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建华

作品数:32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青蒿
  • 8篇青蒿酸
  • 6篇洋参
  • 6篇生物合成
  • 6篇西洋参
  • 6篇活性
  • 5篇青蒿素
  • 5篇转基因
  • 5篇基因
  • 4篇蛋白
  • 4篇学成
  • 4篇皂苷
  • 4篇生物合成途径
  • 4篇生物转化
  • 4篇人参
  • 4篇人参皂苷
  • 4篇化学成分
  • 4篇黄花蒿
  • 3篇肿瘤
  • 3篇羟基

机构

  • 32篇暨南大学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2篇朱建华
  • 29篇于荣敏
  • 5篇宋丽艳
  • 3篇李春磊
  • 2篇訾佳辰
  • 2篇胡艳山
  • 2篇唐煜
  • 2篇胡云峰
  • 2篇孙爱君
  • 2篇张云
  • 2篇严春艳
  • 1篇胡显镜
  • 1篇王欢
  • 1篇孙一蕊
  • 1篇董权锋
  • 1篇张继福
  • 1篇文蔚
  • 1篇赵昱
  • 1篇李卫民
  • 1篇杨丽

传媒

  • 8篇食品与药品
  • 4篇中草药
  • 4篇中药材
  • 3篇暨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生物技术进展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JNY-2中抗肿瘤活性相关蛋白成分的鉴定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鉴定海洋中药魁蚶(JNY-2)中发挥抗肿瘤作用的蛋白成分.方法:运用JNY-2转录组测序reads,de novo组装unigenes,构建JNY-2转录组数据库;通过液质联用技术联合转录组数据,对分离得到的JNY-2活性蛋白组分JNY-2-1中发挥抗肿瘤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通过对海洋中药JNY-2进行转录组测序,共得到142 280 214条reads,de novo组装后得到132 025个unigene,构建了JNY-2转录组ORF数据库;对JNY-2抗肿瘤活性蛋白组分JNY-2-1进行LC-MS/MS分析,产生了574 120个MS/MS二级质谱图谱,与JNY-2 (ORF)数据库比对吻合且因假发现率(FDR)≤1%的有9 101个MS/MS光谱;鉴定得到特征肽段2 381个,最终在活性组分JNY-2-1中鉴定了516个蛋白成分,包含调控生物进程的功能性蛋白和细胞构成蛋白,但无毒素类蛋白成分.结论:从JNY-2抗肿瘤活性蛋白组分JNY-2-1鉴定得到516个蛋白成分,为活性新蛋白的发现及海洋中药JNY-2抗肿瘤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资料.
王嵘晔李春磊朱建华王欢于荣敏
关键词:魁蚶蛋白质组学抗肿瘤蛋白成分
基于现代生物技术方法的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生物合成与生物转化研究
<正>大部分药物来自于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但天然活性成分在植物中含量普遍较低,而化学合成具有步骤繁琐、成本高、环境污染等弊端。因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方法生产天然活性成分已成为现代新药创制的新途径,具有绿色、环保、可控、周...
于荣敏朱建华
文献传递
转基因西洋参冠瘿组织化学成分研究(Ⅱ)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转基因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冠瘿组织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等色谱技术对西洋参冠瘿组织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分离所得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西洋参冠瘿组织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尿嘧啶核苷(1)、α-D-呋喃果糖甲苷(2)、1-O-β-D-吡喃葡萄糖-(2S,3S4,R,8E)-2-[(2′R)-2′-羟基棕榈酰胺]-8-十八烯-1,3,4-三醇(3,脑苷脂)、豆甾醇(4)、奎酸(5)、奎酸乙酯(6)、十三碳-6-烯(7)、二十四烷醇(8)、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9)、十六酸甲酯(10)。结论化合物3为首次从人参属植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转基因西洋参冠瘿组织中分离得到。
石效健朱建华杨丽于荣敏
关键词:西洋参转基因脑苷脂
转基因西洋参冠瘿组织及其培养基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朱建华
关键词:转基因西洋参化学成分
西洋参冠瘿组织与西洋参药材人参皂苷含量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比较西洋参冠瘿组织与西洋参药材人参总皂苷含量及各人参皂苷含量的差异,为采用生物技术方法生产人参皂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紫外显色法测定西洋参冠瘿组织与西洋参药材中总皂苷含量;用HPLC法测定西洋参冠瘿组织与西洋参药材中人参皂苷Rb1、Rb3、Rc、Re的含量。结果:(1)培养27d西洋参冠瘿组织总皂苷积累量达到最高,与西洋参药材总皂苷含量相当;(2)西洋参冠瘿组织中人参皂苷Rb1、Re的含量约为西洋参药材的50%,人参皂苷Rc的含量约为西洋参药材的80%,人参皂苷Rb3的含量远远高于西洋参药材,约为西洋参药材的16倍。结论:西洋参冠瘿组织可作为大规模生产人参皂苷的新途径。
