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寿祺

作品数:49 被引量:148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细胞
  • 8篇致癌
  • 8篇微核
  • 8篇
  • 7篇鼠肝
  • 7篇肿瘤
  • 7篇
  • 7篇大鼠肝
  • 6篇有机磷
  • 6篇有机磷农药
  • 6篇诱变性
  • 6篇小鼠
  • 5篇微核试验
  • 5篇肺肿瘤
  • 5篇肝癌
  • 4篇毒理
  • 4篇亚硝胺
  • 4篇致癌性
  • 4篇中毒
  • 4篇青石棉

机构

  • 40篇华西医科大学
  • 4篇广州医学院
  • 4篇华西医大
  • 3篇四川大学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四川省卫生防...
  • 2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作者

  • 49篇李寿祺
  • 33篇董奇男
  • 20篇肖邦良
  • 16篇詹承烈
  • 16篇刘玉清
  • 10篇倪祖尧
  • 9篇李达圣
  • 7篇周谷
  • 6篇刘云岗
  • 5篇姜幼纯
  • 4篇赵林
  • 4篇胡渝华
  • 4篇刘晓蓉
  • 3篇宋晓鸥
  • 3篇庞定国
  • 3篇杜宝全
  • 2篇张晓玲
  • 2篇张桥
  • 2篇杨成峰
  • 2篇逢兵

