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满成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疟疾
  • 3篇中华按蚊
  • 3篇三带喙库蚊
  • 3篇蚊帐
  • 3篇浸泡蚊帐
  • 3篇库蚊
  • 3篇按蚊
  • 2篇氯氰菊酯
  • 2篇菊酯
  • 2篇二氯苯醚菊酯
  • 2篇采石场
  • 1篇阳性
  • 1篇侦查
  • 1篇疟疾监测
  • 1篇种团
  • 1篇蚊虫
  • 1篇蚊媒
  • 1篇携带率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机构

  • 8篇广东省寄生虫...
  • 1篇海南省卫生防...

作者

  • 8篇张满成
  • 4篇吴旭光
  • 4篇李祖资
  • 4篇潘波
  • 3篇周洁娴
  • 3篇黄祺林
  • 1篇陈文江

传媒

  • 3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寄生虫与医学...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年份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8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氯氰菊酯浸泡蚊帐对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的毒效试验
1992年
普通棉纱蚊帐浸泡0.24mol/L(10%)氯氰菊酯EC,60mgai/m^2。实验室的残效生物测试,对中华按蚊的毒杀死亡率达50.0%可维持14个月;在广州市近郊的番禺县大石镇洛溪村,以牛作诱饵,进行实验小屋试验,氯氰菊酯浸泡蚊帐后1年内对中华按蚊的平均毒杀死亡率为54.2%,其中窗阱死亡率为45.2%,吸血率为3.1%,对三带喙库蚊的平均毒杀死亡率54.2%,其中窗阱死亡率为43.4%,吸血率为1.1%,同时有增加窗阱逃入率的作用,对中华按蚊为30.1%,而对三带喙库蚊不很明显。在蚊帐穿孔条件下,即蚊帐穿孔的孔大小为10cm×10cm,所有孔的面积之和占蚊帐面积的5%,浸泡蚊帐后8个月内对中华按蚊的死亡率为35.8~76.1%,对三带喙库蚊的死亡率为53.5~64.2%,且可降低吸血率,中华按蚊为23.2%,三带喙库蚊为46.8%。研究结果表明氯氰菊酯浸泡蚊帐具有毒杀、接触兴奋驱避和降低吸血率的作用,但未见有明显减少飞入屋内蚊虫数量的拒虫作用。
潘波李祖资吴旭光张满成
关键词:氯氰菊酯蚊帐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
海南岛南桥乡疟疾监测研究被引量:1
1989年
目前,疟疾流行病学监测的内容包括对所有发热病人进行过筛和血片镜检,建立病例侦查系统,对阳性病例治疗、流行病学调查和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我们于1981-1985年在海南岛南桥乡开展疟疾监测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林明和陈文江邓吉令马汉彩陈尚春沉美武张满成曹光兴
关键词:疟疾监测流行病学监测发热病人阳性侦查
1983年深圳市疟疾暴发流行情况调查被引量:1
1989年
深圳市建设特区,大量人口流动,外地传染源输入,发生间日疟暴发流行,疟疾发病率由1979年的0.22(?)升至1983年的114.3(?)。检查5种人群血液1451人,平均带虫率10.3%,平均配子体阳性率3.3%。调查4种人群病史4486人,当年1~6月疟史率10.07%。外来人口,特别是种菜工人和打石工人的疟史率和带虫率明显高于当地居民。该市有当地人口37余万,外地人口13余万,疟疾流行较重和受波及的地区有7~10万人口,预计1983年实际发病率高于疫情报告发病率。在民工住棚捕获5种按蚊共1619只,其中中华按蚊种团占99%。解剖该蚊323只,子孢子阳性率0.93%,是当地的主要传疟媒介,媒介能量1.44。后来证明,当地存在嗜人按蚊且发现唾腺阳性感染。
黄祺林周洁娴张满成谢晋卿陈贤忠钟健明陈振辉
关键词:疟疾携带率
二氯苯醚菊酯浸泡蚊帐防制蚊虫的实验小屋试验被引量:5
1994年
棉纱蚊帐浸泡二氯苯醚菊酯500mgai/m2在实验小屋试验,浸帐后1年内对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的平均毒杀死亡率分别为78.9%和80.2%,吸血率为0.27%和0.23%,在蚊帐穿孔条件下,即蚊帐每个穿孔的面积为10×10cm,所有孔的面积之和占蚊帐面积的5%,浸帐后7个月内对中华接蚊和三带喙库蚊的平均死亡率为84.5%和94.5%,且可降低吸血率,中华按蚊为44.9%,三带喙库蚊为66.9%。同时发现二氯苯醚菊酯浸帐有明显阻止蚊虫飞入屋内的现象,阻止入屋率,中华按蚊77.4%,三带喙库蚊76.7%;而以溴氰菊酯25mgai/m2浸帐作比较则无此现象。研究结果证明,二氯苯醚菊酯浸泡蚊帐具有毒杀、接触兴奋驱避和降低吸血率及阻止蚊虫入屋的作用。
