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
- 作品数:60 被引量:227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 75例白血病患者的职业病诊断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了解职业性苯所致白血病的流行特点,分析其诊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为职业病防治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性苯所致白血病诊断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75例白血病病例的职业病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2例诊断为职业性苯所致白血病(职业病组),23例不能诊断为职业性苯所致白血病(非职业病组)。职业病组以急性白血病(71.15%)多见,98.08%无苯中毒病史,发病年龄<40岁者占88.46%,累计接触苯工龄、潜隐期在5年以内者分别占69.23%、65.38%。苯作业工种分布多样,并且所接触的含苯有机溶剂复杂。结论职业性苯所致白血病应选用《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GBZ94,合理运用《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二条进行诊断。
- 梁伟辉徐琳郑倩玲张莹张宗军黄莉吴奇峰
- 关键词:苯白血病职业病诊断
- 某地集装箱制造企业电焊工尘肺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调查广东集装箱制造企业电焊工尘肺发病状况,提出防治对策。方法采用职业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研究2家集装箱厂(A、B厂)电焊作业工人电焊工尘肺发病现况。结果2004年前,工作场所中电焊烟尘浓度合格率较低(0~40%),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最高达26.7mg/m^3。A厂经通风除尘系统改造,2004年后,合格率达85%。受检的813例电焊作业工人中,诊断电焊工尘肺19例(Ⅰ期15例,Ⅰ^+期4例),患病率为2.34%(19/813),发病年龄(33.5±4.6)岁,接尘工龄(8.0±2.0)年;X射线胸片表现以圆形小阴影P为主,肺功能测定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呼出25%肺活量流速(FEF25%)、FEF50%和FEF75%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集装箱制造业电焊工尘肺具有接尘工龄较短、影像学改变以圆形小阴影P为主的特点。治理电焊烟尘危害是集装箱制造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 丘创逸张东辉陈建雄李焕英李文勇李伟均张莹
- 关键词:尘肺流行病学研究
- 手传振动接触人群血浆中4种血管调节因子与白指关系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浆中4种血管调节因子与手传振动接触人群发生振动性白指(VWF)的相关性,初步探讨其用于筛查VWF的价值。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抽取某金属加工厂从事金属打磨抛光作业1年以上的77名男性手传振动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根据主诉VWF情况分为非VWF组(34人)和VWF组(43人)。采集研究对象肘正中静脉血,分离血浆,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内皮素(E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 ICAM-1)和5-羟色胺(5-HT)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VWF判断指标,并构建新的多变量模型指标^y,对有关指标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与非VWF组比较,VWF组工人血浆中ET水平下降(P<0.01),TGF-β水平升高(P<0.01);但2组工人血浆中s ICAM-1和5-HT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排除年龄、吸烟、饮酒和手部症状等混杂因素后,ET水平与VWF发生呈负相关(P<0.01),TGF-β水平与VWF发生呈正相关(P<0.01);s ICAM-1和5-HT水平均与VWF发生无关联(P>0.05)。采用ET和TGF-β判断VWF的ROC曲线下面积(A_Z)分别为0.787、0.691(P<0.01),灵敏度分别为70.60%和53.49%,特异度分别为79.10%和85.29%;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以ET和TGF-β构建的^y判断VWF的A_Z为0.821(P<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09%和76.47%。ET和TGF-β、^y和ET的A_Z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y的A_Z高于TGF-β(P<0.05)。结论手传振动接触人群血浆中ET和TGF-β水平均与VWF发生有关联,可进一步用于筛查VWF的研究;s ICAM-1和5-HT与VWF的关联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 郎丽林瀚生陈青松肖斌张莹曾繁松
- 关键词:手传振动振动性白指血管调节因子转化生长因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5-羟色胺
- 广州两家冷冻厂低温作业对工人健康影响的调查分析
- 2011年
- 目的调查广州两家冷冻厂低温作业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对83例(女45例,男38例)低温作业工人(接触组)进行体检,并以非接触低温作业人员66例(女35例,男31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已校正的国产通风温湿度计和风速测定仪测定低温作业场所的微小气候。结果低温作业工人每天在(-8^-20)℃的条件下工作3 h。接触组头痛、头晕、腕关节痛、膝关节痛和腰痛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接触组抗链球菌溶血素(抗O)、红细胞沉降率(ESR)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女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男接触组抗O、ESR平均水平显著高于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接触组抗O、ESR水平与接触低温工龄的长短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广州冷冻厂低温对作业工人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应做好卫生防护工作。
