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祥华

作品数:83 被引量:621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8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7篇前列腺
  • 39篇增生
  • 38篇前列腺增生
  • 31篇良性前列腺增...
  • 14篇外科
  • 13篇诊治
  • 12篇泌尿
  • 11篇泌尿外科
  • 10篇症状
  • 10篇尿路症状
  • 10篇下尿路
  • 10篇下尿路症状
  • 9篇中老年
  • 9篇中老年男性
  • 9篇结石
  • 9篇老年男性
  • 8篇诊治指南
  • 8篇BPH
  • 7篇体积
  • 7篇尿管

机构

  • 40篇北京大学第一...
  • 32篇北京大学首钢...
  • 22篇北京大学
  • 5篇北京医院
  • 4篇广东省人民医...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威海市文登中...
  • 3篇北京市昌平区...
  • 3篇北京市密云县...
  • 2篇广州军区武汉...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潍坊市人民医...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北京市门头沟...

作者

  • 79篇张祥华
  • 28篇那彦群
  • 13篇晋连超
  • 12篇潘东亮
  • 11篇郭应禄
  • 10篇周哲
  • 8篇金杰
  • 8篇李宁忱
  • 8篇王义
  • 8篇杨冰
  • 7篇张争
  • 6篇周利群
  • 6篇郭利君
  • 6篇李培军
  • 6篇李昕
  • 5篇李淑清
  • 4篇洪宝发
  • 4篇张骞
  • 4篇蔡建良
  • 4篇田野

