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兵

作品数:52 被引量:25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经络
  • 8篇穴位
  • 8篇生理学
  • 7篇电针
  • 7篇循经
  • 7篇循经感传
  • 7篇针刺
  • 7篇神经元
  • 7篇感传
  • 6篇针灸
  • 6篇耳针
  • 5篇电生理
  • 5篇背角
  • 4篇电生理学
  • 4篇心脏
  • 4篇镇痛
  • 4篇内脏
  • 4篇胃运动
  • 4篇脊髓
  • 4篇脊髓背角

机构

  • 52篇中国中医研究...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辽东学院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法国国家健康...

作者

  • 52篇朱兵
  • 27篇荣培晶
  • 15篇高昕妍
  • 13篇徐卫东
  • 12篇贲卉
  • 9篇李宇清
  • 6篇刘乡
  • 6篇李艳华
  • 4篇何晓玲
  • 4篇张守信
  • 3篇黄启福
  • 3篇梅志刚
  • 1篇李燕华
  • 1篇韩秀珍
  • 1篇王少军
  • 1篇李艳华
  • 1篇蔡虹

传媒

  • 9篇中国针灸
  • 7篇针刺研究
  • 3篇生理科学进展
  • 3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中国科学(C...
  • 2篇江西医学院学...
  • 2篇2004年全...
  • 2篇庆祝中国中医...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国外医学(中...
  • 1篇中华医史杂志
  • 1篇生理通讯
  • 1篇全国针法灸法...
  • 1篇全国针灸特技...
  • 1篇中国针灸学会...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中国生理学会...
  • 1篇中国生理学会...

