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戚承志

作品数:204 被引量:837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建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4篇期刊文章
  • 47篇会议论文
  • 3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5篇建筑科学
  • 17篇天文地球
  • 17篇交通运输工程
  • 16篇矿业工程
  • 12篇理学
  • 3篇水利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9篇地震
  • 26篇地下结构
  • 21篇岩体
  • 20篇岩石
  • 17篇动力响应
  • 11篇应力
  • 11篇隧道
  • 11篇节理
  • 11篇荷载
  • 10篇岩石力学
  • 9篇地基
  • 9篇地震作用
  • 9篇竖向
  • 9篇围岩
  • 8篇地铁
  • 8篇竖向地震
  • 8篇竖向地震作用
  • 8篇剪切
  • 7篇动力强度
  • 6篇锚固

机构

  • 100篇北京建筑大学
  • 91篇北京建筑工程...
  • 62篇解放军理工大...
  • 17篇南京工业大学
  • 13篇北京工业大学
  • 9篇中国工程院
  • 9篇中国矿业大学...
  • 6篇北京城建设计...
  • 5篇中国地震局地...
  • 4篇北京城建设计...
  • 4篇西北核技术研...
  • 3篇第二炮兵工程...
  • 3篇北京市建筑设...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中国城市建设...
  • 2篇中水珠江规划...
  • 2篇泰安市环境卫...
  • 1篇北京市建筑工...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204篇戚承志
  • 54篇钱七虎
  • 30篇王明洋
  • 16篇陈国兴
  • 16篇罗健
  • 11篇陈苏
  • 10篇杜修力
  • 9篇陈灿寿
  • 9篇侯苏伟
  • 9篇龙佩恒
  • 6篇焦驰宇
  • 6篇王毅娟
  • 6篇梁能山
  • 6篇马超
  • 6篇刘旭
  • 6篇李爱群
  • 5篇董军
  • 5篇孙健
  • 4篇单仁亮
  • 4篇徐英乾

传媒

  • 14篇岩石力学与工...
  • 13篇北京建筑大学...
  • 12篇世界地震工程
  • 11篇岩土力学
  • 10篇解放军理工大...
  • 7篇北京建筑工程...
  • 7篇防灾减灾工程...
  • 5篇地下空间与工...
  • 4篇煤炭学报
  • 3篇岩土工程学报
  • 3篇振动与冲击
  • 3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材料导报
  • 2篇地震工程与工...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矿业科学学报
  • 2篇地震工程学报
  • 2篇2005年深...
  • 1篇工程建设与设...

