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慧

作品数:6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2篇肿瘤学
  • 2篇小细胞
  • 2篇临床教学
  • 2篇教学
  • 1篇序贯
  • 1篇序贯化疗
  • 1篇学法
  • 1篇医学教育
  • 1篇依托泊苷
  • 1篇伊立替康
  • 1篇抑制剂
  • 1篇抑制剂治疗
  • 1篇有效性
  • 1篇脂肪
  • 1篇脂肪肝
  • 1篇制剂
  • 1篇顺铂
  • 1篇顺铂方案

机构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彭慧
  • 4篇庄亮
  • 4篇邱红
  • 2篇黄晓园
  • 2篇郭秋云
  • 1篇李定宇
  • 1篇田德安
  • 1篇王峻峰
  • 1篇袁野
  • 1篇戴宇翃
  • 1篇孙黎
  • 1篇胡国清
  • 1篇于世英
  • 1篇黄钦
  • 1篇刘飞
  • 1篇魏瑶

传媒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非酒精性脂肪肝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肝细胞癌疗效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肝细胞癌的患者数量逐渐上升,免疫治疗在晚期肝细胞癌的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既往研究发现非酒精性脂肪肝可以影响肝细胞癌免疫治疗的疗效,但机制不清,可能与这些因素相关:非酒精性脂肪肝中CD8^(+)PD-1^(+)T细胞增多导致肝脏细胞增殖能力缺陷;锌指蛋白64激活CSF1抑制抗肿瘤免疫;PCSK9下调LDLR水平抑制肿瘤微环境中CD8^(+)T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应答的缺失导致肝损伤等。研究发现联合使用仑伐替尼、PKCa抑制剂、PCSK9蛋白的抑制、铁死亡诱导剂、HIF2a小分子抑制剂可以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肝细胞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本文就非酒精性脂肪肝对肝脏免疫微环境和肝细胞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影响和机制,以及如何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肝细胞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研究进行综述。
袁野彭慧田德安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细胞癌疗效
PBL教学法在肿瘤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3
2012年
目的:在肿瘤学临床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方法,探讨其优势和不足。方法:选择62名在肿瘤科临床实习进修的轮转生,分别采取PBL教学和传统LBL教学,并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轮转生出科考试理论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BL教学组临床综合能力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PBL教学的实验组教学满意度较高,尤其是有助于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自学能力及增强交流与合作能力。结论:肿瘤学有利于临床PBL教学方法的应用;传统LBL教学方法与临床PBL教学方法在肿瘤学临床教学中的合理搭配,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庄亮黄钦邱红彭慧黄晓园
关键词:肿瘤学临床教学PBL
依托泊苷、伊立替康分别联合顺铂方案不同序贯顺序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回顾性比较依托泊苷联合顺铂(EP)与伊立替康联合顺铂(IP)不同序贯顺序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CLC)的优劣性。方法:共90例E-SCLC初治患者。A组一线接受EP方案(依托泊苷:100 mg·m-2,静滴,d1~d3,顺铂:75 mg·m-2,静滴,d1,每3周重复),直到疾病进展,换用IP方案(伊立替康:60 mg·m-2,静滴,d1,d8,d15,顺铂:75 mg·m-2,静滴,d1,每3周重复)序贯治疗;B组序贯顺序与A组相反;统计并比较两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A组59人,B组31人。两组的总生存时间为12.0月及13.6月,二次进展时间为6.6月及8.4月,一线无疾病生存时间(PFS)为5.1月及6.1月,二线PFS为2.9月及3.2月,均无统计学差异。EP与IP方案的一、二线治疗总反应率(一线:76.27%∶80.65%;二线27.25%∶36.84%)及肿瘤控制率(一线:89.83%∶93.55%;二线85.71%∶73.68%)均无统计学差异。一线治疗中EP方案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66%∶35%,P=0.003)的发生率高于IP方案,3/4级腹泻(24%∶32%,P=0.012)及呕吐反应(10%∶19%,P=0.005)的发生率低于IP方案。二线治疗时IP方案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增加(58%∶33%,P=0.034)。IP方案作为一线治疗的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29%∶58%,P=0.017)发生率明显低于作为二线治疗的发生率。结论:有超过60%的患者能接受二线治疗。两种序贯方式近、远期疗效相当。IP作为一线治疗的序贯治疗方案毒副作用更小。IP序贯EP方案是更值得推荐的序贯方案。
彭慧庄亮魏瑶孙黎郭秋云邱红
关键词: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序贯化疗依托泊苷伊立替康
催眠治疗改善癌症患者疼痛的临床研究和问卷调查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催眠疗法治疗癌痛的有效性,了解医护人员和患者对催眠疗法治疗癌痛临床应用的认知与需求。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招募罹患癌症且伴有疼痛的患者120例,进行8周的认知催眠治疗。比较癌痛患者接受催眠治疗2、4、8周后疼痛数字评分(N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睡眠量表(MOS-SS)评分的变化;设计《催眠疗法治疗癌痛认知与需求调查问卷》,对2020年6月至2020年9月住院的354例癌痛患者和301名肿瘤科医护人员展开调查。结果:120例癌痛患者参与了催眠治疗并完成了2周的评估,109例(90.8%)完成8周的治疗评估。催眠治疗2、4、8周后,NRS评分显著下降(P<0.05);催眠治疗4、8周后,HAMA、HAMD评分显著下降(P<0.05),MOS-SS评分显著升高(P<0.05)。84.1%的医护人员认为有必要常规开展认知催眠治疗;64.4%的癌痛患者能接受催眠治疗。结论:催眠疗法可以减轻癌痛,同时降低癌痛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睡眠状况;加强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宣传教育对催眠疗法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彭慧郭秋云戴宇翃庄亮邱红于世英
关键词:催眠癌症疼痛有效性
基于医学教育改革环境下的肿瘤学临床教学探索被引量:3
2012年
针对肿瘤学临床教学特点及现有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学教研室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主要包括优化整合基础临床课程、试行CPBL教学模式、设立“行医指导”专题等方面。教学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仍有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庄亮邱红彭慧黄晓园
关键词:临床教学肿瘤学教学改革
主动呼吸控制在肺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自由呼吸(FB)与主动呼吸控制(ABC)时肺部肿瘤靶区在单排螺旋CT慢速扫描中的成像规律,比较两种状态下肿瘤靶区在放射治疗中肺部吸收剂量的差异。方法:搜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3例,采用单排螺旋CT慢速扫描分别在自由呼吸、主动呼吸控制下采集CT图像,勾画出两种呼吸状态下的大体肿瘤靶区(GTV),在GTV基础上外扩计划靶区(PTV),对比两种状态下计划靶区位置及形态的差异。针对13例患者制订放疗计划,计算双肺的V5(吸收剂量大于500cGY的肺百分体积)、V20(吸收剂量大于2000cGY的肺百分体积)及肺平均剂量(MLD)。对比ABC与FB两种状态下的剂量学差异。结果:ABC和FB状态下肿瘤PTV平均体积分别为(29.9±12.9)cm3和(81.2±35.4)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和FB两种状态下对应的V5分别为(14.2±4.7)%与(21.6±6.1)%,V20分别为(7.3±3.2)%与(11.9±3.8)%,MLD分别为(564.2±175.8)cGy与(753.9±211.2)cGy,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排螺旋CT慢速扫描情况下,ABC与FB两种状态下肿瘤靶区的体积差异明显。呼吸控制可以有效减小靶区的体积,减轻肺部的副损伤,使进一步提高肿瘤的照射剂量成为可能。
王峻峰黄章玲李定宇刘飞彭慧胡国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