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中清

作品数:16 被引量:279H指数:7
供职机构:香港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8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大学生
  • 5篇史学
  • 5篇教育
  • 4篇社会
  • 4篇数据库
  • 4篇民国
  • 2篇社会转型
  • 2篇清代
  • 2篇历史研究
  • 2篇精英
  • 2篇精英教育
  • 1篇大学生学业
  • 1篇大学学生
  • 1篇地理来源
  • 1篇新史料
  • 1篇学籍
  • 1篇学生学业
  • 1篇学业
  • 1篇学业发展
  • 1篇演进

机构

  • 15篇香港科技大学
  • 12篇南京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云南大学
  • 1篇香港浸会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普林斯顿大学

作者

  • 15篇李中清
  • 8篇梁晨
  • 2篇董浩
  • 1篇秦树才
  • 1篇阮丹青
  • 1篇杨善华
  • 1篇任玉雪
  • 1篇林文勋
  • 1篇康文林
  • 1篇张浩
  • 1篇郝小雯
  • 1篇康文林
  • 1篇王雨前

传媒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历史研究
  • 2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近代史研究
  • 1篇史学集刊
  • 1篇文史哲
  • 1篇社会学研究
  • 1篇清华大学教育...
  • 1篇清史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量化历史研究
  • 1篇教育史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转型与中国近代女大学生的教育样态
2024年
在近代社会转型背景之下,中国女大学生的教育环境和教育选择既与传统中国女性迥异,也与欧美不尽相同。一方面,随着女禁解除,男女同校的教育形式被中国高校普遍采纳,高校女大学生的制度环境较为宽松;另一方面,女大学生的社会来源和地理分布较男生更为集中,女子进入高等教育的门槛明显高于男生,在看似相对宽松的教育环境背后隐藏着更难逾越的阶层限制。大学之门平等向女性开放,是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渐发展形成的。这不仅有助于推进近代中国女性教育研究,也为理解全球近代女性平等的发展历程提供了中国经验。
梁晨李中清
关键词:社会转型女大学生
国家·社会·人口——大数据时代的中国人口史研究
2014年
本文是对李中清教授在2013年清华大学市场与社会研究中心量化历史讲习班上四次讲座的总结。李教授从传统中国的人口机制、社会流动与财富分配等角度介绍了李中清团队几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尤其侧重基层档案以及量化方法对历史学研究的影响。
李中清
关键词:人口史计量史学
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与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1952-2002)被引量:155
2012年
1949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一场革命。高等精英教育生源开始多样化,以往为社会上层子女所垄断的状况被打破,工农等社会较低阶层子女逐渐在其中占据相当比重,并成功地将这一比重保持到20世纪末。基础教育的推广、统一高考招生制度的建立以及重点中学的设置等制度安排共同推动了无声革命的出现。这场革命虽然不及社会政治革命那样引人瞩目,却同样意义深远。本研究利用1952—2002年间北京大学和苏州大学学生学籍卡片的翔实材料,力图将这一革命及其成就呈现出来,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梁晨李中清张浩李兰阮丹青康文林杨善华
关键词:精英教育
民国时期大学生的社会阶层来源:基于量化历史数据的实证分析
2023年
民国大学生的社会阶层来源问题是考察中国教育史中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如何演变的关键环节。本文在民国大学生量化数据库(CUSD-ROC)中大学生家庭职业类别数据量化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针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年均经济支出水平、民国时期城市和乡村的家庭收入结构、民国时期家庭规模等相关问题开展基于历史资料的实证考察,最终对中国近代大学生社会阶层的来源结构与来源主体进行较为合理的推断,本文认为,民国时期能够供养大学生的家庭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很低,这充分反映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机会分配机制的不平等。本文将为学界进一步探讨明清以降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的复杂历史流变提供必要的参考。
