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脂蛋白
  • 2篇脑出血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梗死
  • 2篇出血
  • 1篇蛋白原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 1篇血纤维蛋白

机构

  • 6篇杭州市萧山区...

作者

  • 8篇戴月红
  • 2篇顾柏林
  • 2篇陈考珍
  • 2篇胡文宏
  • 1篇韩毅
  • 1篇童旭英
  • 1篇王灿云
  • 1篇宣海仙
  • 1篇殷晓山
  • 1篇陈狄洪
  • 1篇贺超奇
  • 1篇赵荣荃
  • 1篇楼存诚
  • 1篇金扬
  • 1篇孟宜良
  • 1篇张秀文
  • 1篇瞿祥

传媒

  • 2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浙江医学
  • 1篇杭州医学高等...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0
  • 3篇2007
  • 1篇2002
  • 1篇20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探讨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脑白质疏松的关系
2010年
目的探讨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载脂蛋白E基因的可行性,研究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脑白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分别对204例脑CT或MRI检查确诊的脑白质疏松症患者(LA组)和180例脑CT或MRI正常者(对照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LA组ApoEE2、E3和ε4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078、0.745、0.186,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088、0844、0.066,LA组ApoEE4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poE£3及ApoEE2基因频率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poEE4等位基因与脑白质疏松有关,ApoE4等位基因可能是脑白质遗传易患标志之一。
孟宜良贺超奇戴月红胡文宏宣海仙金扬
关键词:载脂蛋白E基因基因芯片脑白质疏松
高血压性小脑出血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总结89例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临床特点,并将其分成好转组和无好转组,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χ2检验,分析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影像学检查相关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高血压性小脑出血以老年人常见,其常见出血部位为小脑半球。高龄、入院时意识障碍、血压≥200/100mmHg、有脑干症状及体症;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脑疝形成等并发症;出血部位近中线、血肿直径≥3cm、出血量>15ml、有脑积水及破入幕上脑室的高血压出血患者预后差。结论需密切注意上述相关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防治相关并发症;出血量大,近中线出血,合并脑积水及破入幕上脑室患者,情况允许应早期手术治疗。
戴月红陈考珍童旭英
关键词:高血压性小脑出血预后
以急性发热起病的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1例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报道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一医院2020年4月收治的1例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MOG-AD)。患者,男性,30岁,以感冒为首发症状,后突发高热、头痛,出现口齿不清、面部麻木、尿失禁等症状,MR发现颅内多发和脊髓长节段病灶,血清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MOG-Ab)1:100,诊断为MOG-AD。给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甲泼尼龙静脉滴注1次/d,剂量分别为0.5g、0.25g和0.12g,各用3天,共9天,以及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治疗后影像学显示病灶很快消退,视物模糊好转。随访14个月,症状无复发,影像学恢复正常,MOG抗体滴度无下降趋势,给予小剂量泼尼松和免疫抑制剂长期维持治疗。MOG-AD预后优于其他中枢脱髓鞘性疾病,因此早期正确诊断很重要。
殷晓山戴月红韩毅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131例门脉性肝硬化患者门脾静脉内径分析
2000年
戴月红
关键词:门脉性肝硬化门静脉脾静脉内径
脑梗死患者血纤维蛋白原和脂蛋白(a)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纤维蛋白原和脂蛋白(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130例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同期检测患者血纤维蛋白原和脂蛋白(a)浓度,观察两者间的关系。结果130例患者中有76例患者存在颈动脉硬化病变,其中29例经超声检查诊断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47例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颈动脉硬化组患者的平均纤维蛋白原和脂蛋白a水平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硬化组(均P<0.01),并且随着平均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脂蛋白a水平升高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纤维蛋白原,脂蛋白a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
戴月红陈考珍瞿祥顾柏林
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蛋白原脂蛋白A
102例丘脑出血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丘脑为脑出血的好发部位,仅次于壳核.本院自1999年1月至2001年8月,共收治经头颅CT检查确诊的丘脑出血102例。
戴月红顾柏林
关键词:丘脑出血脑出血并发症
DSC-PWI联合颈动脉CTA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应用价值
2020年
目的探讨脑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SC-PWI)联合颈动脉CT血管造影(CTA)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8例颈内动脉狭窄性且扩散加权成像(DWI)呈阴性TIA患者入选,在发作间歇期分别行CTA、DSC-PWI检查,计算颈内动脉系统狭窄程度和脑灌注参数图,依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或闭塞组,依灌注参数图分为灌注正常、1期、2期、3期,统计分析颞顶叶各参数患侧与健侧相对灌注值的统计学差异,分析狭窄程度与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相关性,并记录随访结果。结果38例TIA患者中,灌注异常者有26例(68.4%),其中颈动脉重度或闭塞组23例出现在灌注成像(PWI)2期和3期,显著高于中度组、轻度组,TIA患者的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与颞顶叶的灌注参数相对达峰时间(rTTP)、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脑血容量(rCBV)呈正相关(P<0.01),随访有3例在6个月内出现急性脑梗死。轻中度组TIA患者随访过程中均未见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结论DSC-PWI联合颈动脉CTA检查,在基层易开展、推广,可对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灌注信息进行评估,为TIA的预防、诊疗及随访提供影像学依据。
王象萍楼存诚戴月红陈狄洪王灿云张秀文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灌注成像颈内动脉血管造影术
大面积脑梗死眼球侧视障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讨论大面积脑梗死眼球侧视障碍的有关临床问题。方法观察大面积脑梗死眼球侧视障碍与梗死部位、CT证实时间及预后的关系。结果316例大面积脑梗死中,72例出现侧视障碍,其中顶叶受损57例,24 h内出现侧视障碍者65例,死亡32例。结论大面积脑梗死眼球侧视障碍与顶叶受损关系密切,其出现时间可能比CT检查所能证实的时间更早,且出现侧视障碍的患者预后较未出现者差。
胡文宏赵荣荃戴月红
关键词:脑梗死C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