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7篇肿瘤
  • 7篇鳞状
  • 7篇鳞状细胞
  • 7篇基因
  • 6篇细胞癌
  • 6篇鳞状细胞癌
  • 5篇微切割
  • 5篇显微切割
  • 4篇染色
  • 4篇肿瘤进展
  • 3篇杂合性
  • 3篇杂合性丢失
  • 3篇食管
  • 3篇食管鳞状
  • 3篇食管鳞状细胞...
  • 3篇前列腺
  • 3篇前列腺癌
  • 3篇染色体
  • 3篇腺癌

机构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太原市第二人...
  • 7篇山西省肿瘤医...
  • 7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张海峰
  • 10篇李光
  • 6篇徐妙生
  • 5篇王全红
  • 3篇王军梅
  • 3篇路喜安
  • 2篇南欣荣
  • 1篇李瑞芳
  • 1篇孙亚非

传媒

  • 5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膀胱癌演变过程中等位基因缺失研究(英文)
2008年
目的探讨膀胱癌克隆演变(clonal evolution)过程中遗传学机制。方法分别利用4个位于染色体9p21区和17p13区上的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物分析18例膀胱癌病人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中等位基因的缺失或保留方式。利用显微切割技术在保存的石蜡包埋组织中获取基因组DNA。结果在原发癌和转移灶中总的等位基因缺失频率分别为78%(14/18)和89%(16/18);原发癌和转移灶在各位点D9S161的缺失频率为86%和100%,D9S171为67%和67%,IFNA71%和71%,TP5380%和80%。在18病例中,16例(89%)在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中所有位点均表现为相同的等位基因缺失或保留模式,而另外2例(11%)则显示不一致的等位基因缺失。这2例原发癌表现为等位基因保留而在相应转移灶则为缺失。结论膀胱癌在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遗传组成上有相当一致性;当转移癌的原发癌不能确定来源时,位点D9S161,D9S171,IFNA和TP53的杂合性缺失可能作为膀胱癌的标志物。
李光张海峰路喜安
关键词:膀胱癌显微切割肿瘤进展
颅内囊状动脉瘤的组织病理观察与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颅内囊状动脉瘤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和发生规律。方法采用特殊染色(包括弹力纤维和肌纤维等)和免疫组化标记方法对18例颅内囊状动脉瘤组织细胞变化进行镜下观察和分析。结果100%(18/18)囊状动脉瘤均发生弹力板断裂;中膜(如平滑肌成分)缺如可见于25%(2/8)大动脉动脉瘤和70%(7/10)中小动脉瘤。结论囊状动脉瘤组织学的最基本改变为弹力板断裂,中膜缺如多见于中小动脉瘤。
张海峰李光路喜安
关键词:颅内囊状动脉瘤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
前列腺癌等位基因失衡(英文)
2008年
目的了解前列腺癌克隆演变(clonal evolution)过程中遗传学机制。方法采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从保存的石蜡包埋组织中获取基因组DNA;利用6个位于染色体8p12-21、8p22、17q21上的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对25例患者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中等位基因的缺失或保留进行分析。结果在24例可供信息的病例中,14例(58%)在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中所有位点均表现为相同的等位基因缺失或保留模式,而另外10例(42%)则显示不一致的等位基因缺失。这10例中有5例原发癌表现为等位基因保留而在相应转移灶则为缺失,另外5例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位点表现为原发癌等位基因缺失而在相应转移灶保留。结论前列腺癌在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遗传组成上的差异可能与其内在异质性、整体遗传不稳定性及克隆差异有关。
张海峰李光路喜安
关键词:前列腺癌显微切割
早期上颌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途径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早期上颌鳞癌常出现颈部淋巴结隐匿性转移。早期上颌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通过颊部淋巴结转移至颌下淋巴结,另一条是直接转移至咽后淋巴结。早期上颌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有肿瘤病理分级、肿瘤T分期及浸润深度(DOI)、神经浸润(PNI)、淋巴血管浸润(LVI)、肿瘤间质比(TSR)及肿瘤出芽等。肿瘤分化程度越低、T分期越高、DOI及TSR越大,早期上颌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越高;当上颌鳞癌患者并发PNI、LVI时,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越高;肿瘤出芽是早期上颌鳞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
赵佳雄南欣荣张海峰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淋巴结转移鳞状细胞癌
脑膜黑色素细胞瘤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04年
孙亚非张海峰王全红
关键词:脑膜黑色素细胞瘤文献复习病理检查
食管鳞状细胞癌染色体13q12-13杂合性丢失
2005年
目的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在13号染色体长臂1213区(13q1213)上的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LOH),以期寻找13q1213区上可能存在的与ESCC有关肿瘤抑制基因(TSG)的缺失区域。方法用8个位于13q1213区的微卫星标志物,对56例ESCC患者进行PCRLOH分析,56例ESCC患者包括34例有上消化道癌家族史,22例无上消化道癌家族史。结果56例ESCC患者中,48例(86%)显示一个或更多位点LOH;并发现一个LOH高频率区,位于位点D13S267和D13S219之间,物理距离仅有2.83Mb;在位点D13S1242有上消化道癌家族史组LOH为68%,明显高于无上消化道癌家族史组的18%,(P=0.003);在位点D13S289有上消化道癌家族史组LOH为82%,明显高于无上消化道癌家族史组的31%(P=0.008),有显著意义。结论研究提示染色体13q1213的LOH可能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染色体13q1213区上,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与ESCC发生发展有关肿瘤抑制基因(TSG)。
李光张海峰王军梅徐妙生王全红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杂合性丢失肿瘤抑制基因
