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轩

作品数:21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惠州市职业病防治院更多>>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1篇职业病
  • 9篇职业病危害
  • 4篇建设项目
  • 3篇中毒
  • 3篇控制效果评价
  • 2篇血铅
  • 2篇预评价
  • 2篇职业病危害控...
  • 2篇职业病危害控...
  • 2篇职业病危害控...
  • 2篇职业病危害因...
  • 2篇职业病危害预...
  • 2篇溶剂
  • 2篇生殖
  • 2篇生殖系
  • 2篇生殖系统
  • 2篇企业
  • 2篇污染
  • 1篇电池
  • 1篇电池厂

机构

  • 21篇惠州市职业病...

作者

  • 21篇彭轩
  • 14篇肖建华
  • 7篇张宏光
  • 6篇沈艳梅
  • 5篇刘瑞平
  • 4篇吴微微
  • 3篇彭建明
  • 3篇田小霞
  • 2篇吴宪毅
  • 2篇谭广辉
  • 1篇刘云富
  • 1篇刘志东

传媒

  • 5篇中国卫生工程...
  • 4篇职业卫生与应...
  • 3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应用预防医学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中国卫生质量...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广东化工
  • 1篇广东省职业健...
  • 1篇广东省劳动卫...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计算机通讯电子设备制造职业病危害识别与关键控制点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分析某计算机通讯电子设备新建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识别。结果该厂房存在化学毒物、粉尘、噪声、高温、激光、工频电磁场。现场检测粉尘浓度0.9~15.2 mg/m3,噪声强度63.2~91.6dB(A),粉尘和噪声均有少数岗位超标,针对超标点超标原因整改后复检结果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其余化学毒物、高温、工频电磁场的浓度或强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职业健康检查发现少数接触噪声人员听力异常。结论根据职业病危害的分布及治理的重点与难点筛选关键控制点,该企业须重视和做好关键控制点的管理与防治措施,使职业病发生的风险概率降低。
张宏光肖建华彭轩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
某橡胶企业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法等对该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该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化学毒物、粉尘、噪声、高温等,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该建设项目生产工艺、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及工艺布局、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情况、辅助用室、应急救援、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组织管理措施等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及国家其他相关卫生要求。其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有效、可行。
吴微微肖建华彭轩
关键词:控制效果评价
制鞋行业接触含苯化合物作业对女工生殖系统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了解制鞋行业含苯化合物对作业女工生殖系统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工作场所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工人健康检查的方法,对某地区制鞋行业40家工厂工龄满1年以上的含苯化合物作业女工316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接触组作业女工大部分所在的工作环境不符合职业卫生学要求,工作时仅靠自然通风,空气毒物监测苯测定62个点、超标4个点、最高质量浓度12.2 mg/m3、超出标准1倍,二甲苯测定62个点、超标2个点、最高质量浓度304.8 mg/m3、超出标准5倍;月经异常(37.03%)的主要表现为经量过多(10.13%)、月经周期缩短(6.01%),月经异常情况和对照组(分别为22.73%,4.54%,1.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婚女工的妊娠贫血(18.6%)、妊娠恶阻症(33.5%)等合并症的发生率和对照组(5.0%,1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衰弱综合征(37.97%)、白细胞减少(10.13%)等异常率和对照组(19.48%,1.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苯化合物作业对女工的生殖系统可能有一定影响。应加强这方面的劳动保护和做好工人的职业卫生宣传教育。
肖建华沈艳梅彭轩
关键词:生殖系统
25例血铅超标工人驱铅治疗的护理体会
2010年
目的总结驱铅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驱铅治疗采用5%葡萄糖250 ml+依地酸钙钠1.0 g静脉滴注,疗程1~4周。通过对疗效观察,总结25例血铅超标工人驱铅治疗中护理工作重点和一些对治疗有利的关键措施,供大家参考。结果 25例患者疗程结束后,血铅值和尿铅值回归到正常,部分患者出现的贫血及头晕、疼痛、失眠、乏力、食欲欠佳、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结论驱铅治疗的护理重点是防止铅毒释放后引起的毒副作用增强。注意正确用药及用药过程中的一些禁忌和不良反应,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采用多种方法积极对症治疗护理,是驱铅过程能顺利进行和取得较好效果的保证。
沈艳梅肖建华彭轩
关键词:血铅超标驱铅治疗护理
某合成橡胶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识别某合成橡胶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和评价控制效果。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采取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生产工艺、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及工艺布局、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情况、辅助用室、应急救援、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组织管理措施等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及国家其他相关卫生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噪声强度51.6~91.7 dB(A),有1个岗位超标;工作场所生产性热源的综合温度(WBGT指数)为30.6~38.0℃,有3个岗位不符合要求;粉尘、毒物、工频电磁场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基本有效。
肖建华沈艳梅彭轩刘瑞平
