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剑君
- 作品数:18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重点课题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吸虫病的临床路径探讨被引量:3
- 2012年
- 本文根据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多年的血吸虫病防治临床实践经验,对各型血吸虫病的临床路径进行了探讨,建立了各型血吸虫病的诊断、治疗、住院时间、出院后治疗、护理、康复、随访等路径管理内容,旨在为血吸虫病的诊断与治疗建立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流程。
- 邓维成王洪波荆群山刘佳新朱剑君任光辉李岳生
- 关键词:血吸虫病
- 放免法与酶标法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4项指标检测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选择并在本室建立一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血清学 4项指标检测的合适方法。 方法 用放免法和酶标法分别对晚血组 ( 3 0例 )、切脾组 ( 2 2例 )、慢血组 ( 3 0例 )、正常组 ( 3 0例 )进行肝纤维化血清 4项指标检测 ,并对其进行检测成本测量。 结果 晚血、晚血切脾、慢血与正常对照组及各组之间 ,用两种方法检测LN、IV C、PCIII、HA含量的结果 ,除个别情况外 ,均有显著性意义。酶标法的成本明显高于放免法。 结论 因此 ,目前看来 ,放免法检测肝纤维化血清指标是敏感性、重复性好 ,价格低廉 ,适合我国国情的好方法。
- 朱剑君赵晓贡赵兰杨庆桂刘学清王进
- 关键词:放免法酶标法血吸虫病肝纤维化
-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建立及评估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实验动物模型。方法以34只日本大耳白兔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即高剂量组(A组)、低剂量组(B组)及对照组(C组)建立肝纤维化模型,每只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100条,感染后12~13周,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采用清肝口服液(DHT)进行干预治疗;感染后18周,按吡喹酮剂量300mg/kg体重对3组动物进行杀虫治疗,以病理学和血清HYP、HA水平作为模型评估指标。结果感染后第12~13周,肝纤维化模型形成,从病理学结果、生化指标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A组、B组干预治疗后血清中的HYP/HA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肝纤维化程度依次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照组(P<0.01),且血清HYP、HA含量随着病理肝纤维化程度增高而升高。结论检测血清HYP和HA水平是评价和考核肝纤维化治疗效果的简便、快速、可靠、又无损伤的指标,而且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何永康周杰喻鑫玲刘宇聂东宋候循亚孙渊朱剑君赵雅琴李岳生
- 关键词:实验动物日本血吸虫肝纤维化
- 日本血吸虫病合并HBV感染患者肝纤维化4项指标的检测评估
- 2007年
- 目的探讨晚期和慢性血吸虫病合并HBV(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即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CIII)、Ⅳ型胶原(IV.C)、层粘蛋白(LN)含量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25例晚期血吸虫病中26例合并"大三阳"、48例合并"小三阳",51例未合并HBV感染;145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中25例合并HBV"大三阳"、35例"小三阳"、85例未合并HBV感染者的上述4项指标;对照组50例正常人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的含量。HBV标志物采用ELISA一步法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晚血患者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晚血并HBV"大三阳"明显高于晚血并小三阳患者(P<0.01);晚血并HBV"小三阳"与晚血未感染HBV者无差异(P>0.05)。慢血并HBV"大三阳"与晚血并"大三阳"组比较,除HA外,其余3项指标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1);慢血并HBV"小三阳"与慢血并"大三阳"组比较,HA、IV.C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1),LN前者低于后者(P<0.05),PCIII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血未感染HBV组高于对照组(P<0.05);慢血并HBV"小三阳"组与慢血未感染HBV组比较,前者HA、PCIII明显高于后者(P<0.01),LN、IV.C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血未感染HBV组与控制组比较,除LN外,前者高于后者(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病合并HBV感染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均增高,合并HBV"大三阳"者较合并HBV"小三阳"者增高更为明显。
- 朱剑君黄令霞汪军赵雅琴
- 关键词:肝纤维化层粘蛋白
- 放免法与酶标法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4项指标检测的效果分析
- 本研究用放射免疫分析(放免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酶免法)对慢性、晚期血吸虫病人及晚期血吸虫病引起的脾大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术后14~37年的病人,做了透明酸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
- 朱剑君赵晓贡赵兰杨庆桂刘学清王进
- 关键词:放免法酶标法血吸虫病肝纤维化
- 文献传递
