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福耀

作品数:187 被引量:1,005H指数:18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育种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1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5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0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5篇经济管理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41篇高粱
  • 40篇不育
  • 39篇选育
  • 32篇雄性不育
  • 32篇杂交
  • 30篇不育系
  • 25篇杂交种
  • 25篇饲草
  • 25篇细胞质
  • 25篇草高粱
  • 23篇雄性不育系
  • 23篇饲草高粱
  • 22篇栽培
  • 18篇栽培技术
  • 18篇甜高粱
  • 16篇育种
  • 16篇谷子
  • 15篇性状
  • 12篇高粱杂交种
  • 11篇农艺

机构

  • 181篇山西省农业科...
  • 7篇山西农业大学
  • 5篇山西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安徽农业技术...
  • 1篇西北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晋中市农业局
  • 1篇山西省农业厅
  • 1篇新英格兰大学

作者

  • 184篇张福耀
  • 91篇平俊爱
  • 76篇杜志宏
  • 58篇程庆军
  • 58篇吕鑫
  • 33篇李慧明
  • 30篇常玉卉
  • 25篇赵威军
  • 20篇詹鹏杰
  • 19篇王瑞
  • 18篇牛皓
  • 16篇于纪珍
  • 16篇杨婷婷
  • 15篇李金梅
  • 15篇田承华
  • 13篇郭建文
  • 12篇牛天堂
  • 11篇邵荣峰
  • 11篇张阳
  • 10篇杨慧勇

传媒

  • 24篇山西农业科学
  • 24篇作物杂志
  • 17篇中国农学通报
  • 11篇中国种业
  • 7篇作物学报
  • 6篇现代农业科技
  • 6篇中国农学会杂...
  • 5篇农业技术与装...
  • 4篇中国农业科技...
  • 4篇华北农学报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杂粮作物
  • 3篇植物遗传资源...
  • 3篇农学学报
  • 3篇第二届中国杂...
  • 2篇农村百事通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草业科学
  • 2篇甘肃农业科技

