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戈朝晖

作品数:105 被引量:362H指数:10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领域

  • 97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41篇脊柱
  • 26篇结核
  • 25篇腰椎
  • 22篇骨折
  • 18篇疗效
  • 17篇异烟肼
  • 17篇脊柱结核
  • 16篇利福
  • 16篇利福平
  • 14篇椎体
  • 13篇椎弓
  • 13篇椎弓根
  • 12篇融合术
  • 12篇椎间融合
  • 10篇蛋白
  • 10篇压缩骨折
  • 9篇单侧
  • 9篇手术
  • 9篇米粒
  • 9篇纳米粒

机构

  • 70篇宁夏医科大学
  • 19篇宁夏医科大学...
  • 19篇宁夏医学院附...
  • 6篇北京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内蒙古医科大...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南佛罗里达大...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05篇戈朝晖
  • 38篇马荣
  • 35篇梁思敏
  • 30篇陈振
  • 28篇王自立
  • 22篇丁惠强
  • 21篇张建群
  • 15篇吴鹏
  • 14篇丁小力
  • 14篇马宗军
  • 13篇赵浩宁
  • 10篇张惠勇
  • 8篇锁志刚
  • 8篇杨小英
  • 7篇黑龙
  • 7篇马赫
  • 7篇梁思敏
  • 5篇乔永东
  • 5篇詹学华
  • 4篇张党锋

