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瑞峰

作品数:11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须癣
  • 4篇须癣毛癣菌
  • 4篇癣菌
  • 3篇活性
  • 2篇特比萘芬
  • 2篇体癣
  • 2篇康唑
  • 2篇活性分析
  • 1篇单纯疱疹
  • 1篇电镜
  • 1篇癣病
  • 1篇颜面
  • 1篇颜面部
  • 1篇伊曲康唑
  • 1篇油基
  • 1篇幼儿
  • 1篇乳膏
  • 1篇上臂
  • 1篇射电
  • 1篇生物学

机构

  • 1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1篇张瑞峰
  • 11篇冉玉平
  • 9篇代亚玲
  • 2篇万慧颖
  • 2篇刘艳
  • 1篇张谊芝
  • 1篇王鹏
  • 1篇杨翰君
  • 1篇华夏
  • 1篇曹泸丹
  • 1篇王琳
  • 1篇张朝良
  • 1篇林新瑜
  • 1篇张浩

传媒

  • 3篇中国真菌学杂...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实用皮肤病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萘替芬-0.25%酮康唑乳膏与2%酮康唑乳膏和1%特比萘芬乳膏的体外抗真菌谱及抗真菌活性对比研究被引量:22
2011年
目的探讨含1%萘替芬-0.25%酮康唑的复方乳膏制剂的体外抗真菌谱与抗真菌活性,并与单一成分制剂2%酮康唑乳膏和1%特比萘芬乳膏比较。方法选用临床分离致病真菌及马拉色菌标准株共14种29株,用琼脂扩散法作药敏试验。将各种培养基制成含2%琼脂的含菌平板,打孔后分别加入上述3种乳膏,培养7天后测定各含药孔周围的抑菌圈直径。结果 1%萘替芬-0.25%酮康唑乳膏对皮肤癣菌、各种念珠菌、申克孢子丝菌、裴氏着色真菌、禾谷镰刀菌、糠秕马拉色菌、球形马拉色菌和合轴马拉色菌等14种29株菌株,其均形成抑菌圈,抑菌圈直径均数为45.46 mm。2%酮康唑乳膏对上述实验菌株也均形成抑菌圈,抑菌圈直径均数为23.92 mm。1%特比萘芬乳膏对克柔念珠菌和白念珠菌菌丝态无抑菌圈形成,对其余实验菌株有抑菌圈形成,抑菌圈直径均数为29.81 mm。1%萘替芬-0.25%酮康唑乳膏的抑菌圈均数与2%酮康唑乳膏及1%特比萘芬乳膏的抑菌圈均数相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含1%萘替芬-0.25%酮康唑的复方乳膏制剂体外抗真菌谱广于1%特比萘芬乳膏,抗真菌活性强于2%酮康唑乳膏及1%特比萘芬乳膏。
张瑞峰冉玉平王鹏代亚玲
关键词:抗真菌活性萘替芬酮康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
断发毛癣菌致黑点癣一例及菌体胞外酶活性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报道1例发生在3岁女孩的由断发毛癣菌所致黑点癣.方法 取病发标本作真菌直接镜检和培养,对培养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生化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分析本菌株胞外酶活性.结果 KOH涂片可见发干内充满孢子,典型菌落呈灰白绒毛样质地,小培养见蜈蚣样侧生棒状小分生孢子,尿素酶实验阳性.扩增真菌rDNA的ITS区得到687 bp的片段,测序后比对与基因库中多株断发毛癣菌同源性100%.胞外酶活性分析见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酯酶、β-葡萄糖苷酶、白氨酸芳胺酶、N-乙酰-葡萄糖胺酶、α-甘露糖苷酶活性较高.结论 根据真菌形态学特征、生化特性及DNA序列分析,鉴定本致病菌株为断发毛癣菌.诊断为黑点癣.
张瑞峰冉玉平代亚玲
密切接触宠物兔后幼儿鼻孔周围体癣1例被引量:8
2008年
报道1例密切接触宠物兔后发生在幼儿双侧鼻孔周围及上唇部的体癣。患儿4岁,因"鼻唇部红斑、鳞屑、伴瘙痒10余日"就诊。取皮屑镜检见真菌菌丝及毳毛内孢子,培养见棒形分隔大分生孢子、葡萄串状小分生孢子及螺旋菌丝。尿素酶试验阳性、毛发穿孔试验阳性,鉴定为须癣毛癣菌。经内服伊曲康唑胶囊和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6d后红斑瘙痒明显减轻,34d后皮损消退。复查真菌阴性。