- 各期日本血吸虫病人治疗前后HBV感染血清标志物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了解各期血吸虫病人治疗前后 HBV感染标志物的变化。 方法 对 80例急性期、78例慢性期及 60例晚期血吸虫病人吡喹酮杀虫治疗 ,用 EL ISA法测定治疗前后 HBV5项标志物含量。 结果 急性血吸虫病人治疗前后HBV阳性率分别为 62 .5 0 %和 2 8.75 % ,慢性血吸虫病人治疗前后 HBV阳性率分别为 2 8.2 1%和 3 0 .77% ,且各项阳性率与对照人群相似 ;晚期血吸虫病人治疗前后 HBV感染标志物阳性率分别为 5 0 .0 0 %和 5 3 .3 3 % ,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但其小三阳阳性率治疗前后分别为 3 3 .3 3 %和 3 1.67% ,在各组病例中最高。 结论 急性血吸虫病人治疗前 HBV阳性率明显高于治疗后 ,且 HBV感染标志物组合阳性率也是治疗前高于治疗后。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人 HBV感染率治疗前后变化不大 ,但晚期血吸虫病人 HBV感染标志物小三阳和大三阳的阳性率高于慢性和急性治疗后。
- 朱剑君汪军刘学青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HBV感染血清标志物
- 不同期血吸虫病患者血浆心钠素变化的临床研究
- 2005年
- 目的观察急性、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血浆中心钠素(ANP)的浓度。方法对在湘岳医院2002~2003年间住院的急性、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取静脉血2ml,采用放射免疫技术非平衡法,在γ计数器上直接测定血浆ANP的浓度。同时与健康者作对照。结果急性、慢性、巨脾型晚期和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等患者均高于对照组,急性(P<0.01);慢性(P<0.01);巨脾型晚期(P<0.05);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P<0.01)。而急性血吸虫病患者与慢性、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巨脾型晚期与慢性血吸虫病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与急性、慢性与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体感染血吸虫后,血浆中ANP的含量升高,其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
- 魏宏剑张强杨米佳朱剑君潘舸郭继雄
- 关键词:血吸虫病血浆心钠素
- 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肝脏超声图像与手术直视形态改变的病理价值比较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评估巨脾型晚期血吸虫肝脏超声显像检查与手术直视所见的病理价值。方法41例晚血脾切除术前采用超声显像检查肝﹑脾脏及门﹑脾血管径线,并对肝脏表面﹑形态﹑质地﹑实质以及胆囊﹑腹腔等进行检查;脾切除术中对上述脏器形态作直视观察;取肝组织送病理诊断,将三者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超声显像检查显示肝﹑脾脏及血管径线值均增大,肝表面不光滑,形态不规则,质地硬,肝实质呈肝纤维化Ⅰ—Ⅲ级改变,胆囊前壁增厚(82.9%),伴有少量腹水7例。脾切除术中见肝脏形态及血管改变与声像图进行比较,结果相符,且与病理诊断一致。结论超声显像检查晚血巨脾型肝脏声像图的诊断价值与脾切除术中肝脏外观所见以及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具有同样重要的诊断意义。
- 黄令霞赵小贡宗道明朱剑君陈学金刘佳新丁国建
- 关键词:晚期血吸虫病超声显像晚期血吸虫病直视手术超声显像检查
- 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晚期血吸虫病(晚血)肝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晚血(观察组)肝组织中TGF-β1、MMP-1、TIMP-1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观察组和3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TIMP-1、TGF-β1、MMP-1水平。结果观察组肝组织中TGF-β1、TIMP-1表达强度与肝纤维化程度、有无合并HBV感染呈正相关(P均<0.05);而MMP-1无相关性。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TGF-β1、TIMP-1水平及TIMP-1/MMP-1值明显增高(P均<0.01),并与肝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表达强度呈正相关(P均<0.01),而血清MM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GF-β1、MMP-1、TIMP-1与晚血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可作为晚血患者肝纤维化诊断和疗效评估指标。
- 陈栋良朱剑君刘保安宗道明李静赵晓贡
- 关键词: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
- 洞庭湖区外出务工人员血吸虫病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了解血吸虫病非流行区和流行区外出务工人员(农民工)流向、工种、工作生活环境及其行为学,分析外出打工者血吸虫病感染现状及造成血吸虫病传播或再流行的潜在危险。方法分别从非流行区和流行区外出务工人员中,随机抽取500人以上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进行血清学和病原学方法检查。结果非流行区调查外出务工人员577人,血清检查阳性率15.53%,粪检阳性率1.89%,务工期间有99.8%的人员接触过疫水;流行区调查外出务工人员529人,血清检查阳性率32.82%,粪检阳性率3.40%,务工期间98.9%的人员未接触疫水。结论非流行区外出人员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务工期间,以务农为主接触疫水时间多,容易形成血吸虫病新感染;流行区外出人员中的血吸虫病人或传染源,在城市工厂打工,接触疫水感染血吸虫病机率少,造成当地血吸虫病传播或再流行的可能性小,但对有螺无病区、历史流行区、不知情疫源地,是造成血吸虫病再流行的潜在危险因素。
- 刘国初陈燕国李君朱剑君赵正元贺宏斌
- 关键词:外出务工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