传媒

  • 10篇华西医科大学...
  • 9篇现代预防医学
  • 8篇癌变.畸变....
  • 7篇中国药理学与...
  • 6篇卫生毒理学杂...
  • 2篇地方病通报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国外医学(卫...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金属学会...
  • 1篇中国科协首届...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7
  • 4篇1996
  • 5篇1995
  • 1篇1994
  • 7篇1993
  • 5篇1992
  • 8篇1991
  • 4篇1990
  • 3篇1989
  • 1篇1986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机磷农药诱变性的构效关系分析及分子机理被引量:4
1993年
通过建立整体结构模式化多因素判别分析法(WSPMDA),对有机磷农药三种构份的亚型进行了有代表性的模式化,进而排列组合成36种整体模式,据有机磷农药诱变性测试资料,用该法推算出各整体模式在6种诱变试验中的预期阳性概率P(M^+),并分析每种构份的亚型模式与诱变性关系的密切程度.观察到三种构份均对有机磷的诱变性几乎在每种试验中都有影响,讨论了如何正确应用所得P(M^+)、还就分析结果结合诱变试验原理推测有机磷诱变分子机理存在三条不同途径。
李寿祺倪祖尧宋晓鸥刘玉清刘晓蓉赵林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诱变性试验构效关系
有机磷农药在体内和体外微核试验中的诱变性被引量:1
1993年
作者用小鼠骨髓细胞和体外培养CHL细胞微核试验,测试了22种有机磷化合物的诱变性,并分析了有机磷化学结构与诱变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体内微核试验中呈阳性的主要为乙基有机磷;在体外试验中乙基、甲基和其它结构类型有机磷亦可出现阳性。体内和体外微核试验中有机磷的诱变性差异可能与其经受的分解代谢速率不同有关。
倪祖尧李寿祺刘玉清唐瑛庞定国
关键词:有机磷诱变性微核试验构效关系
单细胞电泳检测冰冻保存对外周血细胞DNA的损伤被引量:5
1997年
用对DNA损伤十分敏感的单细胞电泳技术测试冰冻对正常人外周血细胞DNA的损伤效应。结果显示-20℃和-80℃冰冻后慧星细胞百分率比4℃保存样品明显增多,损伤程度亦加剧。相对而言4℃保存DNA较稳定,但随时间的延长DNA完整性受到破坏也越严重。
倪祖尧逢兵孟建锋杨成峰杨成峰刘玉清蒋学芝李寿祺张桥
关键词:外周血细胞DNA损伤毒理学
有机磷农药在DNA重组修复试验中的诱变性研究被引量:5
1996年
本研究采用枯草杆菌DNA重组修复试验,检测了24种有机磷农药的诱变性,并分析了有机磷的化学结构与诱变性的关系及其可能的诱变机理。结果显示有5种甲基有机磷获阳性结果。构效分析表明,结构类型为(RO)aPXa·Ya的有机磷易诱发DNA完整性改变,而(RO)bPXc·Yd型的有机磷不易诱发DNA完整性改变。推测阳性有机磷农药作为烷化剂,主要是使鸟嘌呤的N-7位甲基化,引起碱基置换;或形成加合物,造成交联,从而引发DNA重组修复而致突变。
刘玉清胡渝华周谷倪祖尧赵林李寿祺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DNA诱变性
对短期诱发大鼠肝转变灶实验方法某些因素的初探
1991年
短期诱发大鼠肝转变灶实验在国外研究较多,1980年经Weisburger等推荐,作为快速检测化学物致癌性的短期实验方法之一。但该方法的实验步骤、观察指标、应用价值等还有待进一步验证。本研究仅就该方法中与肝切除有关的麻醉剂的选择、腹壁切口缝合方法、肝切除时机等进行探讨;还观察了转变灶的四种标志酶的出现情况和苯巴比妥钠对γ-谷氨酰转肽酸(γ-GT)活性的诱导作用。
董奇男李寿祺李全肖邦良
关键词:致突变
中国仓鼠肺细胞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试验灵敏性初探
1997年
作者测试了断裂剂与非整倍剂对细胞松弛素B诱发中国仓鼠肺细胞(CHL)双核细胞率的影响;对诱变剂诱发常规法单核细胞,胞质分裂阻滞法单、双核细胞微核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丝裂霉素C对细胞松弛素B诱发双核细胞率有降低作用,而秋水仙素有增加作用;诱变剂诱发的双核细胞微核率并不显著高于常规法单核细胞微核率。该结果提示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试验不能显著提高微核试验的灵敏性。作者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
倪祖尧刘玉清董奇男李寿祺杜宝全翟祥群李旭东
关键词:微核肺细胞
苯对成年与未成年小鼠外周血红细胞微核试验研究
1993年
采用外周血红细胞微核试验方法检测苯对成年与未成年小鼠的遗传毒性。以5mg/m^3,25mg/m^3,125mg/m^3浓度分别染毒成年与未成年小鼠,一定时期内小鼠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率逐渐累积增高,相同浓度组成年与未成年小鼠脾脏不能选择性地清除含微核的红细胞。成年与未成年小鼠对苯的代谢活化能力以及苯代谢物引起骨髓细胞染色体损伤的敏感程度基本相同。
杜宝全李寿祺董奇男付小鲁
关键词:微核试验红细胞
不同比例铝氟混合物联合作用的急性实验研究被引量:9
1990年
作者用9种不同比例的铝与氟混合物对雄性Wistar大鼠急性染毒,以常用的4种检验联合作用的方法,评价其联合作用的性质。结果显示,铝与氟之间的联合作用主要表现为铝对氟的拮抗作用。拮抗作用范围Al:F为0.8:0.2~0.1:0.9之间,最适拮抗作用Al:F为0.3:0.7~0.1:0.9之间,铝含量低于或等于5%,高于或等于90%时,无拮抗作用。
李达圣肖邦良董奇男李寿祺詹承烈
关键词:阈值氟中毒
V79细胞HGPRT位点正向突变试验方法初探
1989年
~v79细胞HGPRT位点正向突变试验具有快速、灵敏、可靠、可检测的遗传学改变多等优点,已在遗传毒理学诱变机理研究,诱变剂的检测和致癌剂的筛试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周谷刘玉清李寿祺庞定国张晓玲
关键词:正向突变HGPRTV79遗传学改变致癌剂
小鼠肺肿瘤短期诱发试验的实验条件被引量:10
1993年
对5 wk龄昆明种小鼠,一次ip乌拉坦,15wk后用解剖镜和光镜观察肺肿瘤发生率和肿瘤数,发瘤危险增高的最低剂量均为172 mg·kg^1,未发现性别差异,以光镜结果为准,则解剖镜观察的发瘤动物阳性准确率为91.8%,阴性准确率为96.6%,故解剖镜观察已可较准确判断受检物能否诱发肺肿瘤,虽肿瘤计数的准确率仅62.6%,但认为解剖镜观察仍可准确判断受检物能否诱发肿瘤,经与文献中实验条件相似的三种品系小鼠的结果比较,昆明种小鼠的敏感性并非很差,其重现性亦满意,在最敏感的A/J系小鼠供应困难时,有应用价值。
李寿祺肖邦良董奇男郭菊媛
关键词:肺肿瘤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