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曲蓉霞

作品数:13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武器装备预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数据库
  • 3篇网络
  • 3篇机装
  • 3篇飞机
  • 3篇飞机装配
  • 2篇调度
  • 2篇包围盒
  • 1篇单机
  • 1篇单机调度
  • 1篇电子技术
  • 1篇动态调度
  • 1篇信息系统
  • 1篇性能评价
  • 1篇遗传算法
  • 1篇翼尖
  • 1篇翼尖小翼
  • 1篇映射
  • 1篇拥塞
  • 1篇拥塞控制
  • 1篇智能卡

机构

  • 11篇东北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宝山钢铁股份...

作者

  • 13篇曲蓉霞
  • 4篇王健熙
  • 3篇张闻雷
  • 3篇徐开元
  • 3篇许美蓉
  • 3篇罗小川
  • 2篇刘兴刚
  • 2篇胡静涛
  • 2篇於春月
  • 1篇王成恩
  • 1篇井元伟
  • 1篇任涛
  • 1篇李丹程
  • 1篇蔡得辉
  • 1篇赵会平
  • 1篇孙雷

传媒

  • 4篇东北大学学报...
  • 2篇计算机集成制...
  • 2篇自动化学报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组合机床与自...
  • 1篇控制工程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多域集成Petri网的飞机装配系统模型被引量:5
2015年
针对飞机装配系统的建模描述、分析诊断等管理问题,提出一种将多域集成概念与Petri网相结合的建模方法。阐述了多域集成Petri网模型的概念以及各个领域网模型的要素表达。给出多域集成Petri网的具体建模步骤,构建了装配资源系统各领域的形式化表达模型,从多角度集成描述了装配系统的组成元素、静态结构与基本属性,基于表达模型分析了系统相应领域的行为性能。以某型号客机装配系统为例论述了多域集成Petri网模型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徐开元曲蓉霞王健熙
关键词:PETRI网
基于多域集成的飞机专用装配工装特征化描述技术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实现飞机装配工装的快速调用,研究了基于多域集成的飞机装配工装特征化描述技术。提出多领域信息集成表达的知识框架,该框架包含产品结构域模型、装配工艺域模型与工程管理域模型。其次,阐述了装配工装特征化描述方案,包含编码规则、工装特征化信息模型、建模与遍历方法、特征化描述技术评价指标。而后构建了某系列飞机装配工装的特征化信息模型,实现了飞机装配工装多领域集成特征化描述。最后,通过与其他方法对比分析评价指标的值,论证了所提描述技术的有效性与先进性。
徐开元曲蓉霞
基于多域集成映射的飞机部件及其夹具模型被引量:2
2015年
面向装配信息数据表达与飞机零部件装配夹具协同设计问题,阐述了飞机装配对象及其夹具多域集成建模过程,该建模过程给出了多域集成模型的知识框架.其次,定义各领域信息构成,全面系统地描述了装配工艺规划的所有数据.提出了装配对象与装配夹具之间互映射机理,详细阐述了互映射过程中所需的4个关键知识点.最后以翼尖小翼为实例,证明建模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使夹具设计更加系统化,提高了飞机结构、装配工艺规划和工装设计的协同设计效率和响应速度.
徐开元曲蓉霞王健熙
关键词:翼尖小翼
基于包围盒十字相交的装配干涉检测方法被引量:7
2015年
鉴于现有装配干涉检测方法仅限于利用包围盒排除不干涉的对象,提出轴向包围盒和方向包围盒的十字相交判断方法,使得基于包围盒即可检测出零件在平移过程中产生的硬干涉关系,从而有效缩短检测时间。利用基于扩展结构的层次包围盒逐渐逼近且紧密包覆几何模型、排除不可能干涉的零件并进行包围盒十字相交判断,可大幅度减少干涉检测的运算量并提高算法效率。基于包围盒十字相交判断与层次包围盒,提出面向零件平移的装配干涉检测算法和流程。在AeroAssem装配设计系统中实现了该方法,通过在装配干涉矩阵生成中的实例验证分析,说明所提方法是有效的和精确的,可广泛应用于装配规划与仿真等设计任务中。
张闻雷王健熙罗小川曲蓉霞
关键词:包围盒
