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彩霞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理学

主题

  • 6篇多孔
  • 6篇纳米
  • 6篇催化
  • 5篇纳米多孔
  • 4篇多孔金属
  • 4篇金属
  • 4篇催化剂
  • 3篇合金
  • 2篇电催化
  • 2篇电化学腐蚀
  • 2篇去合金化
  • 2篇种核
  • 2篇金属催化剂
  • 2篇壳型
  • 2篇化学腐蚀
  • 2篇合金化
  • 2篇薄层
  • 1篇电催化性能
  • 1篇电解质溶液
  • 1篇多孔结构

机构

  • 8篇山东大学

作者

  • 8篇徐彩霞
  • 4篇丁轶
  • 3篇丁轶
  • 2篇刘朋朋
  • 2篇王凯
  • 2篇王荣跃
  • 1篇黄锡荣
  • 1篇姬广磊
  • 1篇曲音波
  • 1篇葛性波
  • 1篇赵红娟
  • 1篇邱华军
  • 1篇韩书华

传媒

  • 1篇化学学报
  • 1篇第十四次全国...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多孔的中空钯铜复合纳米材料的合成及甲酸电催化性能研究
<正>空心的钯纳米结构,与实心的相比具有节省原材料、比表面积高、成本低的优势,在催化和化学传感等方面表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最近出现的一种方法,将金属纳米颗粒作为牺牲性模板与钯盐前躯体发生置换反应可制得空心钯纳米结构。但...
徐彩霞王立芹丁轶
文献传递
一种纳米多孔铂金合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多孔铂金合金催化剂,其特征是,厚度为0.1~500μm,宽度为0.1~20cm,长度为0.1~100cm,成分为0-99at.%铂、0-99at.%金、0~80at.%铜,形貌为均匀的、三维双连续纳米...
丁轶徐彩霞王荣跃
文献传递
一种核壳型纳米多孔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型纳米多孔金属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由具有三维孔道的海绵状纳米多孔铜和覆盖于纳米多孔铜孔壁表面上的贵金属Pt、Au、Pd、Ru之一或它们之间任意重量比的合金组成;其中所述贵金属Pt、Au、Pd、Ru之一或...
丁轶徐彩霞王凯
文献传递
一种纳米多孔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多孔金属催化剂,其特征是,厚度为0.1~100微米,宽度为0.1~20厘米,长度为0.1~100厘米,形貌为双连续纳米多孔结构,孔径、孔壁尺寸为2~100nm,成分为80~100at.%单质金,0~2...
丁轶徐彩霞刘朋朋赵红娟
文献传递
一种核壳型纳米多孔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型纳米多孔金属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由具有三维孔道的海绵状纳米多孔铜和覆盖于纳米多孔铜孔壁表面上的贵金属Pt、Au、Pd、Ru之一或它们之间任意重量比的合金组成;其中所述贵金属Pt、Au、Pd、Ru之一或...
丁轶徐彩霞王凯
文献传递
纳米多孔金属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催化性能研究
本论文主要采用去合金化法制备了一系列纳米多孔的金属材料,分别从纳米多孔材料的制备、形成机理以及性质表征和应用研究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主要内容包括电化学去合金化法制备小孔径的纳米多孔金及CO催化氧化性能研究,去合金化法与氧...
徐彩霞
关键词:CO催化氧化氧还原甲醇电催化性能
文献传递
新型纳米多孔金属薄膜材料的催化功能化设计
多孔金属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表观密度小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催化、传感器、过滤分离等领域。我们曾用去合金化法(dealloying)制备了具有三维互通纳米孔道结构的纳米多孔金(nanoporous gold,N...
刘朋朋徐彩霞葛性波王荣跃丁轶
关键词:多孔金属材料
文献传递
漆酶在纳米多孔金上的固定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利用纳米材料为载体对酶等生物大分子进行固定化近年来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以Au/Ag合金为原料,通过控制浓硝酸的腐蚀时间再辅以退火处理得到了不同孔径的纳米多孔金(NPG),利用扫描电镜(SEM)和N2气体吸附仪对孔性质进行了表征.以NPG为载体,用α-硫辛酸和N-乙基-N'-(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N-羟基琥珀酰亚胺(EDC/NHS)对金表面进行活化,通过化学共价偶联的方法对产自Trametes versicolor的漆酶进行了固定化.比较了孔径大小对酶固定化量及比活力的影响.发现小孔径更有利于对该漆酶的固定化.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的最适pH没有改变,但最适温度却从原来的40℃升到了60℃.固定化后,漆酶的pH和热稳定性都明显提高了.重复使用8次仍能保持初始活力的65%,且在4℃下保存1个月几乎观察不到酶活力的下降.此外,失活的固定化酶经浓硝酸处理后,NPG载体可重复利用.本结果初步显示出了NPG在生物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潜力。
邱华军徐彩霞姬广磊黄锡荣韩书华丁轶曲音波
关键词:漆酶固定化酶学性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