传媒

  • 25篇宁夏医科大学...
  • 15篇宁夏医学杂志
  • 14篇中国脊柱脊髓...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宁夏医学院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国骨伤
  • 2篇脊柱外科杂志
  • 2篇第二届全国骨...
  • 2篇第九届西部骨...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吉林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4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13篇2015
  • 3篇2014
  • 10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载异烟肼、利福平纳米羟基磷灰石-半水硫酸钙人工骨局部治疗兔脊柱结核的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载异烟肼(H,INH)、利福平(R,RFP)纳米羟基磷灰石-半水硫酸钙(nHA/CSH)人工骨局部治疗兔脊柱结核的影像与病理学特点及效果。方法选取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标准株构建的新西兰兔脊柱结核模型24只,随机等分为A、B两组,每组12只;另选12只健康新西兰兔为空白对照组C组。行腰5椎体病灶部分清除后A组植入载INH、RFP nHA/CSH人工骨、B组植入nHA/CSH人工骨;C组则切除部分腰5椎体后植入nHA/CSH人工骨。术后4、8和12周分别从三组兔中随机抽取4只,行CT平扫及三维重建观察植骨融合情况;随后处死白兔,病椎取材作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载INH、RFP nHA/CSH人工骨材料的降解及植骨界面愈合情况。结果术后4周:三组人工骨均变小、部分降解。A、C两组的材料与骨界面模糊,大量骨桥形成,有少许透亮区。界面有新生毛细血管,较多成骨细胞及骨小梁形成,植骨界面发生纤维连接。B组则材料-骨界限清晰,仅少量骨痂形成,透亮区明显;植骨界面见死骨、大量炎性细胞,成骨细胞增生不活跃。术后8周:三组人工骨明显降解。A、C两组见材料与骨界面紧密结合,大量椎间骨桥形成。病理表现为成骨细胞增生活跃,骨样组织骨化,新骨形成。B组材料-骨界限清晰,骨缺损扩大,椎间骨桥形成差,透亮区明显;骨小梁间炎性细胞散在分布,见干酪样物质,成骨细胞增生欠活跃。术后12周:三组人工骨完全降解。A、C两组人工骨为骨组织替代,大量椎间骨桥形成;所对应的病理表现为骨细胞增殖活跃,板层骨、骨小梁增多,连接骨痂形成,骨融合良好。B组则在降解材料处形成骨缺损,对应于骨小梁纤细,干酪样坏死及死骨形成,骨未融合。三组植骨界面骨小梁面积定量分析显示术后8和12周A组、C组骨小梁面积均大于B组(P<0.05)。结论载INH、RFP nHA/CSH人工骨在兔脊柱结核病灶局部缓释治疗的同时能够起到良好的骨融
吴鹏吴鹏范凤龙陈振陈振梁思敏戈朝晖
关键词:纳米羟基磷灰石异烟肼利福平脊柱结核植骨融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脊柱外科急诊手术的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被引量:1
2020年
自2019年12月以来,已有200余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报道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20年3月12日宣布新型冠状病毒全球大流行,截至6月18日,全球已累计有824万余人感染,44万余人死亡,对全世界医疗、政治和经济领域影响巨大[1-2]。WHO将其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感染性疾病”(COVID-19),病原体被命名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3-6]。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COVID-19被纳入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7]。
华文彬郜勇李危石仉建国朱泽章王冰李方财何达马真胜魏欣杨磊任东平张雪松李利吴继功徐宝山宁广智武汉杨群戈朝晖康学文夏磊高延征刘新宇刘浩初同伟熊伟夏平陈雄生白玉树殷国勇王向阳刘向阳杨军林万勇董健文丁文元陶惠人王迎松吴星火张宇坤郑东潘海涛吴永超曾宪林李锋邵增务杨述华邱海波
关键词:脊柱疾病急诊处理
Lenke-Silva分型在退变性脊柱侧弯治疗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并评估Lenke-Silva分型在国人退变性脊柱侧弯(DS)临床应用中的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DS患者58例。全部病例参照Lenke-Silva分型标准分级指导治疗:1级行单纯减压(7例);2级行后路减压并短节段融合固定(14例);3级行短节段固定并侧弯矫形(12例);4级行矫形恢复腰椎前凸(10例);5级行长节段融合固定至胸椎(9例);6级均行截骨矫形(6例)。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矢状面平衡(SVA)、冠状面平衡(C7PL-CSVL)、腰椎Cobb角、腰椎前凸角(LL)、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PI与LL匹配度(PI-LL)测量结果。比较患者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脊柱侧弯协会22项问卷表(SRS-22)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个月~4年,平均15.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VAS、ODI均小于术前,SRS-22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影像学评估:1~2级患者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Cobb角、LL、PT、PI-LL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6级患者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Cobb角、PT、PI-LL均小于术前,LL大于术前(P均<0.05)。结论依据Lenke-Silva分型为指导制定手术方案的所有病例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该分型对于国人DS患者临床应用可行,对临床诊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刘晓印张建群马荣陈振梁思敏丁惠强吴鹏马宗军丁小力戈朝晖
关键词:临床疗效
病椎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0
2016年
目的探讨病椎间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2003年12月至2014年6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322例,根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病椎间手术组(内固定在病变侵及的运动单元中完成,共191例),男91例、女100例,平均年龄41.53岁;非病椎间手术组(采用长节段、短节段内固定,共131例),男61例、女70例,平均年龄42.72岁。两组患者术中彻底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矫形、减压均在病变运动节段内完成。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结核病灶治愈率、畸形矫正程度、神经功能及疼痛的恢复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病椎间手术组与非病椎间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75.52个月、76.21个月。病椎间手术组与非病椎间手术组总病变节段数分别为277个、218个,平均病变节段数分别为每例1.45个、1.66个,总固定节段数分别为277个、485个,平均固定节段数分别为每例1.45个、3.70个。病椎间手术组与非病椎间手术组结核病灶治愈率术后6个月分别为85.86%、85.49%,末次随访时分别为98.95%、98.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植骨融合率术后6个月分别为89.00%、89.31%,末次随访时分别为98.38%、98.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椎间手术组与非病椎间手术组腰椎Cobb角平均矫正度分别为12.4°、13.1°,平均丢失角度分别为1.3°、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胸腰段Cobb角平均矫正度分别为10.9°、11.1°,平均丢失角度分别为1.7°、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胸椎Cobb角平均矫正度分别为10.2°、12.7°,平均丢失角度分别为3.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椎间手术组与非病椎间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10.45 min、270.31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726.12 ml、848.23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04%、12.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椎间手术是治疗胸、腰椎结核�
施建党刘园国王骞金卫东王自立马文鑫陈军丁惠强乔永东赵浩宁蔺治凯戈朝晖司建炜耿广起牛宁奎孙国良杨宗强
关键词:胸椎腰椎骨移植
可调节式胸腰椎牵引矫形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调节式胸腰椎牵引矫形固定器。该装置,包括左侧固定部和右侧固定部,左侧固定部包括由上至下且通过可调节牵引杆连接的左侧胸椎固定板和左侧腰椎固定板,右侧固定部包括由上至下且通过可调节牵...
杨树龙戈朝晖
文献传递
95度髁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1998年