年份

  • 3篇2020
  • 7篇2019
  • 6篇2018
  • 8篇2017
  • 13篇2016
  • 16篇2015
  • 8篇2014
  • 11篇2013
  • 12篇2012
  • 6篇2011
  • 13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10篇2007
  • 4篇2006
  • 11篇2005
  • 10篇2004
  • 3篇2003
  • 7篇2002
  • 3篇2001
1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能作物——甜高粱被引量:97
2006年
甜高粱是粒用高粱的一个变种。甜高粱不仅有高能作物之称,而且也因其具有抗旱、耐涝、耐贫瘠、耐盐碱等特性,而享有作物中的“骆驼”之美誉。甜高粱生物产量高,含糖量高,乙醇转化率高,是优良的饲料作物、糖料作物和可再生能源作物,合理开发利用,对我国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张福耀赵威军平俊爱
关键词:甜高粱
饲草高粱新品种晋草3号被引量:2
2007年
晋草3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饲草高粱新品种,该品种在全国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鲜草109.85 t/hm2,具有优良的高产、稳产性能;茎叶含粗蛋白13.22%,是养殖牛、羊、鱼的优质饲草。晋草3号抗性强,适应范围广,在全国活动积温达到2300℃以上的区域均可种植,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张福耀平俊爱杜志宏程庆军
关键词:高粱饲草
高粱耐盐性鉴定及其应用被引量:17
1998年
用1.5%NaCl溶液浸种发芽法,对36份高粱杂交种及亲本系进行耐盐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间的耐盐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按盐害百分率分级,1级品种(系)17份,2级8份,3级5份,4级3份,5级3份。其中8个杂交种中晋中90-1、晋中89-2、晋杂12号、晋杂86-1、晋中405耐盐能力强,可在盐碱地大面积种植。耐盐能力达1。
平俊爱张福耀程庆军杜志宏
关键词:高粱耐盐性育种
高粱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_(2)V_(4)A选育及其应用研究被引量:10
1995年
利用高梁非迈罗细胞质A_2TAM428为不育源,以印度高梁V_A(picklet)为基础材料,经连续8代回交转育,于1987年育成新型细胞质不育系A_2V_4A,在国内率先开发出A_2型种质资源,为高梁杂交种的选育开辟了新途径。试验与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具有育性稳定、配合力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等特点,可在我国中晚熟区、早熟区和复播区应用。目前在全国应用该系巳育成4个杂交种,其中晋杂12号、吉杂80号已通过审定,在全国高梁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对解决杂交高梁生产中由于利用单一细胞质带来的潜伏性病害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利用价值。
李团银张福耀李三棉韦耀明柳青山
关键词:高粱杂交种三系配套
抗丝黑穗病、抗败育高粱A_2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_2Sx3197的选育被引量:4
2010年
A1Tx3197曾经是我国广泛应用的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高粱丝黑穗病病菌生理小种分化,该不育系以及用其配制的杂交种逐渐失去了对高粱丝黑穗病菌的抗性。同时该不育系小花败育日渐严重,制种产量极低,甚至造成绝收。为了改良A1Tx3197的抗病性及抗败育性,本研究利用A2保持系在A1位点含有A1育性恢复基因MS1MS1和在A1细胞质背景下表现恢复的特点,以不育系A1Tx3197为轮回亲本,以含有抗丝黑穗病、抗败育基因的BV4为供体,通过杂交和多代回交,得到含有双抗基因的A2类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保持系BSx3197(MS1ms1ms2ms2),在该材料自交的同时,用其对A2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进行细胞核代换,经过多代回交和自交,最终育成了抗丝黑穗病、抗败育的A2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2Sx3197和保持系BSx3197(MS1MS1ms2ms2)。结果表明,新选育的不育系A2Sx3197在A1和A5细胞质背景下表现恢复,在A2、A3、A4、A6和9E细胞质背景下表现不育,丝黑穗平均发病率为0~0.8%,败育率为0~8.4%,抗丝黑穗病性、抗败育性明显优于被改良不育系,接近或达到抗源供体BV4水平;而在抽穗期、株高、穗长、穗宽、千粒重、穗粒重、粒色、壳色、穗形、穗型等主要性状方面与A1Tx3197差异不显著。
程庆军张福耀李团银柳青山杜志宏平俊爱侯爱斌
关键词: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转育
机械化栽培高粱新品种晋杂34号的选育被引量:4
2014年
未来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从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经营的转变,规模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实现规模化后才会有机械化,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而这些与生物技术和农业科学是紧密相关的。当机械化普及程度达到较高水平时,对作物品种的某些性状便会有明确要求,如品种的耐密性、抗倒伏性、熟期一致性等,比如高粱的植株高度、穗茎长短,穗子松紧度、分蘖性、分蘖与主茎熟期的一致性等。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进入新的转型期,劳动力成本逐年提高,农民对机械化栽培高粱的渴求与日俱增,但目前推广的高粱品种基本不适宜机械化栽培,严重制约了高粱机械化生产的发展。
平俊爱张福耀杜志宏吕鑫李慧明杨婷婷
关键词:机械化栽培高粱品种规模化经营选育机械化生产
新选饲草高粱恢复系农艺性状配合力效应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利用5个高粱(Sorghum bicolor)不育系和6个饲草高粱恢复系(IS722为对照)为材料组配置30个杂交组合,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法对其生物产量、株高、茎粗、分蘖和干重5个主要农艺性状数据进行了遗传力估算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所有饲草高粱恢复系中,只有安微草3和053423-2在5个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都表现出正向效应,尤其在生物产量等性状上表现出较好的一般配合力。TX623A/053423-2、SX14A/053423-2和SX14A/(Mama Mama/BMR)-1等9个组合的生物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值高于对照IS722,表现出较高的特殊配合力。(Mama Mama/BMR)-1的株高和干重效应值均位居第1位,表现出较高的一般配合力。V4A/健宝-8-2、HC356A/安徽草3、SX14A/皖系3SM3-1、SX7A/安徽草3和V4A/(Mama Mama/BMR)-1在产量性状上表现出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是较好的杂交模式。5个农艺性状的遗传是受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双重影响,占主导地位的是加性效应。综合而言,(Mama Mama/BMR)-1和053423-2表现出的一般配合力突出,安徽草3的特殊配合力表现较好,都是选育出的优良亲本恢复系。本研究对饲草高粱恢复系配合力和遗传力进行了估算,对了解饲草高粱恢复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为杂交育种选择优良亲本和最优杂交组合提供依据。
吕鑫平俊爱张福耀杜志宏李慧明杨婷婷牛皓姚琳
关键词:饲草高粱恢复系配合力
高粱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无融合生殖是植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生殖方式,高粱无融合生殖为育种提供了选育更高产量、具有多种抗性、品质优良的杂种机会,是最理想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式。本文论述了高粱无融合生殖类型、发生机制、遗传研究及其育种前景,为最终实...
平俊爱张福耀程庆军杜志宏吕鑫常玉卉
关键词:高粱无融合生殖杂种优势利用
文献传递
CMS高粱保持系叶绿体基因ps1A1和ps1A2片段的克隆与序列比对被引量:11
2003年
以 15种包括同质异核和同核异质高粱材料的总DNA为模板进行RAPD分析 .196个随机引物中 ,引物Y 19扩增得到一个很有规律的差异片段SAY 192 3 0 0 .该片段只出现在 4个保持系 (B)和 3个恢复系 (R)中 ,而不出现在 6个不育系 (A)和 2个杂种F1中 .进一步对cms A1、cms A2两套 8个材料 (A/B/R/F1)的总DNA、mtDNA和cpDNA用引物Y 19进行扩增 ,发现片段SAY 192 3 0 0 仅在cpDNA得到 .Southern杂交结果证实了片段SAY 192 3 0 0 的叶绿体来源 ,同时也表明在cms胞质中该片段所在区未发生插入、缺失等大的结构变异 .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该片段为叶绿体ps1A1和ps1A2基因的部分序列 .图 6表 2参
孙春昀范昌发张福耀牛天堂孙毅郭骁才
关键词: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叶绿体基因
中国主要高粱杂交种农艺及品质性状多样性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为全面了解我国高粱杂交种主要性状变迁,对1970年以来的60份高粱主推杂交种的生育期、株高、穗长、千粒重等4个农艺性状和蛋白质、粗脂肪、粗淀粉、单宁含量等4个品质性状分来源和年份进行了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来源杂交种农艺、品质性状差异明显。不同年份杂交种的农艺性状有显著差异,品质性状中粗淀粉和单宁含量有显著差异,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农艺性状的变异大于品质性状。
于纪珍王瑞詹鹏杰平俊爱张福耀
关键词:高粱杂交种农艺性状品质性状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