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云强

作品数:7 被引量:172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农村
  • 3篇GIS支持
  • 2篇地形
  • 2篇农村居民
  • 2篇农村居民点
  • 2篇居民点
  • 2篇村居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新农村
  • 1篇新农村建设
  • 1篇信息系统
  • 1篇人居
  • 1篇人居环境
  • 1篇山地
  • 1篇山区县域
  • 1篇生态位
  • 1篇土壤中重金属
  • 1篇农户
  • 1篇丘陵

机构

  • 7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管...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7篇李云强
  • 6篇齐伟
  • 5篇闫勇
  • 4篇王丹
  • 3篇王娜娜
  • 3篇路超
  • 1篇曲衍波
  • 1篇商冉
  • 1篇车驰
  • 1篇斯钧浪
  • 1篇吴仕明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国土资源科技...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年份

  • 1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二维小波分析的丘陵山区景观特征尺度识别
2011年
以胶东半岛具有典型山地丘陵特征的栖霞市为例,选取A、B、C、D、E5个代表性研究样区,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形位指数作为植被和地形景观变量,分别应用sym2和Haar小波基,探讨二维小波分析在景观特征尺度识别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经小波变换,5个样区的景观图像表现出不同尺度和方向的结构特征,NDVI检测出农村居民点、工业用地的典型长宽尺度以及农田景观粒径;地形位指数检测出山体坡长和山脊线之间的距离;在景观相对破碎的B、C样区,小波方差变化幅度大于A、D、E样区,在地形起伏大的E样区,小波方差变化幅度大于A、B、C、D样区;经多尺度特征检验,栖霞山区景观最典型的特征尺度出现在3200m和6400m。研究结果为山区景观格局分析和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王丹齐伟商冉吴仕明王娜娜李云强闫勇
关键词:NDVI
GIS支持下县域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及优化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今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居民点用地特征及布局优化研究对于指导农村发展建设、节约土地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农村居民点分布状况综合反映了农业...
李云强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土地经营破碎化评价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土地经营破碎化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一个障碍,通过评价潍坊市寒亭区土地经营破碎化,分析其驱动力,期望为区域土地规模化经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采用寒亭区土地利用数据库和农户调查问卷数据,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空间插值技术,评价研究区土地经营破碎化;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土地经营破碎化驱动模型。结果表明:靠近城区的双杨店镇、固堤镇、河滩镇土地经营破碎化程度较轻微,远离城区的泊子乡土地经营破碎化程度较严重;当平均地块大小在0.27~0.33hm^2时地均纯收入达到最高;平均地块大小与农户土地面积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与农户地块数有较强的负相关性。
王丹齐伟李云强王晓怡闫勇王娜娜路超
关键词:农户
黄河三角洲道路沿线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分布与评价被引量:5
2009年
对研究区路旁300 m范围内的土样中重金属Pb、Cd、Cr、Cu、Zn的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土壤中重金属Pb、Cd、Cr、Cu、Zn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3.65、3.82、46.62、17.02、235.63 mg/kg,分别为当地土壤背景值的1.15、1.16、1.69、1.17、2.12倍。重金属Pb、Cd、Cr、Cu处于轻度污染状态,重金属Zn已形成中度污染。
车驰齐伟斯钧浪李云强闫勇
基于生态位的山地农村居民点适宜度评价被引量:78
2012年
为了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和公共服务资源优化配置,运用复合生态位对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进行评价。根据栖霞市山地特点以及农村居民点用地特征,基于生态位理论,从生态条件、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3方面选取相关指标,选取地形位、坡向、水源影响度、地质灾害作为生态条件的评价指标;生产条件选取工商业用地比例、工商业用地可达性、耕地和园地面积、耕地和园地可达性作为评价指标;生活条件选取农村居民点规模、城镇中心可达性和道路通达度作为生活条件评价指标。采用可达性测算、聚类分析、适宜性评价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适宜性等级,并与提取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相叠加,将农村居民点分为重点发展型、适度发展型、限制扩建型和优先整治型4种类型,分别占总规模的35.19%、35.10%、20.29%和9.42%。重点发展型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基础设施较完善,建议有序调整内部结构促进集约利用;适度发展型村庄处于起步阶段,受闲散地较多、土地利用方式粗放的限制,建议盘活存量用地,循环利用旧宅基地和闲置宅基地;限制扩建型受地形复杂、农业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限制,建议维持现状,引导人口外迁,推动宅基地腾退;优先整治型受地势较高、生态环境脆弱、离水源较远,交通不便,易发灾害限制,建议村庄搬迁。最后结合研究区山地农村居民点特点提出了不同类型居民点相应的调控模式。研究能够揭示农村居民点的现状和适宜性,为当前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丰富了生态位理论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对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秦天天齐伟李云强曲衍波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生态位山地
GIS支持下山区县域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研究——以栖霞市为例被引量:81
2011年
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景观指数法和Voronoi图Cv值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了胶东山区栖霞市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均匀性特征,并探讨了农村居民点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市农村居民点分布的Cv值为58.84%,空间分布表现为随机分布;唐家泊镇、松山镇、臧家庄镇和翠屏街道4个乡镇的农村居民点呈集群分布,其他乡镇为随机分布;农村居民点分布的优势区间在1~3地形位,随着地形位的增大农村居民点的优势度降低;农村居民点的面积、斑块数目和平均斑块面积随地形位的增大而减少,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和平均斑块分维数随地形位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公路是影响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研究反映了栖霞市农村居民居住习惯的差异,为农村居民点的整治和规划提供了依据。
李云强齐伟王丹闫勇路超王娜娜秦天天
关键词:VORONOI图农村居民点景观指数山区县域
GIS支持下的山区苹果园地优化布局被引量:4
2011年
栖霞市是中国苹果主产区之一,光、热条件及地形是影响当地苹果分布和品质的主要因素。基于生态适宜性,建立苹果园地单项土地利用优化模式,是栖霞市农业结构调整所需要的。本研究在对光、热条件及地形空间分布模拟的基础上,以土地利用现状类型为景观介质表面,利用GIS的空间信息处理技术,建立了苹果园地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探讨山区苹果园地单项土地利用优化的技术途径。将栖霞市划分为极度适宜区、高度适宜区、适宜区和初度适宜区4个适宜分区,各区的面积分别为20466、38392、97367和41301hm2,极度适宜区和高度适宜区面积占县域面积的29%,苹果园地开发的适宜性较大。MCR模型为当地苹果产业开发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闫勇齐伟王丹李云强路超
关键词:空间布局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