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仕生

作品数:62 被引量:138H指数:8
供职机构: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专利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机械工程
  • 19篇交通运输工程
  • 7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1篇汽车
  • 20篇悬架
  • 18篇减振
  • 18篇减振器
  • 11篇阻尼
  • 10篇新能源
  • 10篇新能源汽车
  • 10篇能源
  • 10篇能源汽车
  • 10篇车辆
  • 6篇电池
  • 6篇悬架系统
  • 6篇制动
  • 6篇主动悬架
  • 5篇可变阻尼
  • 5篇半主动
  • 5篇半主动悬架
  • 5篇车辆悬架
  • 4篇数学模型
  • 4篇汽车电池

机构

  • 43篇重庆工业职业...
  • 20篇重庆大学
  • 2篇中国汽车工程...

作者

  • 62篇李仕生
  • 16篇张志飞
  • 16篇徐中明
  • 8篇袁琼
  • 6篇贺岩松
  • 6篇杨建国
  • 3篇兰文奎
  • 3篇张玉峰
  • 3篇张晓燕
  • 2篇余烽
  • 2篇李以农
  • 2篇王国明
  • 2篇郑玲
  • 2篇唐鹏
  • 2篇李传兵
  • 1篇刘建利
  • 1篇郭师峰
  • 1篇王亮亮
  • 1篇李雷
  • 1篇赵树恩

传媒

  • 3篇汽车工程
  • 3篇振动与冲击
  • 2篇机械设计
  • 2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现代制造工程
  • 1篇机械强度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兵工学报
  • 1篇机械科学与技...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机械工程与技...
  • 1篇2006年西...

年份

  • 8篇2022
  • 5篇2021
  • 15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6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降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降温装置,包括机体、外壳、储液罐、膨胀节、换热箱和压缩机,所述换热箱内部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两端伸出换热箱,所述换热箱底端设置有风机,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制冷腔,所述外壳内部设置...
李仕生张晓燕
文献传递
带缓冲簧的汽车减振器外特性及其敏感度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基于带缓冲簧的汽车减振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应用流体力学和弹性力学的理论,推导出了受均布载荷作用的环形薄板阀片的挠曲变形解析式,建立了该减振器在复原和压缩工况下阻尼特性的数学模型。在MATLAB环境下对模型进行了模拟仿真,并与实测的减振器的外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仿真与实测结果的一致证明了数学模型正确可靠。同时用该模型分析了减振器活塞杆直径、内部气压、油液温度及摩擦力等因素对其外特性的影响规律及敏感程度,得出的结论可以为减振器的设计和性能预测提供参考。
李仕生徐中明杨建国张志飞
关键词:减振器数学模型外特性
活塞内流道磁流变减振器热耦合特性测试装置
本发明涉及车辆悬架领域,提供一种活塞内流道磁流变减振器热耦合特性测试装置,所述活塞内流道磁流变减振器热耦合特性测试装置包括用于加载的液压缸组件、横梁、丝杆、车轮组件、模拟路基、机座、支撑块、温度传感器,所述丝杆一端连接所...
袁琼李仕生
文献传递
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夹紧机构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夹紧机构,包括底板,底板上端焊接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立柱,两个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上下分布的弧形滑轨,弧形滑轨为圆弧形,两个弧形滑轨均滑动连接有滑动组件,...
李仕生
文献传递
制动盘非光滑仿生表面对制动摩擦尖叫行为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加工出3种非光滑仿生表面制动盘,即表面沟槽盘、表面圆坑盘和表面沟槽圆坑盘,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3种非光滑仿生表面制动盘进行制动摩擦尖叫行为有限元分析,并与光滑制动盘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制动器的振动模态主要表现为制动盘的面内和面外振动,并伴随有制动夹钳以及摩擦片的弯曲扭转运动。利用复特征值法计算系统尖叫倾向性系数后发现,制动盘表面经过非光滑仿生处理后,制动器的摩擦尖叫倾向性发生了明显改变,表面沟槽圆坑盘抑制尖叫的效果最佳,而表面沟槽盘在三者之中抑制尖叫的效果最弱。进一步采用瞬时动态分析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制动盘表面经过非光滑仿生处理后,系统振动加速度信号、弹性位移信号以及界面力信号的强度均有所降低,且表面沟槽圆坑盘在降低系统振动强度方面效果最为显著,系统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但是,由于沟槽和圆坑的棱边可能会形成应力集中区,因此可以采用抛光、打磨等方式对棱边进行一定处理,以提高表面使用寿命。
袁琼唐鹏李仕生
关键词:制动盘仿生学有限元分析
拖曳与启停制动模式下盘式制动器热-机耦合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建立起盘式制动器三维热-机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在拖曳制动和启停制动两种模式下制动器的热-耦合特性和摩擦振动特性,并探讨了在启停制动模式下,不同的减速行为对热-机耦合和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动器在热-机耦合作用下,制动盘两侧摩擦片的热变形形式完全不同,导致两侧摩擦片的温度分布差异显著,活塞侧的摩擦片表面温度大于钳指侧摩擦片温度,这种温度差异也表现在制动盘两侧的盘面温度上;随着摩擦界面温度升高,制动系统的振动强度逐渐降低,但由于温度差异导致制动盘两侧的热变形程度不同,因此制动器活塞侧的振动强度大于钳指侧的振动强度;制动盘的减速行为对系统的热-机耦合特性和摩擦振动特性影响显著,在快速制动模式下制动器与外界热交换效应显著,界面温度较低,但是振动强度较大;慢速制动和分步制动模式下,界面温度迅速升高,但是由于摩擦过程较为缓慢,系统振动强度较低;尤其是分步制动的情况下,在某一阶段的振动强度有可能非常微弱。以上研究结果对认识制动系统的温度分布特性和改善制动器振动噪声问题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袁琼李仕生
关键词:盘式制动器热-机耦合制动
一种移动风能发电装置
一种移动风能发电装置,由放置于汽车引擎室内的前集风筒、左后集风筒、风轮、发电机、右后集风筒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集风筒分别与左后集风筒、右后集风筒相连,所述发电机中心轴的两头分别固设在左轴承内圈和右轴承内圈内,所述风轮...
李仕生
文献传递
车辆维修工具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维修工具柜,包括:底板、第一圆形立柱、第二圆形立柱、多个单开口的第一工具收纳盒、多个单开口的第二工具收纳盒、隔板、顶板以及至少四个底轮;在底板与顶板之间垂直固定夹设有第一圆形立柱、隔板以及第二圆形立...
王国明李仕生
文献传递
一种对充电线保护效果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充电线保护效果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腔左侧内壁设有收线盘机构,转轴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扭转弹簧,安装箱左侧内壁设有按压开关,压板与安装腔右侧内壁之间设有四个分别与四个...
李仕生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半主动悬架LQG控制器的设计被引量:11
2012年
建立了包含半主动悬架的4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车辆半主动悬架LQG控制器,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系统模型进行仿真。以车身垂向加速度、俯仰角加速度、悬架动挠度、轮胎动位移和悬架控制力作为车辆LQG控制的性能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加权系数。仿真结果表明,与被动悬架相比,采用半主动悬架能有效地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而与层次分析法相比,使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更易于确定加权系数,更便于设计LQG控制器。
张志飞刘建利徐中明李仕生
关键词:半主动悬架LQG控制器平顺性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