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之昌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轮状
  • 8篇轮状病毒
  • 8篇病毒
  • 6篇猪轮状病毒
  • 2篇仔猪
  • 2篇抗体
  • 2篇核酸
  • 1篇电泳
  • 1篇毒性
  • 1篇毒株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抗体
  • 1篇弱毒
  • 1篇弱毒株
  • 1篇特性试验
  • 1篇凝胶
  • 1篇凝胶电泳
  • 1篇凝胶电泳检测
  • 1篇培养(生物)
  • 1篇猪乳

机构

  • 8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8篇徐之昌
  • 8篇丁再棣
  • 8篇何家惠
  • 5篇朱建辉
  • 3篇侯吉波
  • 3篇林继煌
  • 3篇刘冬霞
  • 1篇张书霞
  • 1篇徐福南
  • 1篇侯继波
  • 1篇石爱华

传媒

  • 3篇畜牧与兽医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兽医科技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病毒学杂志

年份

  • 2篇1991
  • 5篇1989
  • 1篇198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猪轮状病毒的研究——1 猪轮状病毒经细胞培养传代后的核酸变化被引量:2
1991年
本试验对猪轮状病毒Na86株在MA—104细胞培养上不同培养代次的核酸图谱进行了比较,发现随着代次的升高,病毒核酸图谱有所变化。
朱建辉丁再棣何家惠徐之昌
关键词:轮状病毒细胞培养传代核酸
四株猪轮状病毒蚀斑特性试验被引量:4
1989年
从江苏省自然腹泻病猪粪便中分离获得的四株猪轮状病毒,都能在MA104单层细胞上形成蚀斑,其中三株形成大小不同的蚀斑,另一株仅形成小蚀斑。蚀斑试验培养瓶,在37℃中培养五天,大蚀斑直径达3—6毫米,小蚀斑达1—2毫米。在灯光下,可见蚀斑呈云块状;在低倍显微镜下,蚀斑呈深色的细胞团块;用10%福尔马林结晶紫液固定染色,活细胞层染成深紫色而病毒感染的细胞脱落而成蚀斑。
丁再棣何家惠徐之昌刘冬霞
关键词: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快速诊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病毒核酸方法的改进
1987年
作者对 Herring 氏等(1982)和江杰元等(1985)报道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连续电泳作轮状病毒感染快速诊断方法加以改进。把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改为聚丙烯酰胺凝胶柱圆盘电泳;把电极缓冲液由 Tris--磷酸缓冲液改为Tris—甘氨酸缓冲液,使电泳时间由17小时缩短至70分钟,银染时间由2小时缩短至30分钟;又制备聚丙烯酰胺凝胶柱比制备凝胶垂直板方法简单,且可节约胶料一半。结果,除保持诊断的正确性和检出率外,核酸线条更为清晰,我们用改进的方法和 Herring 氏等报道的方法同时检测了42份仔猪腹泻粪样,12份犊牛腹泻粪样,28份婴儿腹泻粪样和4株猪轮状病毒的细胞培养毒,两者阳、阴性的符合率达100%。
丁再棣何家惠林继煌徐之昌朱建辉石爱华吴纪堂
关键词:猪轮状病毒凝胶电泳培养(生物)粪样病毒核酸
母猪乳、仔猪血清抗体与轮状病毒临床感染的关系
1989年
轮状病毒是仔猪白痢的重要病原之一。弄清仔猪体内抗轮状病毒抗体的变化与轮状病毒临床感染的关系,对于抗轮状病毒免疫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材料和方法 1.仔猪血清:对试验仔猪于前腔静脉采血常规分离血清,-40℃保存备用。 2.母猪奶样:人工采集分娩后母猪的奶样按Yabiki等(1974)报道的方法分离乳清,将乳汁于3000r/min 4℃离心1小时,去掉乳脂,用1N醋酸调pH 3~4,再3000r/min 4℃离心20分钟去掉酪蛋白然后再用1N NaOH调回pH至7.2,-40℃保存备用。
徐之昌何家惠丁再棣林继煌朱建辉侯继波刘冬霞
关键词:猪乳仔猪轮状病毒血清抗体
不同毒力的猪轮状病毒感染仔猪后肠道病理学观察被引量:2
1991年
用通过MA104细胞培养,经不同代次后,两种毒力不同的猪轮状病毒细胞毒,口服感染未吮初乳的1日龄仔猪,于29.5或48小时后宰杀,作消化道病理学及电镜超微结构变化的比较观察,结果证明,两种细胞毒,毒力虽不同,但都能侵入肠上皮细胞生长繁殖,而所引起的病理变化,则有不同。MA86F23细胞毒(强毒)能引起小肠段大量绒毛变形、脱落,绒毛固有层充血、出血、有嗜中性白细胞浸润,粘膜下水肿和充血等炎症反应。而口服MA86F90细胞毒(弱毒)的乳猪,其小肠绒毛大部分还保持完整,仅有少部分脱落,肠粘膜及肠腺分泌亢进,此外,在粘膜下见有多个淋巴细胞呈结节状增生。所设健康对照猪,基本无变化。
丁再棣何家惠侯吉波徐之昌徐福南张书霞
关键词:轮状病毒病理学变化
用SPA介导ELISA检测猪抗轮状病毒抗体
1989年
本文介绍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猪抗轮状病毒抗体的标记SPA介导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PA-ELISA),具有重复性、灵敏性好的特点。与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RPHI)比较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r=0.7,P<0.01),以多份病毒吸收血清的混合物为阴性对照,PN≥2判阳性对检测的150份随机采集的成年猪血清样品进行分析:35%为阳性,65%为阴性,表明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轮状病毒的感染。
徐之昌丁再棣何家惠林继煌朱建辉
关键词:ELISA轮状病毒抗体
猪轮状病毒免疫初探——Ⅱ.猪轮状病毒的被动免疫被引量:1
1989年
轮状病毒是引起多种幼畜及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这点已被国内外广大科技工作者证实。而有关本病的免疫工作,仍在探索之中。国外有关牛轮状病毒的免疫,报导较多,大多以免疫母畜为主,使幼畜获得被动保护,而在猪轮状病毒免疫方面报导较少。我们为探索猪轮状病毒病的免疫工作,已做了多种免疫途径的探索。
何家惠丁再棣徐之昌侯吉波刘冬霞唐士余诸新生王平
关键词:轮状病毒免疫被动免疫
猪轮状病毒弱毒株的培育被引量:2
1989年
从腹泻仔猪粪样中分离出一株猪轮状病毒(Na 86毒株),经在MA104细胞上连续传代后,对其不同代次的细胞毒进行了核酸图谱的分析、毒力及抗原性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培养代次的增高,病毒核酸图谱有所变化,同时对未吮初乳仔猪的致病力逐渐下降,传至82和90代的细胞毒已完全失去了致病性,它既不引起仔猪腹泻也未使肠道组织发生病理变化,在未吮初乳猪肠道内连传三代,未见毒力反强;通过血凝特性的测定及高免血清的交互琼脂扩散试验等证明90代病毒,仍具有原来的良好抗原性。
丁再棣何家惠朱建辉徐之昌侯吉波
关键词:轮状病毒弱毒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