径。
- 李惠民
- 关键词:乡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