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房桂芳

作品数:9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密封
  • 6篇机械密封
  • 5篇端面
  • 2篇接触式机械密...
  • 2篇分形
  • 1篇带压密封
  • 1篇端面比压
  • 1篇压力管
  • 1篇压力管道
  • 1篇软件设计
  • 1篇平均温度
  • 1篇温度
  • 1篇系统软件
  • 1篇系统软件设计
  • 1篇隶属函数
  • 1篇密封端面
  • 1篇模糊规则
  • 1篇膜厚
  • 1篇接触特性
  • 1篇均温

机构

  • 7篇南京化工职业...
  • 4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河南化工职业...

作者

  • 7篇房桂芳
  • 5篇魏龙
  • 5篇张鹏高
  • 4篇顾伯勤
  • 4篇刘其和
  • 1篇滕文锐
  • 1篇蒋汝根
  • 1篇吴方

传媒

  • 4篇化工学报
  • 1篇流体机械
  • 1篇计算机测量与...
  • 1篇通用机械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注剂式带压密封技术在压力管道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注剂式带压密封是在不停车的情况下消除压力管道泄漏最安全、最可靠的技术手段。分析了压力管道本体泄漏的主要原因,探讨了注剂式带压密封的基本原理及施工工艺,分析了密封注剂的类型、选用原则及使用注意事项,介绍了夹具的设计准则及设计计算公式。
房桂芳李春桥
关键词:压力管道带压密封夹具
机械密封摩擦副端面接触分形模型的修正被引量:21
2013年
分析了原机械密封摩擦副端面接触分形模型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修正,得到了摩擦副端面微凸体承载面积比与端面比压的关系式。修正模型考虑了摩擦副端面间流体膜压的作用、微凸体实际微接触面积与微接触截面积之间的区别,并通过采用一个三次多项式来表达弹塑性变形微凸体的接触压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从而满足了接触微凸体在变形状态转变临界点处的接触面积与接触压力转化皆是连续和光滑的条件。依据修正后的接触分形模型对密封面配对材料为硬质合金YG8-碳石墨M106K的部分平衡型机械密封摩擦副端面微凸体承载面积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凸体承载面积比随着弹簧比压的增大近似呈线性增大,随着密封流体压力的增大而非线性单调增大,随着端面分形维数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着端面特征尺度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在正常工作参数范围内,真实接触面积仅占名义接触面积的很小一部分。
魏龙顾伯勤刘其和张鹏高房桂芳
关键词:机械密封端面比压
接触式机械密封端面磨合过程平均膜厚预测被引量:14
2013年
为研究和掌握接触式机械密封端面磨合过程平均膜厚的变化规律,采用分形参数表征磨合过程中密封端面形貌的变化,基于机械密封端面接触分形模型,通过求解端面上微空穴的体积,建立接触式机械密封端面平均膜厚预测模型。对两套B104a-70型机械密封进行磨合试验,试验密封流体为20℃清水,压力为0.5MPa,转速为2900r·min-1,弹簧比压分别为0.15MPa和0.3MPa。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磨合过程的进行,软质环端面迅速趋于光滑,端面平均膜厚迅速减小;当进入正常磨损阶段后,两套机械密封试件的平均膜厚均稳定在0.295μm左右。这也表明,密封端面的形貌对平均膜厚的影响较大,而弹簧比压对平均膜厚的影响较小。掌握磨合过程中端面形貌及平均膜厚的变化规律,对接触式机械密封实际运行时端面间工作特性的预测和密封端面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魏龙顾伯勤张鹏高房桂芳
关键词:机械密封端面
接触式机械密封端面平均温度耦合计算方法被引量:15
2014年
研究接触式机械密封端面平均温度与端面摩擦因数相耦合的计算方法问题。将机械密封环简化为等截面当量筒体,推导出了接触式机械密封端面平均温度的计算式,给出了密封环简化为当量筒体的具体方法;基于分形理论,建立了接触式机械密封端面摩擦因数计算模型。考虑端面平均温度与端面摩擦因数的相互耦合关系,提出了端面平均温度的具体计算方法。通过模拟计算,对B104a-70型机械密封端面平均温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端面平均温度随着弹簧比压或密封流体压力的增大,线性地增大;随着转速的增大,近似线性地增大,且端面越光滑,线性越好,增大的幅度也越大;随着端面分形维数的增大或特征尺度系数的减小,非线性地增大,当端面较粗糙时,端面平均温度的变化较小;当端面较光滑时,随着端面分形维数的增大或特征尺度系数的减小,端面平均温度迅速增大。
魏龙顾伯勤刘其和张鹏高房桂芳
关键词:机械密封平均温度分形
基于LabVIEW的机械密封模糊控制系统软件设计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延缓机械密封失效,使机械密封工作在最佳工况,必须对机械密封进行可控性研究,目前大部分模糊控制类论文仅仅停留在论述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原理及流程上,基于机械密封泄漏量的模糊控制完整地阐述了模糊控制软件的设计方法及过程;模糊控制系统软件借助高效率的LabVIEW开发平台、基于模糊控制理论、使用查询表方式进行设计;使用LabVIEW中的DAQ-mx函数,省却了控制执行机构的采集和控制的底层开发,极大提高了开发效率;将开发的软件应用于可控机械密封试验装置,试验表明,对泄漏量的控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刘其和蒋汝根吴方房桂芳
关键词:LABVIEW隶属函数模糊规则查询表
机械密封端面黏着磨损分形模型被引量:13
2013年
在机械密封端面接触分形模型基础上,依据Archard磨损理论,通过引入分形磨损系数及求解塑性和弹塑性变形微凸体的体积,建立了机械密封端面黏着磨损分形模型。得到了机械密封软质环端面磨损率与端面轮廓分形参数、真实接触面积、材料性能参数以及工作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对B104a-70型机械密封软质环端面的磨损率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端面磨损率随着端面比压、转速及端面特征尺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端面分形维数的增大先迅速减小后逐渐增大,即存在一个使磨损率最小的最优分形维数。
房桂芳滕文锐刘其和张鹏高魏龙
关键词:机械密封端面
机械密封磨合过程端面接触特性被引量:14
2012年
为研究和掌握机械密封磨合过程端面接触特性的变化规律,考虑机械密封端面微凸体实际微接触面积与微接触截面积之间的区别,对微凸体临界弹性变形微接触面积和临界塑性变形微接触面积的表达式进行修正;推导得出机械密封端面弹性接触面积比、弹塑性接触面积比和塑性接触面积比的表达式。对B104a-70型机械密封进行磨合试验,试验介质为20℃清水,压力为0.5 MPa,弹簧比压为0.15 MPa,转速为2900r.min-1。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磨合过程的进行,软质环端面迅速趋于光滑,磨损率迅速减小;磨合使密封端面间的接触特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量纲1真实接触面积由0.00348增大到0.00567,弹性接触面积比由0.716增大到0.822,弹塑性接触面积比由0.231降低到0.128,塑性接触面积比由0.053降低到0.050。
魏龙顾伯勤张鹏高房桂芳
关键词:机械密封端面接触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