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宁
- 作品数:8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解析社会法的基本范畴
- 2017年
- 社会法是建立在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虽然中国与西方市场经济体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路径不同、理论逻辑不同,但都以解决市场"失灵"、维护社会安定、巩固国家政权为客观依据,形成社会法的调整对象、调整方式、调整原则、调整内容,并构成社会法的基本范畴。
- 李吉宁
- 关键词:市场经济社会法社会安定
- 应用法学教学方法改革探讨被引量:2
- 2003年
- 加强素质教育是我国进行法学教学改革的出发点;我国应加强应用法学的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论功底和素养,只有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了各门应用法学深邃的理论,才能灵活、有效地运用其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应用法学教学的改革,应以其理论体系为框架修订法学本科教材,注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改传统单向教学方式为双向教学方式,改进案例教学方式。
- 顾海波李吉宁
- 关键词:素质教育法学教学理论教学教学方式案例教学应用法学
- 家父权在晚期罗马法中的演变
- 2018年
- 罗马法是现代民事法律的起源,它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现代意义上的民事权利在罗马法中并不是一开始就形成的,其萌芽也并未贯穿罗马法律史的始终。在古典时代,公民的私人权利开始萌芽,并逐渐脱离家父权的支配,直接成为城邦法律上的权利和城邦生活的一部分。在罗马晚期,家父权在法律上的残余开始向封建特权演变。这种演变在后古典时代通过家父权自身的变质进行,而在早期拜占庭时期则脱离了传统的家父权范畴,形成了违背旧的罗马法原则的封建特权和以这种特权的存在为特征的封建家庭关系。
- 李敖李吉宁
- 关键词:罗马法封建主义
-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践途径
- 2004年
- 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新修改的十六大党章和宪法也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决定。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政治生活的进步。本文从历史与现实、世界与中国的对照分析中,指出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民主政治,是实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由之路。
- 韩学军谢姝伟李吉宁
- 关键词:政治文明政治制度民主权利政党政治国家权力
- 基于辽西精准扶贫调查的启示
- 2017年
- 本文根据对辽西贫困农村的调查,提出了贫困标准的制定应包括硬标准和软标准两个方面;针对确定贫困人口、贫困程度存在的"关系保"、"人情保",提出建立道德化、社会化、专业化、民主化的精准监督机制;针对帮扶措施存在的"失准"问题,提出了依据贫困的性质选择帮扶措施,有效地实现扶贫、脱贫的目标;最后,围绕"三个精准",提出了精准扶贫法治化的框架。
- 李吉宁
- 关键词:贫困程度扶贫措施
- "明治维新"与日本近代立宪政治建设
- 2005年
- 近代以来,面对世界资本主义的崛起,日本为了摆脱被西方列强殖民化的命运,实现富国强兵,掀起了一场推翻封建幕府统治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变革--明治维新,立宪政治建设是明治政府建立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结果,是日本实现富国强兵的历史要求。立宪政治有效地整和了社会力量,降低了社会发展成本,使日本在短时间内发展为世界强国。
- 李吉宁
- 关键词:政治建设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世界资本主义明治政府立宪政治
- 我国商标法在保护高技术中存在的局限性及成因分析
- 2004年
- 深入分析我国商标法在高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保护范围、保护地域问题,指出商标法保护高技术不利的一般原因是科技发展水平、利益平衡等因素,根本原因则在于商标权的法律特征无法较大程度上体现高技术的技术特征。
- 张尤佳李吉宁
- 关键词:商标法法律特征商标权
- 党在延安时期对中国新民主主义宪政的科学构想与实践探索
- 2010年
- 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宪政,发端于孙中山创建中国国民党之初,尝试于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进行土地革命创建苏维埃政权之时,成熟于国共两党共同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之际。延安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不仅对中国新民主主义宪政提出了科学构想,而且创建了"三三制"的民主政权模式,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韩学军李吉宁
- 关键词:延安时期民主宪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