- 张莹李焕英陈仲宜谢国强陈玉爱
- 镉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1年
- 镉是一种古老的有毒重金属。概述了镉的接触、效应及易感生物标志物三方面的研究进展。
- 夏丽华李斌张莹邓小峰吴奇峰黄汉林
- 关键词:镉生物标志物
- 38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临床及神经-肌电图特点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分析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所致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8例住院的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病例进行病史采集,神经病学、神经-肌电图、心电图、生化和眼科检查及尿25-己二酮含量检测,并对患者工作时所使用的洗面水正己烷相对百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患者所使用的洗面水正己烷相对含量为7.0%;发病潜伏期2~58个月,平均(8.5±2.7)个月;临床表现主要是四肢远端为主的对称性感觉异常、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并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神经-肌电图显示不同程度的神经源性损害改变;尿中均可检出25-己二酮,浓度为0.15~6.52 mg/L,不同中毒程度患者间尿25-己二酮水平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采用促进神经修复为主的综合治疗。3例(7.89%)患者遗留有双手或小腿肌肉轻度萎缩,其余临床基本康复。结论慢性正己烷中毒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周围神经病变;神经-肌电图检查是周围神经病的早期、重要的诊断手段;尿25-己二酮是正己烷中毒接触指标,但不能用作诊断分级指标;临床以综合治疗为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NGF)肌注促进周围神经恢复较有效及安全;患者预后良好。
- 樊春月黄汉林陈嘉斌王艳艳郎丽张莹
- 关键词:慢性正己烷中毒周围神经病
- 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继发银屑病1例报告
- 职业性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药疹样皮炎是我国近年出现的、严重危害工人健康的一种职业病,临床上以皮肤损害、发热、肝脏损害和浅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TCE药疹样皮炎合并肝肾损害、多脏器功能障...
- 张莹陈嘉斌夏丽华
- 文献传递
- 66例石工矽肺发病特点与X射线胸片影像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分析石工矽肺患者发病特点和X射线胸片影像学特征。方法对66例石工矽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石工矽肺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39.7±4.8)岁,发病工龄中位数为8.0年。呼吸道症状明显,主要表现为胸闷、咳嗽、气促和胸痛,发生率分别为71.12%、56.06%、45.45%和43.94%,但体征不明显。X射线胸片小阴影影像学改变均为圆形小阴影,以q影多见,占81.82%,p影占18.18%;其分布以左上、左中、右上和右中肺区多见,呈双侧对称性分布。大阴影发生率为7.58%,多发生于上肺区。肺通气功能异常发生率为7.58%。并发症肺气肿的发生率为10.61%,肺结核的发生率为3.03%。42.42%患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结论石工矽肺发病年龄较低,发病工龄较短,劳动能力损害较严重。应做好石场矽尘危害的预防控制工作。
- 刘锦华张莹刘林均黄国贤王淑玉陈伟冯简青丁丽燕欧慧慧刘新霞
- 关键词:石工矽肺发病特点致残程度
- 老年退伍铁道兵晚发性矽肺临床观察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老年退伍铁道兵迟发型矽肺的临床特征和发病规律,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某县320例老年铁道兵退伍兵的临床资料。结果 320例老年铁道兵退伍兵检出晚发性矽肺40例,检出率12.5%。矽肺确诊平均年龄(59.2±1.6)岁,平均接尘工龄(5.3±1.9)年,平均脱尘时间(33.8±2.1)年;呼吸道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闷、气促,X线胸片以圆形小阴影q影多见,肺通气功能异常率为57.5%;劳动能力鉴定示伤残等级4级至2级者占60.0%。结论老年退伍铁道兵晚发性矽肺检出率高,发病年龄较大,接尘工龄短,脱尘时间长,劳动能力损害较严重。应建立合理有效机制,加强对退伍兵的晚发性矽肺的防治。
- 梁伟辉丘创逸郑倩玲张莹刘文娟徐琳
- 关键词:晚发性矽肺
- 职业性变应性哮喘患者哮喘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职业性变应性哮喘(OSIA)患者的哮喘控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判断抽样方法选择50例OSI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表》《哮喘生命质量问卷》调查患者的哮喘控制情况和生命质量,检测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肺功能、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比率(EOS%)和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结果 50例患者中,哮喘良好控制组患者27例(占54.0%),未完全控制组23例(占46.0%)。患有变应性鼻炎、未使用糖皮质激素(ICS)治疗、药物依从性差均是OSIA未完全控制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与良好控制组比较,未完全控制组患者ACT得分、生命质量得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均降低(P值均<0.05),FeNO水平升高(P<0.05)。2组患者EOS%和血清总IgE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患有变应性鼻炎、未使用ICS治疗、药物依从性差是影响OSIA控制的因素。联合ACT、生命质量评分、FeNo、FEV1%等多个指标可全面反映OSIA现况及评估哮喘控制水平,有助于指导调整OSIA诊断治疗方案。
- 樊春月程樱王艳艳高中香张莹曾子芳
- 关键词:职业性哮喘变应性哮喘哮喘控制测试呼出气一氧化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