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姗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宫颈
  • 4篇宫颈癌
  • 3篇术后
  • 2篇META分析
  • 2篇病变
  • 2篇病理
  • 1篇预后
  • 1篇早期宫颈癌
  • 1篇上皮
  • 1篇上皮内
  • 1篇术后复发
  • 1篇术后预后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年龄
  • 1篇皮内
  • 1篇锥切
  • 1篇自然分娩
  • 1篇细胞
  • 1篇腺癌

机构

  • 5篇山东大学

作者

  • 5篇李姗
  • 5篇张友忠
  • 3篇韩赛
  • 3篇李艺
  • 3篇胡睿
  • 2篇王颉
  • 1篇丁佰娟
  • 1篇刘洪丽
  • 1篇孔北华
  • 1篇孟丽华
  • 1篇崔保霞
  • 1篇贾琳
  • 1篇乔云波
  • 1篇吕昌帅
  • 1篇杨子焱
  • 1篇张静静
  • 1篇陈倩

传媒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国肿瘤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年轻早期宫颈腺癌宫颈锥切术后自然分娩1例被引量:1
2016年
1病例报告患者,25岁,因性交后阴道流血1年,查体发现宫颈病变1月于2012年12月1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性交后阴道流血,色鲜红,量不多,未行治疗。1月前孕前查体于当地医院行TCT检查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建议活检";HPV检测为阴性。遂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病理结果示(宫颈)原位腺癌,可疑早期浸润。
韩赛宗丽菊李艺李姗胡睿张友忠
关键词:宫颈锥切术鳞状上皮内病变自然分娩病理会诊
子宫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在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评价子宫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技术在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经病理学诊断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癌、宫颈良性病变及宫颈正常的女性共540例,进行子宫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和宫颈细胞学(TCT)检查,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子宫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诊断CIN2-3、宫颈癌的敏感度分别为76.3%(95%CI:70.3%-82.2%)、94.4%(95%CI:89.1%-99.7%),与TCT检测的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子宫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诊断宫颈病变的特异性为64.4%(95%CI:58.7%-70.2%),低于TCT检测的特异性。[结论 ]子宫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对诊断宫颈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且具有快速、简便、经济的特点,适用于偏远贫困地区女性的宫颈癌筛查。
李姗宗丽菊孟丽华杨子焱贾琳乔云波崔保霞张友忠孔北华
关键词:宫颈癌敏感度特异性
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因素的Meta分析
韩赛张友忠李艺宗丽菊李姗王颉胡睿
病理类型、年龄与宫颈癌术后复发相关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综合评价宫颈癌术后复发与病理类型及年龄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2009年4月至2015年4月Pub Med数据库、Elsevier数据库、Springer Link数据库、LWW数据库、CNKI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Embas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等国内外数据库,纳入研究宫颈癌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的文献,对资料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后,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对各研究数据进行合并和分析。结果: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7篇,复发病例466例,未复发病例247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非鳞癌(腺癌和腺鳞癌)和鳞癌的复发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88,95%CI(1.75,4.76),P=0.01];腺癌和腺鳞癌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74,95%CI(0.93,3.25),P=0.08];年龄<(47±1)岁和年龄≥(47±1)岁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宫颈癌术后复发率非鳞癌大于鳞癌;年龄与宫颈癌患者的术后复发无关。
韩赛宗丽菊李艺李姗胡睿张静静陈倩张友忠
关键词:宫颈癌术后复发病理类型年龄META分析
新型光动力学疗法联合核仁素沉默对宫颈癌SiHa细胞的光动力学效应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新型光敏剂阳离子卟啉(TMPyP4)介导的光动力学疗法(PDT)联合人核仁素基因沉默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的体外抑瘤效应,探讨有效的宫颈癌联合治疗方案。方法:SiHa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RNAi组、PDT组和联合治疗组(PDT-RNAi组)。采用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采用Tran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RNAi组、PDT组和PDT-RNAi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升高(P<0.01);PDT-RNAi组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RNAi组和PDT组(P<0.05),Q值等于1.27。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PDT-RNAi组晚期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DT-RNAi组细胞凋亡率与RNAi组和PDT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细胞侵袭性均减弱(P<0.05);PDT-RNAi组细胞侵袭性减弱最为显著,且与RNAi组和PDT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PDT对SiHa细胞具有良好的体外光动力效应,可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促进其凋亡。核仁素基因沉默对SiHa细胞的PDT具有协同增效作用,PDT联合核仁素沉默可能成为治疗肿瘤的新方案。
刘洪丽吕昌帅丁佰娟王颉李姗张友忠
关键词:SIHA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