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宽

作品数:35 被引量:239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3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4篇直流
  • 16篇输电
  • 14篇直流输电
  • 13篇振荡
  • 13篇高压直流
  • 9篇高压直流输电
  • 9篇次同步振荡
  • 8篇阻尼控制
  • 7篇阻尼控制器
  • 7篇换流
  • 5篇电压
  • 4篇低频振荡
  • 4篇电压源
  • 4篇矩阵束算法
  • 4篇换流器
  • 4篇广域
  • 4篇广域测量
  • 4篇次同步阻尼控...
  • 3篇电力
  • 3篇电力系统

机构

  • 35篇四川大学
  • 5篇中国南方电网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西华大学
  • 1篇重庆市电力公...
  • 1篇国网四川省电...

作者

  • 35篇李宽
  • 32篇李兴源
  • 14篇胡楠
  • 8篇赵睿
  • 7篇朱瑞可
  • 5篇陈实
  • 5篇胡永银
  • 4篇冯明
  • 4篇覃波
  • 3篇杨光源
  • 3篇林桥
  • 3篇王渝红
  • 2篇刘天琪
  • 2篇杨毅强
  • 2篇穆子龙
  • 2篇国建宝
  • 2篇王曦
  • 2篇孙凌
  • 1篇肖俊
  • 1篇苗淼