冶铸轧一体化生产合同计划优化问题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将炼钢—连铸—热轧—精整一体化生产过程,抽象为炼钢与热轧两大加工阶段,以板坯热装比最大、交货提前/拖期率和组炉余材率最小为优化目标,综合考虑炼钢与热轧的产能,以及钢种、板坯和成品规格等约束条件,建立生产合同计划数学优化模型,并采用双层染色体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在合同计划层次上,解决了一体化生产过程中,连铸与热轧工序之间在钢种和规格上的匹配问题.获得的合同计划,是冶铸轧一体化生产的批量计划和静态调度优化问题的合理的生产定单池.仿真实例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与算法的有效性.
於春月许美蓉曲蓉霞
关键词:合同计划遗传算法
复杂产品装配干涉矩阵自动生成方法被引量:3
2016年
现有装配干涉矩阵生成方法极其耗时,且无法精确检测面片模型,难以应用于大装配模型的复杂产品。为此,引入基于投影的干涉检测方法,将三维求交问题转换为二维问题。其中,基于包围盒十字相交可直接检测出零件平移产生的硬干涉,扩展了包围盒的功能;利用层次化的虚设面进行模型的三角面片区域规划和相交运算,大幅度减少干涉检测中的三角面片求交次数,显著降低算法时耗;进行基于表示精度的二维三角面片求交,消除检测对象在曲面贴合处的伪干涉,并基于三角面片包围盒等判断干涉的正负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全面的装配干涉矩阵生成算法。开发Aero Assem装配设计系统,实现了该方法,并以某汽车前轴模型为例进行了应用验证,证明该方法在保证精确性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算法效率,能够有效应用于复杂产品的装配设计中。
张闻雷曲蓉霞许美蓉罗小川
关键词:装配序列规划包围盒
多瓶颈链路ATM网络的拥塞控制
2009年
基于含有多个瓶颈节点的ATM网络模型,设计了ABR流量显式速率控制器来解决多瓶颈节点网络的拥塞问题.给出了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并针对变化的ABR用户数量,给出了对可控ABR用户数实时估计的方法.最后通过在不同条件下的数值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算法不但可以克服多个传播时延给控制带来的不利影响,有较强的鲁棒性,而且还可以很好地预测ABR用户数量的变化.
任涛曲蓉霞井元伟
关键词:ATM网络拥塞控制
中厚板热轧生产调度优化方法被引量:1
2010年
中厚板热轧生产调度,是一个有优先约束、等待时间和缓冲容量有限的单机调度问题.用AON(Activity-on-node)网络对问题进行描述,提出并证明了面向单机调度问题的AON网络平衡定理,根据平衡定理,建立了以轧机利用率最大为优化目标的非线性约束优化数学模型,并利用优化软件LINGO进行求解.计算实例表明,所提出的数学优化方法,与现有的启发式方法相比,能够获得更好的优化目标,所得到的生产调度方案,生产节奏稳定,更有利于组织生产.
於春月王成恩曲蓉霞
关键词:非线性约束优化单机调度
分布式测量系统服务窗口动态调度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在网络制造环境下,动态时间性能是测量系统的重要指标.针对基于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和尺寸测量接口标准(Dimensional measurement interface standard,DMIS)的分布式测量系统(Distributed measurement system,DMS),根据多用户非抢占优先排队网络静态性能模型,提出基于无穷小摄动分析的样本轨道划分方法,建立测量系统服务窗口的动态调度算法,实现测量系统的时间性能调优.通过在一个制造工厂中进行的应用实验,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罗小川刘兴刚李丹程曲蓉霞
关键词:性能评价摄动分析分布式测量系统
基于MATRIXx的冷连轧仿真模型库系统被引量:2
2007年
结合研究冷连轧过程控制力能参数模型的需要,提出了开发冷连轧仿真模型库系统的设想.为此设计了仿真模型库系统的组成、数据结构和面向对象的层次化、模块化的软件体系结构;采用MATRIXx仿真平台,运用软件可重用I/O动态连接技术,构造和实现了冷连轧领域仿真模型库;为便于仿真计算过程的数据处理,设计了模型库和数据库之间ODBC接口程序;最后采用现场原始数据,应用仿真模型库对轧制过程控制中与模型相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作为模型开发研究平台的仿真模型库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特点.
曲蓉霞刘兴刚许美蓉赵会平
关键词:冷连轧仿真模型库数据库ODBC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