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强平

作品数:6 被引量:99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油气
  • 3篇气藏
  • 3篇川东
  • 2篇油气藏
  • 2篇石油
  • 2篇嘉二段
  • 2篇储层
  • 1篇电教
  • 1篇电教系统
  • 1篇盐岩
  • 1篇岩矿
  • 1篇野外实习
  • 1篇油气勘探
  • 1篇生物礁
  • 1篇生物群落
  • 1篇石油天然气
  • 1篇实验教学
  • 1篇实验教学改革
  • 1篇四川盆地
  • 1篇碳酸

机构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3篇西南石油学院

作者

  • 6篇强平
  • 4篇黄继祥
  • 4篇曾伟
  • 1篇代宗仰
  • 1篇文应初
  • 1篇沈明道
  • 1篇兰光志
  • 1篇张帆
  • 1篇陈景山
  • 1篇张廷山
  • 1篇郑家凤
  • 1篇高卫东
  • 1篇沈守文
  • 1篇赵劲松

传媒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矿物岩石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西南石油学院...
  • 1篇石油教育

年份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川东嘉二段气藏形成的沉积、成岩控制作用被引量:23
1998年
川东嘉二段气藏的形成受沉积、成岩作用的双重控制。滩微相沉积和有利的成岩变化是油气藏形成的基础和条件,两者有机地配合可形成发育的孔隙层段、有效的生储盖组合和沉积成岩圈闭。提出了滩的组成模型和相序模型,分析了滩的古地理和层位分布规律,总结了滩的成岩演化序列。指出变浅暴露滩配之以成岩演化B序列,是气藏形成的充分必要条件;在川东天然气的勘探中,滩微相识别和成岩作用研究是一个关键。图4表1参2(邹冬平摘)
曾伟强平徐建斌代宗仰黄继祥
关键词:气藏形成四川盆地
川东地区嘉陵江组嘉二段储层成因模式被引量:17
1997年
本文提出了反映四川东部嘉陵江组二段储层形成过程的系列模式,即沉积模式、成岩模式和储层分布模式。指出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共同决定了储层的形成和演化,受限海台是储层发育的有利相带,溶蚀和云化作用是孔隙层形成的必要条件,构造裂缝是储层高产的重要因素。
曾伟强平黄继祥
关键词:储层成岩作用石油
沉积学及岩矿实验教学改革被引量:3
1996年
赵劲松郑家凤张帆文应初强平沈明道沈守文
关键词:实验教学沉积学野外实习电教系统岩矿石油天然气
川西北地区早中志留世生物礁发育特征初探被引量:7
1990年
川西北地区早中志留世生物礁,是生活在以陆源沉积物为主的浅海陆棚环境中生屑滩上的点礁,生屑滩的形成为风暴作用所致,其发育受到埋藏反馈作用的影响。大量的陆源物质注入及带入的过剩养料是抑制生物礁发育的主要因素。
张廷山高卫东兰光志强平
关键词:生物礁生物群落油气勘探
川东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模型被引量:14
1998年
川东铁山、雷音铺构造嘉陵江组二段二亚段储层非均质性迥异。前者孔隙度分布不均匀且相差悬殊,储层密度及分层系数高,孔隙层呈带状分布,隔层不稳定,白云岩段所占比例大;后者孔隙层呈透镜状分布,储层密度及分层系数低于前者,隔层稳定。二者高孔隙段位于上部,孔隙层横向连通性都较好,隔层岩性均为膏质白云岩。网格化后建立的储层非均质模型显示,它们的嘉陵江组二段二亚段上部孔隙层均较发育,而下部则极不发育,铁山构造呈层状,横向连通性较透镜状分布的雷音铺构造为好。经检验与模型预测结果相吻合。
强平曾伟陈景山黄继祥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集层油气藏
川东嘉二段孔隙层下限及分类与评价被引量:46
1997年
本文运用多种分析手段,采用新的思维和方法,划分出川东嘉二段孔隙层的绝对孔喉下限、有效孔喉下限、孔隙度绝对下限及孔隙度产出下限。提出孔喉结构的新参数并用之于储层的分类与评价。下限标准符合于生产实际,分类与评价效果良好、实用。
曾伟强平黄继祥
关键词:油气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