传媒

  • 21篇中华临床医师...
  • 8篇中华外科杂志
  • 5篇中华老年医学...
  • 4篇中华泌尿外科...
  • 4篇中华医学信息...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现代泌尿外科...
  • 3篇国际泌尿系统...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国卫生经济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医药与保健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华医学科研...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9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14篇2007
  • 3篇2006
  • 9篇2005
  • 1篇1988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级别T_1期膀胱尿路上皮癌保留膀胱术后转归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背景与目的:对于经膀胱内治疗失败的高级别T1膀胱尿路上皮癌应积极采取膀胱全切术,但是部分患者由于某种原因接受了膀胱保留术式,其转归历程如何,到目前为止尚缺乏系统报道。本研究旨在分析高级别T1膀胱尿路上皮癌保留膀胱术后转归特点。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6年2月首次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或膀胱部分切除术的7例T1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膀胱肿瘤复发但未行膀胱全切术直至死亡全过程的临床资料。7例均采用入院诊治的方法随访。结果:7例T1膀胱癌患者均具有多发、高级别等高危因素,未行膀胱全切术原因分别是3例患者年龄过高(81、83和86岁)及4例严重心脏病。患者存活6~65个月(中位44.5个月),发生严重血尿7例、骨转移6例、肺转移5例、肝转移5例、肾上腺转移3例、胸壁转移1例,均死于膀胱癌相关事件。结论:高级别T1膀胱尿路上皮癌保留膀胱术后存活时间较短;易发生多处、远处转移,以骨、肺、肝最常见;血尿严重,无持续有效的治疗方法。
潘东亮李宁忱晋连超张祥华那彦群
关键词:尿路上皮膀胱T1期保留膀胱
高危前列腺癌的治疗策略
2014年
既往的研究认为内分泌治疗联合放射治疗是高危前列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然而由于缺乏随机对照研究结果的支持,没有证据表明内分泌治疗联合放射治疗的疗效优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在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基础上,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能够达到对前列腺癌的局部控制,同时能够获得前列腺癌准确的病理分期以指导进一步的治疗选择。目前的研究证实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应该成为高危前列腺癌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之一,同时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或放射治疗以及辅助内分泌治疗为核心的综合治疗是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模式。
张祥华周哲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高危综合疗法
多中心逆行经硬性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一期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145例小结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报道逆行经硬性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一期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145例的经验并评价其效果.方法:我们2012年1月~2015年5月一期治疗145例双侧上尿路结石患者,年龄25~61岁,平均(46±9.7)岁.71例主诉单侧腰腹痛,28例为肉眼或镜下血尿,31例为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15例为意外发现.一侧输尿管结石对侧肾结石78例,双侧肾结石67例.术前留置7Fr输尿管支架1周.术中首先处理输尿管结石侧和双侧肾结石中结石负荷较小的一侧,以Olympus 8/9Fr硬性输尿管镜和科医人100+W钬激光机粉碎输尿管结石,应用7.9Fr软性输尿管镜粉碎肾结石,手术时间控制在120分钟左右.术后常规留置7Fr D-J管3个月.术后3个月末查KUB评估结石排净率,仍残留较大结石的,行第二次手术碎石.结果:本组145例均安全经受手术,手术成功率100%.硬性软性输尿管镜-期净石134/145(92.4%);11例肾结石残留行二期单侧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尿液均清亮,128例术后第2~4天出院,27例术后0~1天发热行抗生素治疗3~8天后消退出院,未发生其他手术并发症.结论:逆行经硬性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一期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碎石净石率高,并发症少,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短,易于被患者接受,可作为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的首选术式之一.
潘东亮刘乃胜李清峰董礼明晋连超杨冰周哲李宁忱张祥华
关键词:泌尿道硬性输尿管镜钬激光
良性前列腺增生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1
2005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生与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对临床诊断为BPH,因重度下尿路梗阻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BPH的4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组对比分析。结果423例患者中,BPH合并高血压者128例(303%)。BPH合并高血压组患者的平均手术年龄以及血尿发生率明显大于单纯BPH组(P<005)。在BPH合并高血压组中,平均舒张压≥90mmHg组患者的发病年龄及接受手术治疗的年龄明显比平均舒张压<90mmHg组提前(P<005,P<001)。与单纯BPH组的各项临床指标相比,BPH合并高血压组中10年以上高血压病史患者的BPH发病年龄明显提前(P<005);高血压病史超过20年时尿潴留发生次数明显增加,血尿发生率明显升高,前列腺容积明显增大(P均<005)。BPH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前列腺容积与高血压病史呈显著正相关(r=0056,P=0009)。结论BPH同时合并高血压多见;长期高血压尤其是高舒张压状态能够促进BPH的发生以及临床进展。
郭利君张祥华李培军那彦群
关键词:BPH高血压病史良性前列腺增生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年龄舒张压
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调研报告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了解我国泌尿外科医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认识程度以及BPH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调研对象为全国119家三级甲等医院的部分专职泌尿外科医师和BPH患者。医师问卷主要包括泌尿外科医师对BPH临床进展性的认识以及目前的诊治措施等问题。患者问卷主要包括BPH发病年龄、症状特点以及接受治疗的愿望等问题。结果对合格的289份医师问卷和4253份患者问卷的分析结果显示98.6%的泌尿外科医师认为BPH是一种临床进展性疾病,但是对临床进展性高危因素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分歧。同时,98.1%的患者就诊时属于中、重度BPH,夜尿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最主要症状。治疗过程中泌尿外科医师以及BPH患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就是迅速改善下尿路症状。结论本调研是第一次针对泌尿外科医师和BPH患者的专项临床调研,调研结果将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BPH的治疗现状并有利于我国BPH诊疗指南的不断完善。
张祥华李昕叶章群孙则禹孙颖浩孙光王建业那彦群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问卷调查医师
北京多中心社区50岁以上男性年龄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关系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中老年男性年龄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的关系。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分层多阶段整群不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地区50岁以上中老年男性测定血清总PSA(T-PSA)、游离PSA(F-PSA)及F/T的比值,分析年龄与PS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共1 027例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T-PSA及F-PSA与年龄呈正相关(r=0.208,P<0.001;r=0.230,P<0.001),F/T比值与年龄无相关性(r=0.055,P>0.079)。T-PSA及F-PSA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50~59岁、60~69岁、70~79岁和80岁以上人群的95%可信区间上限分别为1.55、2.08、2.40和3.52μg/L。结论:北京地区中老年男性T-PSA和F-PSA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而F/T比值与年龄无相关性。
李昕张祥华张争李淑清林健BPC-BPH研究小组
关键词:前列腺特异抗原年龄因素多中心研究
抓住机遇,努力提高我国泌尿外科临床诊治水平
2007年
郭应禄张祥华
关键词:腔内泌尿外科诊治水平外科临床诊疗技术
代谢综合征和男性前列腺疾病相关性及临床干预的系列研究
王义贺利军周哲孟军孙国锋那彦群张祥华李宁忱
研究目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慢性前列腺炎(CP)为男性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中国快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中青年男性的生活压力增大,前列腺疾病对健康的危害成为社会化问题,但其致病危险因素尚不明确。近年研究发...
关键词:
关键词:前列腺疾病代谢综合征疾病治疗
软性输尿管镜下绿激光治疗解剖性孤立肾肾盂肾盏尿路上皮癌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报道4例解剖性孤立肾肾盂肾盏尿路上皮癌患者采用软性输尿管镜下绿激光治疗的过程,并结合文献对此治疗方式进行评价。方法 4例患者均为解剖性孤立肾。病例1为80岁女性,左侧肾盂及肾上盏尿路上皮癌;病例2为右肾下盏尿路上皮癌;病例3为左侧肾盂及输尿管多发癌;病例4为右侧肾盂癌。均采用软性输尿管镜下Realton PVP-100型绿激光(直射光纤,直径497μm,功率10~30W)治疗,术后通过泌尿系CT和/或输尿管镜随访。结果 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无并发症。病例1和病例2随访6个月无复发;病例3术后4个月时复发,自行中药治疗;病例4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软性输尿管镜下绿激光治疗孤立肾肾盂肾盏尿路上皮癌可行性强、安全有效、副损伤少;可作为治疗孤立肾肾盂肾盏尿路上皮癌的首选方法之一,而且可反复应用;但是由于术后复发率较高,需严密随访。
潘东亮晋连超杨冰朱鹤张祥华那彦群
关键词:尿路上皮癌肾盂肾盏孤立肾绿激光
单极电切镜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 临床比较单极电切镜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M-TUEP)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M-TURP)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具有手术指征的前列腺体积为50mL ~ 75mL的60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M-TUEP和M-TURP.监测、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和术后3个月时的有关指标,对所测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前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M-TUEP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平均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均明显少于M-TURP组(P<0.05).M-TUEP组切除腺体重量[(40.5±13.3)g]明显多于M-TURP组[(28.7±14.2)g](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和IP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均比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M-TUEP与M-TURP治疗BPH的近期疗效相似;但是M-TU-EP的安全性好,切除效率高,并发症少;而且M-TUEP技术易于掌握,也符合卫生经济学原则,更适合在我国推广.
潘东亮晋连超杨冰张祥华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电外科手术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