膀胱癌等位基因缺失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了解膀胱癌克隆演变(clonal evolution)过程中的遗传学机制。方法分别利用4个位于染色体9p21区和17p13区上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物,分析了18位膀胱癌病人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中等位基因的缺失或保留方式。利用显微切割技术在保存的石蜡包埋组织中获取基因组DNA。结果在原发癌和转移灶中总的等位基因缺失频率均为89%(16/18),而在原发癌中D9S161的缺失频率为86%,D9S171为67%,IFNA71%,TP5380%;在转移灶中各位点缺失频率分别为100%(D9S161),67%(D9S171),71%(IFNA),80%(TP53)。18例病例中,16例(89%)在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中所有位点均表现为相同的等位基因缺失或保留模式,而另外2例(11%)则显示不一致的等位基因缺失。这2例在原发癌灶表现为等位基因保留而在相应转移灶则为缺失。结论膀胱癌在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遗传组成上有相当一致性;当转移癌的原发癌不能确定来源时,这些位点的杂合性缺失(LOH)可作为膀胱癌的标志物。
李光张海峰徐妙生王全红
关键词:膀胱癌显微切割肿瘤进展
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核的形态定量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测定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m,CIN)细胞核面积、周长、直径、圆度、长短轴比五项参数的变化及其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按照宫颈癌及CIN的不同分级进行分组,应用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实验组及对照组中细胞核的上述五项参数,统计分析各组间的差异。结果CIN各组及宫颈癌各组的细胞核面积、周长、直径、圆度四项参数均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长短轴比无显著差异。实验组中,CINⅠ级、Ⅱ级间,核面积、周长和直径三项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宫颈癌三个分级间,其细胞核周长和直径在Ⅰ、Ⅱ级间,Ⅱ、Ⅲ级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核面积级圆度在Ⅱ、Ⅲ级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细胞核面积、周长、直径及圆度在宫颈癌及CIN时都有显著增大。这些参数对宫颈癌及CIN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CINⅢ级是真正的癌前病变,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李光张海峰王军梅徐妙生王全红
关键词:宫颈肿瘤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miR-204-5p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生物活性和Fas、Ki67基因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miR-204-5p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生物活性及Fas、Ki67基因的作用机制。方法把miR-204-5p mimic和miR-204-5p NC转染至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细胞分为:空白组、NC组和miR-204-5p组,比较3组细胞中miR-204-5p mRNA表达;用CCK-8检测3组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能力;用Transwell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能力;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Fas蛋白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iR-204-5p m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中表达显著降低(P<0.05);转染后的miR-204-5p组中miR-204-5p mRNA明显升高(P<0.05)。增殖能力比较显示,空白组和NC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没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与空白组、NC组相比,miR-204-5p组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5)。侵袭能力比较显示,空白组和NC组细胞的侵袭数量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miR-204-5p组与空白组、NC组相比较细胞的侵袭数目显著减少(P<0.05)。凋亡能力比较显示,空白组和NC组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CAL27凋亡率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和空白组、NC组相比较,miR-204-5p组细胞的凋亡能力显著增加(P<0.05)。空白组和NC组中Fas和Ki67蛋白表达没有显著差异(P>0.05);和空白组、NC组相比较,miR-204-5p组中Fas蛋白表达显著升高,Ki67蛋白表达得到明显抑制(P<0.05)。结论miR-204-5p可有效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增殖和侵袭,促进其凋亡;对Fas基因的表达有促进作用,同时抑制了Ki67的表达,进而发挥改善口腔鳞状细胞癌生物学活性的作用。
华永晴南欣荣张海峰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生物活性KI67
下颌牙龈鳞状细胞癌骨侵犯及浸润深度评估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浸润深度是第八版口腔癌TNM分类分期中新增的指标,下颌牙龈鳞状细胞癌(lower gingiv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GSCC)骨侵犯及浸润深度的诊断目前尚无标准化的评估方法。LGSCC骨浸润深度的评估不仅为手术切缘提供参考,更决定了手术方式的选择,也是预测颈淋巴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目前LGSCC骨侵犯及浸润深度主要的评估方法有X线、MRI、多种CT及病理学检查等。本文对LGSCC骨侵犯及浸润深度的评估方法及效果进行概述,并分析其优点及不足,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任晓彦南欣荣李瑞芳闫星泉张海峰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