张瑞峰冉玉平代亚玲张朝良
关键词:体癣须癣毛癣菌
裴氏着色真菌病一例
目的:报道一例裴氏着色真菌病。研究致病菌形态结构及不同温度下生长特点,观察口服特比萘芬、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结合局部加热疗法的治疗效果。临床资料患者男,34岁,左膝部皮肤外伤后疣状增生12年,患者12年前被碎砖刺破左膝部...
冉玉平张瑞峰代亚玲张浩
颜面部泛发性单纯疱疹1例被引量:1
2009年
临床资料患者,男,33岁。因面部散在红斑、丘疱疹4天就诊。4天前患者左眉头部出现3处红斑、丘疹,约绿豆大小,间断有疼痛感,此后陆续在左鼻梁部、左鼻唇沟部、上唇中部、左额部、左颧部、两下颌角部出现类似皮损。曾外用"百多邦"无明显疗效。既往2年前曾患面部水痘,经抗病毒治疗痊愈。
张瑞峰冉玉平代亚玲
关键词:单纯疱疹颜面泛发性
油基法蓖麻油试验鉴定马拉色菌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用油基法蓖麻油试验鉴定马拉色菌。方法制作含不同浓度蓖麻油的沙堡弱液体培养基(SDB),将糠秕马拉色菌菌悬液加入其中,37℃振荡培养。在第4、6、8、101、2 d分别对各培养液中生长的马拉色菌孢子数计数,确定适于糠秕马拉色菌生长的蓖麻油最佳浓度。将11种马拉色菌标准株接种在含此浓度蓖麻油的沙堡弱培养基琼脂(SDA)上,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以传统方法作11种马拉色菌标准株的蓖麻油试验。观察比较两种试验方法及结果。结果糠秕马拉色菌在含4%蓖麻油的SDB中生长最多(P<0.05)。在含4%蓖麻油SDA上,11种马拉色菌标准株生长情况与传统方法实验结果一致。油基法操作简便且所需试剂及菌量明显少于传统方法。结论油基法蓖麻油试验实验结果与传统方法一致,可提高鉴定马拉色菌的效率和经济性。
张瑞峰冉玉平代亚玲
关键词:马拉色菌属
原发口腔马尔尼菲青霉病1例和分子鉴定
目的 报道1例非HIV感染的原发性皮肤粘膜马尔尼菲青霉病的罕见病例。方法:取患者皮损行组织病理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皮损六氨银、HE、PAS染色示组织细胞内外有成堆的孢子,中间有横隔。提取孢子DNA用马尔尼菲青霉菌的特...
华夏张瑞峰杨翰君冉玉平张谊芝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
误诊2年的左上臂难辨认体癣1例被引量:4
2009年
报道1例由须癣毛癣菌引起的难辨认体癣。患者女,45岁,左臂伸侧多处红斑、丘疹伴脱屑、瘙痒2a余。曾多次就医诊断不明,患处皮损取活检做病理检查倾向于"银屑病"但疗效不佳。刮取皮屑镜检见真菌菌丝,小培养见葡萄串状小分生孢子及螺旋菌丝,尿素酶试验阳性,毛发穿孔试验阳性,鉴定为须癣毛癣菌。经内服特比萘芬和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28d后皮损消退,复查真菌阴性。
刘艳冉玉平张瑞峰万慧颖代亚玲曹泸丹王琳
关键词:体癣须癣毛癣菌特比萘芬
家兔饲养者两侧面颌部的难辨认癣1例被引量:6
2010年
患者女,33岁。两侧面颌红斑瘙痒1年余。曾外用多种糖皮质激素霜治疗无效。刮取皮屑镜检见大量真菌菌丝,培养见棒形分隔大分生孢子、葡萄串状小分生孢子。尿素酶实验阳性、毛发穿孔实验阳性,鉴定为须癣毛癣菌。经内服特比萘芬胶囊和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28天后皮损消退。复查真菌阴性。
张瑞峰冉玉平代亚玲
关键词:难辨认癣须癣毛癣菌
麻风图谱
2010年
患者男,41岁。因全身起红斑1年多,于2008年4月23日就诊于我科。2007年3月无明显诱因面部突然出现红斑,逐渐波及躯干、四肢,无瘙痒及疼痛感,皮损持续不消退。在多家医院就诊均诊断为“皮炎”等予以抗过敏治疗,无明显疗效,皮损面积扩大,数目增多。既往无其他传染病史,无麻风病家族史及接触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面部、躯干、四肢共有9个指头至银币大小的红斑及浸润性斑块,边界清楚,部分呈环状,边缘隆起,中央凹陷,环状皮损中央皮肤干燥,无汗,毳毛消失,躯干部分皮损触、压、冷、温、痛觉略有减退,个别皮损表面有少许鳞屑,无糜烂、渗出。
林新瑜冉玉平张瑞峰万慧颖
关键词:麻风病皮损面积抗过敏治疗皮肤科检查躯干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