年份

  • 1篇2024
  • 14篇2023
  • 9篇2022
  • 6篇2021
  • 13篇2020
  • 10篇2019
  • 7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13篇2015
  • 11篇2014
  • 10篇2013
  • 17篇2012
  • 9篇2011
  • 11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10篇2007
  • 6篇2006
  • 7篇2005
2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提高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具有逻辑性强、方法技巧性要求高等特点。本文根据结构力学特点,从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提高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李国华罗健董军戚承志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一种斜支撑代替中柱提高框架式地下结构抗震性能的体系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支撑代替中柱提高框架式地下结构抗震性能的体系,包括侧墙、顶板、顶板支座、预制斜支撑、侧墙支座、顶板铰和侧墙铰。预制斜支撑将作用于顶板上的竖向荷载传递给侧墙,预制斜支撑与两个支座之间采用铰接的连接方式,即...
马超戚承志廖维张王作虎
文献传递
深部隧道围岩的流变被引量:5
2006年
隧道围岩的流变对于隧道的长期稳定性影响很大,尤其对于深部隧道来讲更是如此.目前利用线性及非线性粘弹性流变模型对于隧道围岩的研究较多,初始状态多取为弹性状态.但在深部,由于初始地应力很大,在隧道开挖后,可能会马上出现塑性区.因此初始参照状态应该取为弹塑性状态,而且应该考虑塑性区及弹性区力学性质的不同.现利用Shvedov-Bingham模型理论研究了隧道围岩在初始时刻出现塑性区情况下的流变情况,并考虑塑性区及弹性区力学性质的不同,给出了流变区半径及应力应变的解析解,并分析了应力分布及流变半径的变化规律.
戚承志钱七虎王明洋丁常树
基于3D打印技术复制砂浆节理的剪切试验及峰值抗剪强度模型被引量:4
2020年
为进一步研究节理三维形貌特征与节理峰值抗剪强度的关系,首先采用巴西劈裂试验获取了自然劈裂岩石表面,通过三维扫描技术获取了节理面形态的高精度点云,通过逆向建模得到了自然岩石表面的立体模型,结合3D打印技术制作出了与自然岩石表面一致的PLA模具,以3D打印获得的底模通过水泥砂浆浇筑了含有自然结构面形貌的相似节理面试样。PLA模具与复制材料差异较大,复制材料在凝结过程中不易与PLA模具黏结,进而使脱模过程较为方便,不会破坏节理面。同时PLA模具可重复进行相似材料复制工作,具有可重复使用的优点。然后进行了具有5组形貌面的20个水泥砂浆节理面在4种不同法向荷载情况下的结构面剪切试验,得到了结构面剪切位移-荷载曲线。研究了结构面峰值抗剪强度、峰值位移、剪切刚度影响因素。节理经过剪切后形貌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其磨损范围与等效高差分布范围基本一致,并且在等效高差为剪断破坏模式且成片的区域磨损较为严重。在新粗糙度指标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峰值抗剪强度模型,经试验对比显示出新模型的有效性。在新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简化模型。对比发现新模型简化后其计算精度较新模型有所降低但由于所需参数减小计算较为方便,新模型简化结果精度虽然有所下降但是还是比Barton公式精度高。
班力壬戚承志薛耀东燕发源姜宽李惊涛朱柄宇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位移测试方法研究与实现被引量:13
2015年
针对Hough变换、最优圆拟合两种圆检测算法进行了圆检测效果、算法应用范围及计算效率的对比分析;研发了基于圆检测算法的非接触性动态位移测试方法并应用于大型振动台实验。结果表明:Hough变换圆检测及最优圆拟合圆检测均具有较好的圆参数检测效果。Hough变换圆检测方法更适用于测试背景简单且需单次识别多个标靶圆的工况;最优圆拟合圆检测方法更适用于测试背景复杂的工况。应用非接触性位移测试方法于大型振动台试验中,测试了模型地基土的位移反应。应用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位移测试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复杂工况下的位移测试问题。
陈苏陈国兴韩晓健戚承志杜修力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
振动信号批处理软件平台的搭建与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基于Matlab软件GUI程序编写平台及振动信号预处理,数值积分及频谱分析的基本原理,研发了面向对象、具备友好界面的振动信号批处理软件平台,此软件可以提高振动信号数据处理效率。依次验证了各程序计算模块的正确性,并试算了不同数据量条件下该软件的数据批处理能力。结果表明:该软件可以适用于不同体量数据的处理,满足用户对振动信号处理的基本需求。
陈苏陈国兴戚承志杜修力韩晓健
关键词:振动信号处理
纤维增强筋锚具、制造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锚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筋锚具、制造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其中纤维增强筋锚具包括内设有第一楔形通孔的锚环,还包括同轴穿设于第一楔形通孔内的纤维增强筋、固接于纤维增强筋的外壁的楔形块以及外壁固接于楔形...
侯苏伟龙佩恒戚承志周泰翔
文献传递
长应力波对于深部隧道衬砌的作用被引量:2
2006年
应力波与隧道衬砌的相互作用问题为岩石力学的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对于考虑介质与结构弹塑性性质的课题,解析解更难以求得。研究表明长波与深地下硐室的作用问题可以用拟静法解答。本文用拟静法研究了考虑岩体塑性性质时长纵波与地下硐室的相互作用问题。并获得了确定长应力波对于隧道支护作用的解析解。
戚承志王明洋李松林钱七虎
关键词:衬砌塑性
弹粘塑性孔隙介质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一种本构关系——第一部分:状态方程被引量:11
2003年
利用弹塑性介质的不可逆热力学的普遍关系,对弹粘塑性孔隙介质在冲击静水压力作用下的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在本构关系中,使用了对于固体来讲更为合理的德拜形式的自由能。利用等效应变法,考虑了孔隙率对孔隙介质在冲击静水压力作用下的力学行为的影响,并得到了孔隙率演化方程。最终得到的本构关系符合不可逆热力学定律,形式相对简单,物理意义明确。数值计算结果与已有结果吻合很好。
戚承志王明洋钱七虎
关键词:粘弹性本构关系冲击荷载
深软场地地铁地下车站结构近、远场地震反应数值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场地条件和地震动特性对地铁地下车站结构地震反应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深软场地地铁地下车站结构近、远场地震反应特性,以苏州地铁一号线星海站为工程背景,基于苏州地震构造环境,建立深软地基-地铁车站结构二维非线性静动力耦合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深软场地地铁地下车站结构在近场中强震和远场强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2种地震动作用下车站结构加速度、变形、应力反应规律和损伤特性的差异。
龙慧陈国兴庄海洋杜修力戚承志
关键词:地震反应特性苏州地铁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