年份

  • 18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 5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87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经经脉、心因性牵涉痛与心脏相关联系的机制被引量:17
2002年
采用神经示踪剂荧光素三标记法研究了上肢内侧面(心经经脉循行线)、外侧面(肺经经脉循行线)与心脏的神经联系.结果表明,脊神经节的小量细胞的外周轴突有双分支现象,其一支分布于心脏,另一支分布于上肢;心经循行线与心脏之间的脊神经节细胞外周轴突分支支配现象更明显.与肺经穴位相比,刺激心经穴位引起更大的心交感神经兴奋,心经穴位通过心交感神经对心功能起调节作用.心交感神经刺激可引起心经穴位的最大反射性肌电反应,表明心脏功能异常的传入活动可能在心经循行线出现肌紧张反应.结果提示,心经与心脏特异性联系的基础是神经节段的相同性和神经纤维分布相对密集性;心脏传入神经与心经穴位神经支配的重叠性及反射的循经性是心因性牵涉痛的基础.
荣培晶朱兵
关键词:心经经络学神经生理学
电针对三叉神经脊束尾侧核会聚神经元镇痛作用的穴位特异性和广泛性被引量:14
1995年
细胞外记录大鼠三叉神经脊束尾侧核会聚神经元对同侧鼻颊部伤害性与非伤害性刺激的反应。用高低两种强度分别电针同属足阳明胃经但属不同神经支配的穴位“下关”和“足三里”。结果表明,低强度电针只有同属三叉神经支配的“下关”穴对伤害性反应有显著抑制作用,而“足三里”无此效应。但高强度电针无论是“下关”还是远节段腓总神经支配的“足三里”穴均产生明显的镇痛效应。表明低强度电针镇痛作用部位的局限性即穴位特异性,而高强度电针镇痛作用范围广泛即镇痛作用的广泛性。这一结果为针刺治疗不同部位痛症的穴位、手法和刺激量的选择提供科学实验的基础。
徐卫东刘乡朱兵何晓玲张守信
关键词:针刺镇痛穴位电针疗法三叉神经
“面口合谷收”的神经科学原理
'面口合谷收'是对针灸临床诊疗规律认识的升华,该穴位的联系部位反映了针灸文献研究中揭示的经络系统是沟通人体体表-体表上下之间,体表与脏腑内外之间的联络、整合、反应系统.探讨这种诊疗规律的医学原理,可以从总体上阐明针灸的作...
朱兵
关键词:针灸疗法
文献传递
耳针对心血管和胃运动的调节及其机制
刺激耳甲区可以激活迷走神经耳支投射到孤束核的一般内脏感觉传入纤维,通过与内脏运动核联系激活支配内脏的传出纤维,对内脏功能进行调节.本研究拟从电生理学和形态学两方面确认上述耳-迷走神经-内脏反射的神经通路.
高昕妍荣培晶朱兵
关键词:耳针心血管胃运动电生理学迷走神经
文献传递
耳穴治疗高血压病的机理研究
原发性高血压病西药常规治疗容易产生副作用。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增强是高血压病的始动因素。心血管系统在植物神经的协调支配下维持正常的血压和心率,迷走神经兴奋可对抗交感神经的兴奋,维持正常血压和心血管系统正常功能。耳廓发生学和...
高昕妍朱兵荣培晶贲卉李艳华
文献传递
神经—骨骼肌的继发性兴奋——“循经感传”机制研究(Ⅰ)被引量:16
2001年
方法 :用离体的坐骨神经—腓肠肌组织和后肢的坐骨神经及其分支、腓肠肌、趾长伸肌—胫前肌。结果 :刺激坐骨神经引起的腓肠肌纤维兴奋过程中的去极化电位形成的综合电流能刺激穿越该肌的神经 ,引起该神经支配的肌肉继发性兴奋反应。结论 :由于外周神经中还包含有传入的感觉神经 ,即可能引起该神经感受野出现继发性的感觉 。
朱兵贲卉徐卫东荣培晶李宇清
关键词:神经肌肉接头生理学循经感传电生理学
沿骨骼肌出现的继发性兴奋反应与“循经感传”被引量:6
1999年
目的探讨沿骨骼肌出现的继发性兴奋反应与“循经感传”机制的关系。方法实验用离体的坐骨神经—腓肠肌组织和后肢的坐骨神经及其分支、腓肠肌、趾长伸肌—胫前肌。结果刺激坐骨神经引起的腓肠肌纤维兴奋过程中的去极化电位形成的综合电流能刺激穿越该肌的神经,引起该神经支配的肌肉继发性兴奋反应。结论由于外周神经干中包含有传入的感觉神经和传出的运动神经,即可能引起继发性的感觉迁移和步进性运动反应,这种反应可能涉及到中医经络研究中观察到的循环感传现象的机制。
朱兵贲卉徐卫东荣培晶李宇清
关键词:循经感传
延髓背侧网状亚核──一个和伤害感受有关的重要结构被引量:1
1994年
朱兵
关键词:针刺疗法镇痛吗啡疼痛
脉·经脉·经络——细筋·系·神经 经络概念的内涵演化与神经的联系被引量:10
2002年
经络学说起源于对“脉”的解剖生理学认识 ,以脉行的路径为经脉 ,以脉行的分支横出的径路为络脉 ,从而逐渐形成了经脉和络脉的概念。对经络学说提出挑战的是来自西方医学的传入 ,即人们在认识神经学说的结构与功能之后 ,来阐释经络沟通人体体表与体表上、下之间 ,体表与内脏内、外之间特异联络、调控和反应功能。在明末传入的西方解剖生理学 ,或是在晚清西方医学科学的东传过程中 ,与经络功能相关的中医词汇如“细筋”“系”等曾作为“nerve”的汉译名词 ,从而在中西医汇通的初创阶段 。
韩秀珍朱兵
关键词:经络经脉神经生理学络脉
不同刺激强度电针对正常大鼠大脑p-Akt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探讨相同穴位不同刺激强度电针的作用机理。方法:实验设对照组、中强度电针组、高强度电针组,分别电针“阳陵泉”“足三里”。中强度电针参数:2~4mA、20/4Hz,高强度电针参数:5~7mA、20/4Hz,60min后出针。隔日1次,针刺3次后观察对正常鼠脑pAkt表达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SDSPAGE电泳蛋白质分析技术观察pAkt在海马CA1区、齿状回及皮质的表达。结果:中强度电针组pAkt在海马CA1区、齿状回及皮质的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多于高强度电针及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强度的电针在促进pAkt在海马CA1区、齿状回及皮质的表达中的作用不同。
王少军朱兵
关键词:电针海马齿状回脑皮质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