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栋
- 作品数:5 被引量:159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微生物与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间作药材与接种内生真菌对连作花生土壤微生物区系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4
- 2010年
-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药用植物间作及接种内生菌拟茎点霉B3的菌丝对连作花生(Archis hypogaea)红壤微生物区系及花生产量的影响,以探索花生连作障碍的生物防治措施。结果表明,药材间作和接种B3能够显著减少土壤霉菌数量、增加土壤细菌数量和土壤蔗糖酶活性,增加花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和花生产量。与花生单作相比,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京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间作花生产量增加9%-22%,接种B3处理花生产量增加24%。茅苍术/京大戟和花生间作处理配合接种B3后,花生产量分别较未接种B3处理增加30%和4%。其中茅苍术花生间作配合接种B3处理的花生产量最高,比对照(P)花生产量高59%,比单独接种B3处理(PB3)的花生产量高28%;京大戟花生间作配合接种B3处理(PEB3)的花生产量比对照增加13%,但不及单独接种B3处理(PB3)。这表明茅苍术间作和接种B3具有协同提高花生产量的作用,而京大戟或许对B3的功能发挥有一定抑制作用。
- 戴传超谢慧王兴祥李培栋李奕林张桃林
- 关键词:花生连作障碍药用植物间作内生真菌
- 连作花生土壤中酚酸类物质的检测及其对花生的化感作用被引量:125
- 2010年
- 研究了南方红壤区不同连作年限花生土壤中酚酸物质的种类、含量,及其对花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花生土壤中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和香豆酸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连作10a后3种酚酸总量达11.09mg·kg-1干土,显著高于连作3a和6a的土壤;而土壤中香豆素和苯甲酸含量比较低,且变化没有规律。所有酚酸处理组对花生幼苗的株高和根长表现出抑制作用,对花生幼苗地下部的干鲜重均表现出"低促高抑"的特点。香草酸和香豆酸处理组对花生幼苗地上部的干鲜重表现出"低促高抑"的特点,其他处理组均表现出抑制作用。花生幼苗根系活力随着酚酸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花生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SOD)、过氧化物酶活力(POD)、丙二醛含量(MDA)则随着酚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与只用茄腐镰刀菌孢子悬液浸泡花生种子的对照相比,加入酚酸后,花生种子的病原菌的感染率随着酚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发芽率则随着酚酸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以上结果说明,酚酸物质可以抑制花生幼苗的生长和提高花生的发病率,可能是因为酚酸物质破坏花生细胞膜的完整性而使病原菌入侵,影响花生生长,产生连作障碍。
- 李培栋王兴祥李奕林王宏伟梁飞燕戴传超
- 关键词:酚酸花生连作化感作用
- 一种新型生态制剂对蓝藻细胞的絮凝及藻毒素的降解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考察生态制剂蓝藻净对蓝藻的絮凝作用、对微囊藻毒素的降解效果及其对水质的影响。[方法]向含有蓝藻的湖水中加入不同比例的生态制剂蓝藻净,检测蓝藻的沉淀量、微囊藻毒素的降解效果及影响水质的各项指标。[结果]湖水中加入1%~10%的蓝藻净后,24 h内80%以上的蓝藻沉淀,其中加入5%的效果最好。加入5%与10%的蓝藻净都能降解微囊藻毒素,其中加入10%蓝藻净的3d内可降解完水中和蓝藻细胞中的微囊藻毒素。加入1%葡萄糖的处理,3 d内可降解完水中和蓝藻细胞中的微囊藻毒素。加入5%蓝藻净后,水的色度、浊度、铵态氮、亚硝酸态氮、硝酸态氮、COD、凯氏N、总N都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蓝藻净可以用于清除暴发的蓝藻,降解微囊藻毒素及净化水质。
- 李培栋陶杰戴志东管娴月戴传超
- 关键词:生态制剂蓝藻蓝藻毒素絮凝生物降解
- 酯交换条件对微生物柴油的不饱和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为了开发微生物油脂生产微生物柴油,以胶红酵母油脂为材料,以脂肪酸不饱和指数(UIFA)为指标,探讨了微生物油脂生成脂肪酸甲酯工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55℃、醇油物质的量之比(醇油比)40∶1、催化剂硫酸用量为75%、6h以上的反应条件有利于甲酯化反应的充分进行。
- 戴传超张波杨启银李培栋
- 关键词:酯交换
- 不同耕作和施肥措施对潮土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对山东禹城综合试验站免耕潮土试验田中不同耕作和施肥措施对土壤潮土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免耕和秸秆还田可以显著增加潮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也可以显著增加土壤蔗糖酶和脲酶的活性,尤其是土壤表层。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生物学特性有显著影响,分次施肥要优于集中施肥,免耕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生物学特性,优化土壤微环境。
- 魏蔚李运生戴传超李培栋欧阳竹
- 关键词:耕作方式施肥方式土壤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