传媒

  • 6篇华东电力
  • 4篇电力自动化设...
  • 4篇电力系统保护...
  • 3篇电网技术
  • 2篇电测与仪表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电力系统自动...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高压电器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电工电能新技...
  • 1篇变压器
  • 1篇现代电力
  • 1篇电力建设
  • 1篇电气应用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0篇2015
  • 8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力系统强迫振荡的频率时空变化特性研究与扰动源定位被引量:1
2013年
为准确分析电力系统发生强迫振荡后系统各机组的特性,从而进行扰动源准确定位,研究了各扰动源机组、扰动源区域内外各机组母线频率变化时空特性。通过等效模型推导频率增量中各振荡分量初始相位的差别,它决定了各机组频率增量在扰动开始后第1次到达振荡极值的时间差别。理论分析可知,扰动源机组总是第一个到达扰动后的初次振荡极值,区域内外机组与扰动源机组到达极值的时间差由区域内与区域间振荡频率的初始相位差和频率本身大小决定。实际电网仿真结果表明,利用频率时空变化特性能够有效分析强迫振荡并实现扰动源定位。
胡楠李兴源杨毅强郭晓江李宽肖俊
关键词:强迫振荡扰动源定位
基于射影定理分层控制的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设计被引量:8
2015年
火电机组经高压直流输电有可能引起轴系振荡,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故为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设计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尤为重要。从系统状态方程的角度出发,基于系统状态方程,通过滤波器提取轴系各固有扭振模态,进而提出基于TLS-ESPRIT和射影定理设计直流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最终实现各个模态的分层控制。射影控制可保留系统的主导特征根,能够在保留系统实际信息的同时降低控制器的阶数。以某电网直流系统作为实例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TLS-ESPRIT和射影定理分层控制的阻尼控制器可有效增大系统阻尼,实现次同步振荡的快速抑制,且控制器阶数较低,便于工程实现。
李宽李兴源李保宏陈实
关键词:高压直流输电次同步振荡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分层控制
交直流并联电力系统PSS和直流附加控制器协调优化设计被引量:1
2013年
针对远距离、多区域交直流互联电网低频振荡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矩阵束算法的PSS和直流附加控制器协调运行的优化设计。具体包括利用改进矩阵束算法对全网系统辨识,得出系统在没有配置PSS和直流附加控制器时的振荡频率和阻尼比,设定协调优化的目标函数,利用共轭轨迹法优化PSS和直流附加控制器参数;反复利用改进矩阵束算法对系统进行辨识,不断优化协调参数,直到系统逐渐消除低频振荡。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调优化设计可有效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增加系统阻尼,提高系统稳定性。
孙凌李兴源李宽宋帅刘俊敏
关键词:交直流并联系统低频振荡PSS直流附加控制器
光伏并网抑制由直流输电引起的次同步振荡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7
2015年
在研究新能源并网的基础上,分析光伏发电与火电厂捆绑通过高压直流输电并网时,通过光伏并网附加控制抑制直流引起次同步振荡(SSO)的可行性。基于复转矩系数思想设计一种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加在光伏电站主控制器上,在保证光伏电站稳定并网的同时,抑制了直流控制特性引起的SSO,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网的稳定性与新能源并网效率。这为在发生SSO而直流附加控制未起作用时提供了一种备选方案。基于PSCAD/EMTDC仿真软件,以南方电网某直流作为实例仿真模型,通过光伏电站并网,在保证光伏电站并网可靠性的同时有效抑制了直流引起的SSO问题。
李宽李兴源陈实苗淼王曦
关键词:光伏并网高压直流输电次同步振荡电压源换流器次同步阻尼控制器
兴安直流系统的紧急直流功率回降参数研究
2015年
如果换流站出口的交流线路由于各种原因被切除,导致交流系统因甩负荷进而引起最后断路器跳闸,系统稳定性将受到严重威胁。因此系统将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如直流紧急闭锁(Emergency Switch Off,ESOF)等,这对已损失多条交流线路的负荷区域的供电将产生更大的影响,为最大化满足负荷的需求,文章考虑当宝安换流站出口的500k V线路退出时,修改最后线路保护使其不发ESOF,利用4台自耦变电所带的220k V线路继续安全稳定供电,为维持系统稳定和避免自耦变过载,让兴安直流适量进行降功率运行。整体分析了兴安直流回降时的几个关键参数(回降数量、时间、速度)以及无功补偿切除量对自耦变的过载影响,经多次试验得出了最佳控制策略,为实际运行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技术依据,对系统运行有一定指导意义。
林桥李兴源李宽胡楠
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过负荷能力计算方法被引量:2
2015年
作为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换流阀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可靠性。由于某种原因需直流输电系统过负荷运行时,应保证各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由换流阀的安全极限所决定的过负荷限值即为换流阀的过负荷能力。文中先讨论了影响换流阀过负荷能力的主要因素,再根据晶闸管结温和阀冷却系统冷却容量两个方面对阀的过负荷能力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南方电网所辖的高肇直流输电工程中阀的过负荷能力进行了计算。
杨光源李兴源胡永银李宽
关键词: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过负荷能力
影响特高压大电源外送系统送电能力的敏感因素被引量:3
2014年
推导了考虑送端机组特性的单机带负荷系统的等效阻尼系数公式并对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的阻尼特性主要受相对转子角和电气距离影响,等效阻尼系数与两者均成反比。利用PSASP软件对锡盟特高压外送大电源系统和锦界—府谷超高压大电源外送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表明在N-1或者N-2运行状态下,大电源外送系统比普通电源外送系统更易出现动态失稳。根据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给出了大电源外送系统的运行建议。
覃波李兴源胡楠李宽
关键词:特高压输电低频振荡电气距离
一种向无源网络和弱交流网络供电的混合伪双极直流输电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向无源网络和弱交流网络供电的混合伪双极直流输电方法,其特点是整流侧采用两个6脉动电流源换流器,逆变侧采用一个6脉动电压源换流器,建立伪双极直流输电系统。整流侧采用定电流控制方式,逆变侧采用定交流电压-直流...
李兴源印永华李宽孙栩王渝红刘天琪
文献传递
基于矩阵束算法的谐波和间谐波参数估计被引量:3
2012年
电力系统中非线性负载的不断增加导致谐波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基于矩阵束算法提出了一种谐波和间谐波参数估计的新方法。该方法将含噪声的谐波、间谐波信号构造为两个Hankel矩阵,通过奇异值分解和矩阵的低秩近似等方法抑制了噪声的干扰,同时减少了计算量;利用矩阵间的特定关系获得频率信息后,再通过最小二乘法得到幅值和相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精度好、运算率高、抗噪性强等特点。
朱瑞可李兴源王渝红赵睿胡楠李宽
关键词:谐波间谐波矩阵束算法HANKEL矩阵参数估计
基于混沌优化算法的高压直流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的设计被引量:1
2012年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引发系统的次同步振荡。基于混沌优化算法可用于控制器参数寻优,且可避免陷入局部最优的特点,提出利用此算法设计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通过此算法,以阻尼比为目标函数,寻找出系统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的控制器最优参数,从而达到抑制次同步振荡的作用。以南方电网贵广II号直流输电工程作为实例模型,分别利用PSCAD/EMTDC仿真程序和矩阵束算法验证此阻尼控制器的有效性。
李宽李兴源赵睿胡楠朱瑞可
关键词:高压直流次同步振荡混沌优化算法矩阵束算法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