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轩

作品数:5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油藏
  • 2篇三叠
  • 2篇三叠统
  • 2篇上三叠统
  • 2篇四川盆地
  • 2篇盆地
  • 2篇温度场
  • 2篇高凝油
  • 2篇高凝油油藏
  • 1篇压裂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设计
  • 1篇施工工艺
  • 1篇数学模型
  • 1篇四川盆地中部
  • 1篇热平衡方程
  • 1篇井筒
  • 1篇井筒温度
  • 1篇井筒温度场
  • 1篇采油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西南石油学院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彭轩
  • 3篇刘蜀知
  • 3篇刘福健
  • 2篇龚昌明
  • 1篇蔡长宇
  • 1篇李辉
  • 1篇沈伟成
  • 1篇张洪丽
  • 1篇李颖

传媒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桂林工学院学...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针对高凝油油藏的自生热压裂技术被引量:13
2003年
为了提高高凝油油藏的压裂施工效果 ,必须避免注入地层的冷流体引起井底周围的原油冷却 ,导致原油析蜡或凝固 ,从而降低裂缝的导流能力。为解决这一问题 ,研究采用自生热压裂技术 ,利用生热剂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 ,以加热压裂液和油层的近井地带 ,保证压裂液在进入裂缝后不会对油层造成“冷伤害” ,达到提高裂缝渗流能力 ,增加油井产能的目的。文中探讨了自生热压裂的压裂、生热机理 ,生热剂的反应动力学特征 ,影响自生热速度的因素 ,自生热压裂液的配方研究 。
彭轩刘蜀知刘福健
关键词:高凝油油藏施工工艺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隔气式气驱产水模式被引量:4
2010年
通过四川盆地中部上三叠统裂缝性储层地质和开发动态的综合研究,认为气井产水能量主要受控于被水体分隔的天然气膨胀驱动,不同于一般气藏中的水体侵入。由于地层水和天然气的黏度存在显著差异,在较大压差开发条件下,具有高流度的被分隔空间天然气或多或少能够突破底部水体窜入井底采出,分隔空间的气水界面并非均匀下降,气窜是产出分隔天然气的主要方式。开发过程中的气水产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包括气井所在的储气空间和被水体分隔的其他储集空间的天然气储量、分隔水体的体积和分隔阻力以及生产井的产量,这些因素的相互配置关系由井孔储层在裂缝系统中的位置所决定。提高气井排水能力、加大生产压差为分隔空间天然气突破水体创造条件,是产出分隔空间天然气提高有水气藏采收率的主要途径。
陆正元李颖彭轩龚昌明
关键词:川中上三叠统
自生热压裂生热剂用量优化方法被引量:28
2003年
对于高凝、稠油油井的压裂 ,为避免注入流体对储层造成冷伤害 ,可采用自生热压裂液进行施工。自生热压裂液是在常规水基压裂液的基础上 ,添加一定量的亚硝酸钠、氯化铵和盐酸 ,当它们混合发生化学反应时 ,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根据热平衡方程 ,建立自生热压裂过程中井筒温度场的数学模型 ,并编制出计算施工期间井底压裂液温度变化的软件 ,针对 1口实际施工井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分析了影响生热剂用量的各种因素 ,提出了生热剂用量的优化确定方法。
刘蜀知孙艾茵刘福健彭轩
关键词:正交设计采油技术
高凝油油藏自生热压裂井筒温度场计算模型被引量:22
2003年
在高凝油油藏的压裂施工中 ,对地层注入冷流体会使井底周围的原油冷却 ,导致原油析蜡或凝固 ,从而堵塞流动通道 ,降低裂缝的导流能力。因而采用自生热压裂技术 ,依靠生热剂发生化学反应所放出的热量来提高注入流体的温度 ,使井底压裂液的温度在施工期间高于原油的凝固点或析蜡点。在压裂过程中预测井筒温度的变化 ,以保证压裂液在进入裂缝后不会对裂缝和储层造成“冷伤害”是实施这一技术的关键。根据热平衡方程 ,建立了自生热压裂过程中井筒温度场的数学模型 ,采用隐式差分格式建立了数值计算方程 ,并对一口井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自生热压裂技术能有效地提高压裂液的温度 ,防止高凝原油析蜡和凝固 ,避免储层伤害 。
彭轩刘蜀知蔡长宇刘福健张洪丽
关键词:高凝油油藏井筒温度场热平衡方程数学模型
四川盆地中部上三叠统排水找气可行性论证被引量:2
2009年
四川盆地中部上三叠统砂岩储层裂缝系统之间在开发动态上表现出相互分隔性,不存在连通范围较大的边底水体,其自生自储的成藏特征决定了裂缝系统中必然气水共存。测试产水井是由于井孔储层位处裂缝系统的含水部位,产水能量主要依靠水体上方的天然气膨胀驱动。低产量排水过程将使裂缝系统中的气水界面按照排水找气理论模式缓慢下降,而高产量排水将使水体上方高流度的天然气尽早突破水体窜入井底产出。建议对川中上三叠统水井开展连续强排水,加大井底与上方天然气的压力差,以较快实现水井变成气水同产井的目的。
沈伟成陆正元李辉龚昌明彭轩
关键词:上三叠统四川盆地中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