95度髁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乔永东戈朝晖贾维东张作泳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中老年人最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传统治疗此类骨折以牵引为主,但由于病程长,并发症多,许多老年人因牵引治疗的并发症丧失生命。我院骨科自1995~1997年,共收治各类粗隆间粉碎骨折的病人...
乔永东戈朝晖贾维东张作泳
关键词:股骨骨折粗隆间骨折骨折固定术髁钢板
侧板固定与后路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联合斜外侧椎间融合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比较斜外侧椎间融合联合侧板固定(OLIF combined with lateral plate fixation,OLIF⁃LP)和联合后路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OLIF combined with posterior bilater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OLIF⁃BPS)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因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在我院行腰椎减压融合术64例,根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OLIF⁃LP组28例,OLIF⁃BPS组36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平均住院日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腰痛和腿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临床疗效、通过影像学测量不同时间点椎间隙高度(disk height,DH)、椎管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和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变化并评估椎间融合情况。结果OLIF⁃LP组手术时间(79.61±14.11)min和术中出血量(64.86±15.01)mL均低于OLIF⁃BPS组(108.61±20.69)min和(99.58±22.28)mL,术后1 d和7 d的CK含量也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腰、腿痛VAS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OLIF⁃LP组术后7 d腰痛VAS评分低于OLIF⁃BPS组(P=0.04),末次随访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术后各时间点的DH、LL、CSA均较术前有显著性改善(均P<0.001),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半年两组融合率相当(89.29%vs.91.67%,P=0.75)。OLIF⁃LP组和OLIF⁃BPS组分别有5例(17.86%)和7例(19.44%)出现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根据沉降标准,OLIF⁃LP组沉降率21.43%(6/28),OLIF⁃BPS组沉降率19.44%(7/36),沉降病例均未产生临床症状,动态随访中。结论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OLIF⁃LP能够达到和OLIF⁃BPS相似的治疗效果,且手术创伤更小,术后疼痛更轻。
王志强梁思敏杨万忠史安利刘威周月勇戈朝晖
关键词:椎弓根钉棒
斜外侧椎间融合联合侧方钢板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短期疗效
2025年
背景:单纯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融合器沉降并发症率高,辅助后方的固定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但术中体位变化、双切口都弱化了该技术的微创优势。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联合侧方钢板固定可以实现一期同切口完成减压,同时侧方内固定提供了稳定支撑。目的:分析斜外侧椎间融合联合侧方钢板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10月应用斜外侧椎间融合联合侧方钢板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20例;年龄41-72岁,平均(58.6±9.9)岁;腰椎滑脱症(Ⅰ度)1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节段不稳7例,腰椎管狭窄症16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评估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腰痛及双下肢放射痛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测量并观察手术前后硬膜囊面积、椎间隙高度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与结论:(1)34例患者随访14-36个月,平均(21.3±5.2)个月;(2)手术时间50-92 min,平均(68.5±11.1)min;术中出血量50-170 mL,平均(71.6±25.3)mL;(3)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最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改善近50%;(4)术后半年随访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融合,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1%(7/34),其中钢板移位1例、融合器下沉3例、术侧腰大肌无力1例、术侧大腿前侧疼痛2例;(5)提示斜外侧椎间融合联合侧方钢板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特点,短期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提供一定稳定支撑,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刘晓印张建群陈振梁思敏王志强马宗军马荣戈朝晖
关键词:脊柱融合术腰椎退变性疾病内固定
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不同手术方式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比较改良的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与后路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P-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综合疗效。方法将150例单节段腰椎退变性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使用改良的PLIF手术与P-TLIF手术治疗,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间隙植骨量、术后住院时间、椎间融合率、术前和术后VAS评分及JO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椎间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LIF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少于改良的PLIF组,P-TLIF组椎间隙植骨量多于改良的PLIF组(P均<0.05);改良的PLIF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低于术前(P<0.05)。改良的PLIF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高于术前(P<0.05),术后第1天VAS评分P-TLIF组低于改良的PLIF组(P<0.05),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随访两组间VAS评分及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可以获得与改良PLIF手术相同的临床效果,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神经损伤轻等临床优势。
锁志刚马宗军丁惠强戈朝晖马秀才丁小力张建群吴鹏
关键词:腰椎退变性疾病视觉模拟评分
经伤椎椎弓根固定治疗相邻多椎体胸腰椎骨折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经后路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相邻多椎体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相邻多椎体胸腰椎骨折28例患者资料。其中连续2椎体骨折27例,三椎体骨折1例。按AO分型:A1+A3型者20例,A2+A2型3例,A2+A3型2例,A1+C1型2例,A1+A1+A3型1例。改良Frankel分级评定脊髓神经功能。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伤椎前缘、中线及Cobb角进行对比。结果随访13~24个月(平均16.4个月)后,伤椎高度恢复、后凸畸形矫正及骨性融合均满意。19例脊髓神经功能受损的病例中18例获得1~2级的改善。术后伤椎椎体前缘、中线高度和Cobb角明显大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是治疗以A2和A3型骨折为主伤椎的相邻多椎体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丁小力戈朝晖王自立施建党丁惠强赵浩宁乔永东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弓根内固定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