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靖雯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市民政第一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家庭化管理模式在精神病医院中应用的初探
- 目的探讨家庭化管理模式对住院慢性精神病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对入住家庭式病房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组)给予家庭化管理模式的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建立家庭式病房,实行全开放管理,开展生活技能训练、岗位技能...
- 杨玉清盛嘉玲张靖雯高慧邵斌元
- 关键词:家庭化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
- 文献传递
- 家庭化管理模式在精神病医院中应用的初探
- 目的 探讨家庭化管理模式对住院慢性精神病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对入住家庭式病房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组)给予家庭化管理模式的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建立家庭式病房,实行全开放管理,开展生活技能训练、岗位...
- 杨玉清盛嘉玲张靖雯高慧邵斌元
- 家庭化管理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家庭化管理模式对住院慢性精神病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2组患者均按常规使用精神科药物治疗。家庭组给予家庭化生活模式训练,对照组只开展日常康复训练,采用传统封闭式管理方式。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6、12月末分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技能训练评估表(SST)、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家庭组PANSS评分中阴性症状、精神病理症状和总分及ADL各项评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5),且治疗6及12个月时呈持续下降趋势(均P<0.01);家庭组PANSS评分中阳性症状评分及对照组PANSS各项评分及总分治疗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家庭组SST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提高(均P<0.05),且治疗6及12个月时呈持续上升趋势(均P<0.01);对照组治疗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化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减轻衰退症状。
- 杨玉清盛嘉玲张靖雯高慧邵斌元
- 关键词: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