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逸生

作品数:80 被引量:470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环境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生物学
  • 25篇农业科学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6篇植物
  • 31篇红树
  • 17篇红树植物
  • 15篇湿地
  • 14篇群落
  • 13篇红树林
  • 10篇区系
  • 6篇植物区
  • 6篇植物区系
  • 6篇种子植物
  • 6篇物种
  • 5篇种子植物区系
  • 5篇物种多样性
  • 4篇驯化
  • 4篇养殖
  • 4篇生态系统
  • 4篇鸟类
  • 4篇胚胎
  • 4篇胚胎种植
  • 4篇区系特征

机构

  • 60篇中山大学
  • 23篇华南农业大学
  • 11篇广东省环境污...
  • 3篇惠州市林业科...
  • 2篇嘉应学院
  • 1篇广东省科学院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广东省昆虫研...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广东省生物资...

作者

  • 80篇彭逸生
  • 21篇陈桂珠
  • 16篇庄雪影
  • 9篇刘玉
  • 9篇黄久香
  • 7篇佘忠明
  • 7篇伍卡兰
  • 5篇王树功
  • 5篇李旭林
  • 5篇徐健荣
  • 4篇郑明轩
  • 4篇管东生
  • 4篇唐光大
  • 4篇张浩
  • 3篇郑洲翔
  • 3篇黄雄飞
  • 3篇李皓宇
  • 2篇李艳萍
  • 2篇朱彧
  • 2篇陈耿

传媒

  • 6篇生态学报
  • 5篇华南农业大学...
  • 5篇广东林业科技
  • 5篇湿地科学与管...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高教论坛
  • 2篇第六届全国红...
  • 2篇第四届粤港澳...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地球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杂志
  • 1篇广西植物
  • 1篇中国园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8篇2010
  • 1篇2009
  • 11篇2008
  • 8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种红树植物幼苗对人工林下遮光条件的生理生态响应研究
红树林是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生境。由于全球红树林面积呈现持续萎缩的趋势,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开展了红树林的保护与恢复。目前华南沿海开展的红树林恢复使用了外来植物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
彭逸生刁俊明陈桂珠
关键词:无瓣海桑秋茄桐花树生理生态响应
文献传递
种植—养殖耦合系统构建运行指南
本文总结了种植—养殖耦合系统在构建和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特点,介绍了种植—养殖耦合系统的发展历史、构建运行的目标,在红树植物种植数量、成活率、水产品产量与质量、养殖水体水质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技术指标。随后对耦合系统的构建、系...
彭逸生陈桂珠葛仙梅刘亚云
文献传递
担杆岛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及猕猴食物资源研究
使用路线调查法和样方取样法,调查了位于珠海市东南部的担杆岛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种类。区内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24科400属643种,种子植物区系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优势,反映其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过渡性质。与内伶仃岛...
彭逸生庄雪影何奕雄黄久香盘李军柯欢
关键词: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文献传递
广东星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群落及其栖息地监测调查被引量:4
2019年
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其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虽然仅覆盖地球表面的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然而,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的增加,湿地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主要为:未加控制的商业开发、资源过度开采、过度用水、堤坝修筑等(邓培雁,2003)。1971年诞生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旨在通过各成员国合作加强对世界范围内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保护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充分发挥湿地多种生态功能效益,改善区域生态状况,其中有条件的申报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林业局关于做好湿地公园发展建设工作的通知》)。
王伟恒邹发生彭逸生车先丽张敏
关键词:湿地鸟类栖息地
红树植物的盆栽工艺方法
一种红树植物的盆栽工艺方法,本发明包括:构建一个由透明外套花盆和内置花盆构成的双层花盆,在内置花盆中填充潮滩土作为生长基,将红树植物树苗或完好的胚胎种植于生长基内,向花盆内灌充入人工海水对红树树苗或胚胎进行培育,并仿半日...
佘忠明彭逸生伍卡兰
文献传递
红树林湿地恢复研究进展被引量:78
2008年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隐蔽潮间带的独特植物群落,在过去几十年内因人口压力和经济发展而遭到严重破坏,质量下降,面积萎缩。近年来,尽管世界各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红树林的恢复,然而由于缺乏造林技术资料、造林成活率低下、经营管理粗放,加上人为干扰和自然灾害的影响,红树林面积增长缓慢;造林成活率低依然是制约红树林湿地恢复的主要因素。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红树林湿地恢复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即(1)宜林地选择,包括温度、底质、水文的环境条件研究;(2)树种选择与引种,包括乡土树种的选用和外来树种的引种状况;(3)栽培技术的应用,包括造林栽培技术与育苗技术,造林成本的比较;(4)植后管护及监测,包括幼林巡护、病虫害防治、生态监测,结合野外调查的结果,综述了红树林恢复的一些基本原理与应用实例。根据我国红树林湿地恢复的现状,提出今后红树林恢复研究的重点为:开展"退塘还林"工程,监测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深入探讨红树林的化感作用,营造红树林混交林,实现红树林的生态恢复。
彭逸生周炎武陈桂珠
关键词:红树林
珠海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被引量:5
2006年
初步分析结果显示,珠海野生药用植物共有175科552属880种,包括50种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和826种被子植物;根据药用功能,这些野生植物可分为11大类,以清热解表类和理气活血类最为丰富,分别占总种数41.3%和38.4%;许多对湿地或森林生境依赖性较强的珍稀药用植物面临渐危和濒危,有11种野生药用植物被列为国家级或省级保护植物;根据现有资源的类型和利用现状,从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开发利用珠海市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建议。
陈小梅彭逸生庄雪影黄久香何奕雄
关键词:药用植物可持续利用
浅谈研究生助教在高校教学环节的作用
高校扩招是我们高等学校的普遍现象,是提高全社会青年教育素质的需要。而师资队伍短缺也是客观存在的问题。研究生参与教学实践改革的助教工作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作者们根据过去几年的实验,探讨了研究生助教在参与教学改革实...
庄雪影彭逸生黄久香李秉滔冯志坚
关键词: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文献传递
粤港澳大湾区典型滨海河口景观植物选择策略研究——以珠海西部河口湿地为例被引量:1
2020年
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湾区为引领,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区域。珠海处于粤港澳大湾区中最典型的珠江口地区,以该区域城镇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珠海西部河口湿地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景观群落的观赏性、耐盐性、抗风性、耐涝性、耐旱性和耐污性等特质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对典型河口湿地景观植物种类及立地条件开展调查,对河口湿地植物立地影响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与评价。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综合评估现阶段该区域湿地景观植物的适宜性、观赏性,并提出今后适宜河口环境的景观植物种类,为河口湿地景观植物选择提供技术支撑。
孙丽辉彭逸生丁浩虹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植物植物选择
低光照条件下三种红树植物的生长特性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红树植物同样也不例外。因此,通过野外和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人工林低光照条件下三种红树植物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低光照水平可以促进秋茄和桐花树的...
彭逸生刁俊明陈桂珠
关键词:秋茄桐花树无瓣海桑萌发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