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晁增华

作品数:21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荷合作云南森林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3篇自然保护
  • 9篇自然保护地
  • 6篇自然保护区
  • 6篇保护区
  • 5篇生态系统
  • 3篇森林公园
  • 3篇国家公园
  • 2篇野生植物
  • 2篇植物
  • 2篇生态
  • 2篇旅游
  • 2篇价值评估
  • 2篇公园
  • 2篇国家森林公园
  • 2篇冲突及对策
  • 1篇滇西
  • 1篇滇西北
  • 1篇动物
  • 1篇驯养
  • 1篇驯养繁殖

机构

  • 21篇云南省林业调...
  • 3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云南师范大学
  • 2篇国土资源
  • 1篇国家林业和草...
  • 1篇云南省林业和...

作者

  • 21篇晁增华
  • 11篇陶晶
  • 11篇华朝朗
  • 10篇杨忠兴
  • 8篇徐吉洪
  • 8篇李晋
  • 2篇王金亮
  • 2篇郑进烜
  • 2篇潘大东
  • 2篇杨帆
  • 2篇王平
  • 1篇宋劲忻
  • 1篇吴富勤
  • 1篇赵元藩
  • 1篇胡箭
  • 1篇余昌元
  • 1篇张伟
  • 1篇李泽
  • 1篇王钰
  • 1篇杨东

传媒

  • 13篇林业调查规划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内蒙古林业调...
  • 1篇山东林业科技
  • 1篇西部林业科学
  • 1篇Journa...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7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理州自然保护地整合归并初步构想被引量:3
2020年
在云南省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研究和云南省自然保护地评估的基础上进行资料收集、整理、评估和分析,对云南省大理州原48处各类自然保护地进行整合归并。整合归并结果,自然保护地数量由48处整合归并为20处,其中,构建国家公园1处、自然保护区10处、自然公园9处。按原保护地类型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归并为2处(1处整合到国家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由3处整合、晋升为8处,22处州级自然保护区晋升或被整合归并;风景名胜区由6处整合归并为2处;国家森林公园由5处整合归并为3处;国家湿地公园保持2处不变;地质公园保持2处不变;2处水利风景区和3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被整合归并。提出尽快组织编制整合优化预案,建立健全保护地管理机构,全州统筹平衡保护地面积增减等建议。
杨忠兴晁增华徐吉洪华朝朗陶晶俞瑶罗怀秀李晋杨焌熔
关键词:自然保护地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
云南章凤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2023年
根据相关国家标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章凤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价研究。结果认为,森林公园植被保存完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景观资源类型多样,自然景观资源与人文景观资源相辅相成,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科研价值和游憩价值,达到国家旅游资源一级标准。建议在分重点、分区实施保护管理的前提下开展可持续利用。
罗怀秀陶晶晁增华杨忠兴张伟
关键词:旅游资源风景资源
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发展的冲突及对策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参与性乡村评估(PRA)等方法对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与周边社区发展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自然保护和周边社区发展存在冲突,一方面,自然保护给周边社区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如限制资源利用、制约发展空间、造成经济损失、剥夺旅游创收机会,补偿措施不到位等;另一方面,周边社区发展对自然保护造成威胁,如盗伐森林、违规采矿、过度采集、过度放牧、旅游开发非生态化等。最后得出科学合理规划功能区,加大经济损失补偿力度,发展生态旅游,实施社区共管是解决冲突的有效对策的结论。
潘大东王平杨帆王金亮晁增华
关键词: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社区共管
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规划研究
华朝朗赵元藩宋劲忻余昌元胡箭王钰晁增华
该项目在全面分析云南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特征基础上,从就地保护、近地保护、迁地保护、极小种群物种和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与文化多样性保护、科研与监测体系建设、宣传与教育体系建设、可持续利用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首次提出“...
关键词:
关键词:生态系统
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对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启示被引量:2
2021年
本文介绍了世界自然遗产地现状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同时介绍了我国自然保护地相关政策历史演变过程及自然保护地现状。通过对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与自然保护地的关系、自然保护地存在的主要问题的研究,对比分析了世界自然遗产地与保护地在我国实际保护工作中的异同点。结果表明:1)两者均受到高度关注;2)两者产生的背景不同;3)目标任务各有侧重;4)内涵和保护严格程度不同。为促进我国遗产地/自然保护地的有效管理,文章提出实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协调,以及发挥文化在自然保护中的积极作用是关键。同时探索自然保护地缓冲地带划建方式、建立社区扶持机制和自然保护地资源利用特许经营机制也是有效途径。
魏晓霞晁增华陈中华
关键词: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保护地可持续利用
双柏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分析
2023年
分析云南省双柏县自然保护地存在的历史遗留矛盾冲突问题,提出了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思路,调整自然保护地保护范围,大幅减少了自然保护地历史遗留矛盾冲突涉及的土地及人口等问题,完善了自然保护地空间布局。
李晋杨忠兴徐吉洪华朝朗陶晶晁增华罗怀秀俞瑶龚纯伟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
云南省自然保护地现状与空间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基于现有自然保护地数据,采用数据统计与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云南省自然保护地现状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云南省已建立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10种类型自然保护地370处共556.58万hm^(2),分布于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区;自然保护地原主管部门包括林业、环保、住建、国土、农业、水利、旅游等7个部门,存在多头管理问题;各类自然保护地之间交叉重叠情况突出,有矢量边界的自然保护地面积共547.46万hm^(2),去除重叠后面积共476.02万hm^(2),占国土面积的12.42%。
罗怀秀徐吉洪俞瑶陶晶杨忠兴晁增华李晋
关键词:自然保护地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估被引量:4
2010年
参照国家有关标准,借鉴国际保护地管理先进经验,首次对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进行科学评估.通过评估,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管理机构建设、资源的保护与适度开发利用、科学研究与宣传教育等方面分析了云南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的现状,总结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健全资金投入、开展资源本底调查、强化队伍建设、完善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管理考核评估制度等促进保护区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晁增华华朝朗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
双柏县重要生态系统调查研究
2022年
根据双柏县重要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其重要生态系统类型,采用卫星影像目视解译和实地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双柏县重要生态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双柏县重要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42323.5 hm^(2),占全县土地面积的62.21%,其中暖温性针叶林131588.0 hm^(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69369.0 hm^(2)、干热河谷25459.3 hm^(2)、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7015.4 hm^(2)、热带季雨林4852.9 hm^(2)、落叶阔叶林3860.2 hm^(2)、湿地178.7 hm^(2),主要分布于妥甸镇、大麦地镇、爱尼山乡和鄂嘉镇境内;纳入自然保护地管理的重要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4871.4 hm^(2),占重要生态系统总面积的10.26%;各类重要生态系统均受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亟需采取保护措施。
罗怀秀徐吉洪陶晶杨忠兴俞瑶晁增华
关键词:自然保护地
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被引量:7
2010年
运用"3S"和野外实地考察等技术方法对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现状全面调查,总结并评价其森林资源的特点,提出具体的发展对策,为保护区的森林资源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晁增华
关键词:森林资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