朱建华王文琼唐乐孙一蕊于荣敏
关键词:西洋参人参皂苷高效液相色谱法
转基因何首乌毛状根生物转化麝香草酚(英文)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国内外首次使用悬浮培养的转基因何首乌毛状根生物转化外源性底物麝香草酚并考察其在该转化体系中的生物转化情况。方法:麝香草酚和转化体系共培养5天后,通过薄层色谱和柱色谱分离其转化产物,通过物理化学和光谱学方法测定其化学结构。此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并测定麝香草酚在该转化系统的时效曲线,探明其生物转化情况。结果:分离纯化得到了麝香草酚糖基化产物(DMP),并测定其结构为5-甲基-2-(1-甲基乙基)酚羟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分析测定了其时效曲线,结果表明转化产物在培养物和培养基中的分布随着共培养时间的不同而变化,并在共培养时间为5天的情况下,产物主要分布在培养基中。结论:芳香性外源底物麝香草酚首次在转基因何首乌毛状根中成功地进行了生物转化,得到其糖基化产物;时效曲线阐明了其转化产物与共培养时间的对应关系。
董权锋贾郡璋朱建华于荣敏
关键词:何首乌毛状根生物转化麝香草酚
《中药生物技术》教学方法的探讨被引量:2
2016年
中药生物技术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以解决中药理论与生产中某种具体问题为目的的交叉学科。本文阐述了案例式教学法在中药生物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并结合本研究所的科研课题,探讨了在《中药生物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中药生物技术研究新进展、教师与学生角色转换、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教学方法的应用前景。
朱建华訾佳辰于荣敏
关键词:教学方法
青蒿酸诱导西洋参冠瘿组织生物合成羟基十八碳烯酸(英文)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青蒿酸对转基因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冠瘿组织次生代谢物生产的影响。方法:青蒿酸西洋参冠瘿组织培养体系中,共培养2 d,终止反应。产物用色谱法进行分离,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分离所得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三个羟基十八碳烯酸类化合物,分别为:9,12,13-三羟基-10-十八碳烯酸(1)、11,12,13-三羟基-9-十八碳烯酸(2)和11-羟基-12,13-环氧-9-八碳烯酸(3)。结论:青蒿酸作为一种植物激素可诱导西洋参冠瘿组织培养体系中13-脂氧合酶的表达。
朱建华文蔚胡艳山唐煜于荣敏
两种植物悬浮培养细胞生物转化青蒿酸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对青蒿酸(Ⅰ)进行生物转化研究,以获得具有新颖结构的青蒿酸衍生物。方法:将青蒿酸投入到对数生长期的三尖杉悬浮培养细胞和黄花蒿悬浮培养细胞中,共培养两天后终止转化,利用TLC及HPLC法对转化产物进行检测,利用硅胶柱,SephadexLH20以及ODS柱层析法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方法鉴定结构,最后利用HPLC考察共培养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青蒿酸在三尖杉与黄花蒿培养细胞中均发生了生物转化反应,分离鉴定出一个转化产物:3-α-羟基青蒿酸(Ⅱ)。三尖杉悬浮细胞和黄花蒿悬浮细胞转化Ⅱ的最佳共培养时间分别为2d与3d,总的摩尔转化率最高分别为8.42%与3.95%。结论:首次利用三尖杉悬浮细胞和黄花蒿悬浮细胞生物合成3-α-羟基青蒿酸。
胡艳山朱建华江波于荣敏
关键词:三尖杉黄花蒿悬浮培养细胞生物转化青蒿酸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作用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主要通过阻滞肿瘤细胞周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发挥抗肿瘤作用,其对有关信号通路的影响已经引起学者们的广泛研究兴趣。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者致力于新型青蒿素衍生物的合成与开发,以期发现具有更好疗效的化合物。此外,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逆转肿瘤耐药性的研究也成为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本文对最近5年来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研究进行了述评和展望。
李晶晶陈飞飞宋丽艳朱建华于荣敏
关键词:青蒿素青蒿素衍生物抗肿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