关键词: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蓄电池厂铅污染与铅作业工人血铅水平研究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蓄电池厂铅污染状况和铅作业工人血铅水平,探讨接铅作业工人血铅水平与空气中铅浓度的关系,为制定相应的职业卫生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蓄电池厂103名接铅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测定其血铅浓度,并对其工作场所空气中铅浓度进行现场检测,分析血铅浓度与工作场所空气中铅浓度的关系。结果工作场所空气中铅浓度超标41.7%,接铅作业工人血铅超标38.8%,工人的血铅均值为(381.81±180.75)μg/L;不同性别、T龄之间血铅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着工作场所空气中铅浓度的升高,铅作业工人血铅值也随之升高,两者呈正相关(r=0.9663,P〈0.05)。结论该蓄电池厂的接铅作业工人受到一定的职业危害;工作场所空气中铅浓度较高是工人血铅水平增高的危害因素。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定期检测,定期体检,保护工人身体健康。
彭轩彭建明关德玲张宏光刘志东严伟兰
关键词:血铅铅污染蓄电池厂
某磷肥厂氟化物污染与作业工人尿氟水平调查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磷肥厂氟化物的污染情况和接触氟作业工人尿氟水平及其关系,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方法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氟化物进行检测,以接触氟作业工人136名为接触组,不接触氟员工72名为对照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尿氟含量检测,分析尿氟含量与工作场所空气中氟化物浓度的关系。结果工作场所空气中氟化物浓度的超标率为60.71%;接触组工人尿氟含量(92.63±55.65)μmol/L,高于对照组尿氟含量(30.56±10.82)μmol/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组作业工人主要临床自觉症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氟作业工人尿氟含量随着工作场所空气中氟化物浓度的上升而增加,尿氟含量与所处岗位空气中氟化物浓度呈正相关。结论该磷肥厂氟化物的污染较为严重,接触氟作业工人受到一定的职业危害,应完善工作场所的除尘排毒措施,加强作业工人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个人防护;尿氟是一个良好的氟接触指标,尿氟检测能反映作业工人接触氟的程度和体内蓄积水平。
彭轩肖建华
关键词:氟化物污染尿氟磷肥厂
一起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调查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查明中毒事故发生原因,为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方法通过收集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职业史调查、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及工作场所空气中砷化氢浓度检测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某私营冶炼厂熟化车间的1名男性熟化工人,因在砷化氢浓度超标且无采取有效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工作环境中工作7.5 h,出现身体不适,巩膜、皮肤黄染和排酱油色尿等血管内溶血表现,并累及肝、肾、心脏等功能损害,经三个月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这是一起严重的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应加强对《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完善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并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管、执行力度,对违法导致发生职业中毒的企业,应依法追究责任,保护劳动者健康。
肖建华沈艳梅彭轩
关键词:砷化氢中毒
2011-2015年惠州市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2011-2015年惠州市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及其变化情况,为企业及政府监管部门做好职业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检测数据,比较不同类型企业及不同种类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情况。结果 5年累计检测企业766家,检测样品68 352份,合格样品63 866份,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总合格率为93.4%,2013年检测合格率最高(94.9%),2012年检测合格率最低(91.5%),各年份检测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95,P<0.01)。不同生产规模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大型企业的检测合格率最高(96.1%),小型企业检测合格率最低(90.8%),同一生产规模企业不同年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1,86.32、111.59,P<0.01)。不同经济类型企业中,港澳台投资经济、个体经济、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的检测合格率逐年上升,外商投资经济逐年下降,国有企业检测合格率最高(97.8%),个体经济企业的检测合格率最低(83.6%)。不同种类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有毒化学物质的检测合格率最高(97.4%),噪声的检测合格率最低(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8、588.2、72.1,P<0.01)。5年来矽尘占粉尘不合格份数比例最高41.7%(187/448)。结论该区企业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病危害,值得重点关注的是小型企业和个体经济企业,重点关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噪声的危害,矽尘须重点关注非金属矿山企业,监督部门应加大监督力度。
田小霞彭轩刘瑞平
关键词: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
惠州市有机溶剂职业危害现状调查及防治对策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惠州市使用有机溶剂企业的职业危害现状,为有效开展有机溶剂的职业病危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使用有机溶剂的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状况调查,并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机溶剂浓度进行检测。结果工业企业工作场所中有机溶剂种类较多,主要有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正己烷、丙酮、丁酮、二氯乙烷、二氯甲烷、三氯乙烯等,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机溶剂检测点的合格率为85.1%。部分工业企业法制意识淡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防护措施不够健全。结论有机溶剂职业病危害状况不容乐观,应重点加强使用有机溶剂行业及接触有机溶剂作业岗位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建立有效的职业病危害监管机制。
彭轩彭建明关德玲张宏光肖建华
关键词:有机溶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