张铭雨李中清梁晨
关键词:民国时期大学生社会阶层中产阶层
量化数据库与历史研究被引量:61
2015年
历史学在今日仍被视为传统学科之一,但非历史学者借助大规模历史量化数据库进行自然和社会科学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的现象却有不断增长之势。不同于传统计量史学和以经济学为代表的社会科学学科所注重的"解释型学术",量化数据库推动的是"求是型学术",即通过统计分析从大规模系统数据中挖掘新事实、产生新认识。中国历史中长期存在规模宏大的户籍登记、土地分配和科考记录等系统材料以及海量文字记录,很多已得到收集和整理,有利于构建大规模数据库并开展定量研究。这种新的研究范式不仅有助于历史学科自身发展,更能够促进跨学科、跨国界的学术交流与融合,并为全面深入认识中国社会历史特征、平衡东西方学术发展作出贡献。
梁晨董浩李中清
关键词:长时段史学发展
民国大学生学业与家庭关系研究
2023年
对“民国大学生量化数据库”中学生填报的亲属姓名、职业与教育等信息进行分析,可以揭示民国大学生家庭背景与学业发展的关系。一方面,与明清科举成功者相比,民国大学生已从以官员子弟为主,转变为以商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子弟为主。两代知识群体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等差别甚大。另一方面,民国大学生的学业发展高度依赖家庭经济的支持,家长职业与青年学业发展之间关系密切。在有大学教育背景的家庭中,学生的学业选择与家长、兄弟姐妹等直系亲属的教育情况颇为相关。家庭革命是中国近代转型的核心之一,个人主义的宣扬和个人意识的抬头被认为是民国时期的重要特征之一,但学业发展与选择的实证数据提示我们,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实际影响依旧很大。
梁晨任韵竹李中清
关键词:高等教育史家庭史学业发展
清代中国西南的粮食生产被引量:9
2010年
清代后期,中国西南的耕地可能达到了四千万亩,而非史志所载的一千二百万亩。新垦耕地多处边缘地区和山区。尽管旱地仍占主导,但梯田的发展、粪肥的使用、轮种技术的推广还是使西南的土地利用有了较大进步。稻米、荞麦等传统粮食作物的种植有较大发展,玉米、马铃薯、花生、油菜等外地作物传入,对西南粮食生产和各族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清代西南边缘地区取代了中心区,成为主要的粮食生产和输出区。
李中清秦树才林文勋
关键词:清代土地利用粮食生产
民国上海地区高校生源量化刍议被引量:8
2017年
作为中国近代化最重要的窗口,民国上海不仅具有商业经济和多元文化,其高校数量亦居全国各省市之首。这些高校培养出的众多学生,不仅构成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人才基础,其群体特征对理解民国社会的组织与结构亦至为关键。基于大学生学籍数据的量化分析发现,若以"从什么地方来"、"从什么家庭来"和"从什么系统来"三个角度衡量,这一群体的家庭背景较为同质化,地理来源比较集中。理论上面向全国和全社会开放的各类公私立大学,学生主要来自于具有文化或财富优势的本地家庭和与各大学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本地中学。民国上海地区高校生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国高等教育的实况。
梁晨任韵竹王雨前李中清
关键词:教育获得大学生
从微观数据到宏观历史:作为桥梁的数字史学被引量:7
2021年
史学研究的理想境界通常被视为融合"求实"和"求是"两种不同研究旨趣,以微观实证研究为基础,探讨大历史变迁的特征与规律,达成宏观叙事。拉长研究时段和拉低研究视角曾被视为达成理想的两种重要方法,但视角转换后研究对象和史料规模巨增,对两种理路均构成巨大挑战,以至收效有限。相较而言,以个人或其他单元级(unit-level)微观史料数据(信息)为基础构建量化数据库,开展多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数字史学研究,能更有效地集合大规模、长时段微观史料,形成扎实的中观研究,为构建宏观史论提供宽广且坚实的基础,在沟通微观与宏观的同时,亦为更好地平衡"求实"与"求是"提供新路径。
梁晨李中清
关键词:微观数据数据库
清代缙绅录量化数据库与官员群体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本文主要介绍基于清代缙绅录构建大规模量化数据库的步骤和初步成果,并探讨利用历史大数据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清代官员群体的独特优势和潜力。清代缙绅录记载了中央及地方文武职官员的基本信息,每年四季出版。清代缙绅录量化数据库基于《清代缙绅录集成》的部分约有280万条记录,如果将研究组目前整理的海内外其他图书馆所藏缙绅录版本统计在内,总数据量或可达到500万条以上。目前清代缙绅录量化数据库构建初具雏形,可以支持系统的定量分析。更为重要的是,经验证,缙绅录量化数据库可与基于朱卷、题名录、同年齿录等其他相关史料构建的量化数据库进行匹配连接,具有成为研究清代官员群体及士人阶层最全面、系统、基础的核心量化数据库的巨大潜力。
任玉雪陈必佳郝小雯康文林李中清
关键词:清代官员群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