潘波李祖资吴旭光张满成李明馨
关键词:二氯苯醚菊酯防制
二氯苯醚菊酯浸泡大孔网织物对蚊媒的毒效试验
1995年
二氯苯醚菊酯500mgai/m ̄2浸泡PVC网(孔径为0.4cm×1.0cm)和棉纱网(孔径为0.3cm×0.5cm)在实验室的特效生物测试结果显示,浸后17个月内对中华按蚊的毒杀平均死亡率分别为92.1%和87.9%。上述两种网分别在实验小屋悬挂窗、门和窗阱出口处对蚊媒的毒效显示,PVC网浸后2~219d对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的平均死亡率分别为80.4%和73.7%,减少两种蚊媒吸血率约10%,有明显的阻止蚊虫侵入小屋内的作用,减少两种蚊媒入屋率分别为63.2%和70.4%;棉纱网浸后1~219d对上述两种蚊媒的平均死亡率分别为70.5%和73.9%,减少吸血率约15%,减少两种蚊媒入屋率分别为79.3%和65.3%。若浸药网只挂于蚊入口处窗和门上,而不挂于窗阶出口处时,对该两种蚊媒的死亡率较低约为20%,但仍可见减少蚊虫入屋率约65%。试验结果表明:无论PVC网还是棉纱网,只要孔径适宜,浸泡二氯苯醚菊酯后对蚊媒均有毒杀、兴奋驱避、减少吸血率和明显阻止蚊虫侵入屋内的作用。
潘波吴旭光李祖资张满成
关键词:二氯苯醚菊酯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
广东省宝安县山区采石场的疟疾传播强度被引量:8
1992年
广东省宝安县樟树布采石场位于群山环绕的山坳。工棚孤立,工棚周围2—3km范围内没有居民点和家畜。常住外来民工20余人。在疟疾流行高峰季节6、7、8月,嗜人按蚊占捕获按蚊总数87.7%(1059/1207),叮人率分别为10.9、24.88、8.71只。子孢子阳性率0.54%(3/554),平均日存活率0.803,叮人习性0.476。民工带虫率45.5%(10/22),配子体阳性率13.6%(3/22)、1—2个月内疟史率50%(11/22),均为间日疟。用3种方法计算的昆虫学接种率平均分别为0.084、0.665、0.215;或者说在工棚平均居住1.5-11.9d,短者1.1d,长者21.3d,就可能感染疟疾。 根据对采石场工人感染疟疾的发病时间分析,以第一种方法计算的昆虫学接种率结果比较接近实际情况。定期监测昆虫学接种率的有关参数及其数量变化,可以预测疟疾流行趋势和发病水平。
黄祺林周洁娴张满成谢晋卿
关键词:疟疾采石场
氯氰菊酯浸泡蚊帐对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的毒效试验被引量:1
1993年
普通棉纱蚊帐浸泡10%氯氰菊酯EC,浓度为60mg a.i/m^2。实验室的残效生物测试,对中华按蚊的毒杀率达50.0%以上,可维持14个月;在广州市近郊的番禺县大石镇洛溪村,以牛作诱饵,进行实验小屋试验,氯氰菊酯浸泡蚊帐后1年内对中华按蚊的平均毒杀率为54.2%,其中窗阱死亡率为45.2%,吸血率为3.1%;对三带喙库蚊的平均杀灭率54.2%,其中窗阱死亡率为43.4%,吸血率为1.1%。同时有增加窗阱逃入率的作用,对中华按蚊为30.1%,而对三带喙库蚊不很明显。在蚊帐穿孔(10×10cm)条件下,所有孔的面积之和占蚊帐面积的5%,浸泡蚊帐后8个月内对中华按蚊的杀灭率为35.8~76.1%。对三带喙库蚊的杀灭率为53.5~64.2%;且可降低吸血率,中华按蚊为23.2%,三带喙库蚊为46.8%。研究结果表明:氯氰菊酯浸泡蚊帐具有毒杀、接触兴奋驱避和降低吸血率的作用,但未见有明显减少飞入屋内蚊虫数量的拒虫作用。
潘波李祖资吴旭光张满成
关键词:氯氰菊酯蚊帐中华按蚊库蚊
全文增补中
广东省宝安县山区采石场疟疾传播强度观察
1991年
在外来人口居住的山区孤立采石场工棚,民工带虫率45.5%、配子体阳性率13.6%、1~2个月内疟史率50%,均为间日疟。嗜人按蚊占按蚊总数87.7%、平均叮人率15.57只、子孢子阳性率0.54%。用三种方法计算的昆虫学接种率A、B、C分别平均为0.084、0.665、0.215;或者说在工棚平均居住1.5~11.9d,短者1.1d,长者21.3d就可能感染疟疾。这是当前外地人口进入山区时而发生疟疾局部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
黄祺林周洁娴张满成谢晋卿
关键词:疟疾媒介能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