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峰

作品数:46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专利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5篇引物
  • 20篇组合物
  • 17篇病菌
  • 15篇扩增
  • 15篇环介导等温扩...
  • 12篇稻瘟
  • 12篇稻瘟病
  • 12篇稻瘟病菌
  • 12篇瘟病
  • 10篇特异
  • 10篇特异性
  • 9篇镰孢
  • 9篇靶标
  • 8篇序列特异性
  • 7篇镰孢菌
  • 7篇大豆
  • 6篇蛋白
  • 6篇侵染
  • 6篇检疫
  • 6篇高灵敏

机构

  • 46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江苏省出入境...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江苏出入境检...
  • 1篇连云港出入境...

作者

  • 46篇张海峰
  • 40篇郑小波
  • 31篇王源超
  • 19篇张正光
  • 11篇陆辰晨
  • 10篇沈浩
  • 9篇田擎
  • 9篇戴婷婷
  • 5篇曾丹丹
  • 4篇王帅帅
  • 3篇王健生
  • 2篇窦道龙
  • 2篇赵倩
  • 2篇吴翠萍
  • 2篇沈丹宇
  • 1篇吴新华
  • 1篇张幸
  • 1篇王元兴
  • 1篇蔡令波
  • 1篇刘凯悦

传媒

  • 6篇植物病理学报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0篇2016
  • 10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4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方法检测大豆根腐病的引物探针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方法检测终极腐霉的引物探针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该引物探针组合物由正向引物PuRPA‑F、反向引物PuRPA‑R和探针PuProbe组成,所述的正向引物PuRPA‑F具有如SEQ I...
窦道龙沈丹宇张正光张海峰逯欣宇
文献传递
冬生疫霉(Phytophthora hibernalis)的快速分子检测被引量:11
2008年
由冬生疫霉(Phytophthora hibernalis)引起的疫病是一类植物检疫性病害。为建立该病原菌的快速检测技术,本文比较分析了冬生疫霉和其它疫霉的ITS序列,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对检测冬生疫霉的特异性引物751F/752R,该对引物从冬生疫霉中扩增得到一条616 bp的条带,而其它19种疫霉和其它真菌菌株均无扩增条带,表明该对引物对冬生疫霉具有特异性。在25μL PCR反应体系中,引物751F/752R检测灵敏度为10 fg基因组DNA;而以卵菌ITS区通用引物ITS1/ITS4和751F/752R进行套式PCR扩增,能够检测到10 ag的基因组DNA,使检测灵敏度提高了1 000倍。该检测体系对灭菌水中游动孢子的检测灵敏度可达0.5个游动孢子。结合快速碱裂解法提取发病组织的DNA,采用该PCR检测技术,在1个工作日内即可从人工接种发病的植物组织中特异性的检测到该病原菌。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可用于冬生疫霉的快速分子检测。
张海峰任众刘翔张正光王源超吴新华郑小波
关键词:分子检测PCR
一种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方法检测稻曲病菌的引物、探针和试剂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方法检测稻曲病菌的引物、探针和试剂盒,该引物对包含如SEQ ID NO.1所示正向引物F‑primer和如SEQ ID NO.2所示的反向引物R‑primer;该探针Probe的序列如...
张海峰奚佳诚杨静张正光郑小波杨志香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禾谷镰孢菌的方法及引物组合物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禾谷镰孢菌的方法及引物组合物。用于检测大豆禾谷镰孢菌的LAMP引物组合物,由SEQ ID NO.2所示的正向内引物FIP、SEQ ID NO.3所示的反向内引物BIP、SEQ ID ...
郑小波陆辰晨王源超张海峰
文献传递
源于稻瘟病菌的效应子蛋白MoErs1及其编码基因与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来源于稻瘟病菌的效应子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该蛋白是具有序列表中的SEQ ID No.1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编码该蛋白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的SEQ ID No.2所示。实验证明,该蛋白编码基因的敲除...
张正光刘木星郑小波张海峰刘昕宇杨志香
文献传递
大豆茎褐腐病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技术的建立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应用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建立基于颜色判定的简便、快速和灵敏的大豆茎褐腐病菌[Phialophora gregata f.sp.sojae(PGS)]检测方法。[方法]利用LAMP技术,以ITS为靶序列,设计了4条特异性的LAMP引物和2条环引物,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检测大豆茎褐腐病菌的LAMP体系。[结果]整个检测过程仅需1 h就可通过肉眼直接目测试验结果。在等温条件下(64℃)进行核酸扩增反应1 h,在扩增前加入染料HNB(羟基萘酚蓝)作为反应指示剂,根据HNB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PGS的存在与否。特异性试验中,大豆茎褐腐病菌菌株DNA扩增后HNB呈天蓝色的阳性反应,而在其他大豆常见病害的供试菌株中均呈紫色的阴性反应。在灵敏度试验中,ITS-LAMP技术最低检测限为10 pg·μL-1,对于进口大豆残体样本中PGS的检测灵敏度为每10 g大豆植株残体50个孢子。[结论]该方法的建立为检疫性病害大豆茎褐腐病菌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符合我国口岸对大豆茎褐腐病菌快速检测的迫切需要。
吴旭东陆辰晨沈浩吴翠萍张海峰王源超郑小波
关键词:环介导等温扩增ITS
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黑白轮枝菌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黑白轮枝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能够危害苜蓿等多种作物,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病原真菌。我们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建立基于颜色判定的简单、快速和灵敏的黑白轮枝菌检测方法。[方法]基于LAMP技术,通过比对分析黑白轮枝菌与其相似种不同靶标序列间的差异,选取Tub(β-tublin,编码β-微管蛋白)基因作为靶标基因,设计并筛选了4条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LAMP引物和1条环引物,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检测黑白轮枝菌的LAMP体系,并进行特异性、灵敏度试验及田间发病组织的检测。该方法在62℃等温条件下进行核酸扩增反应70 min,扩增前加入染料HNB(羟基萘酚蓝),反应后根据染料颜色变化判定扩增结果。[结果]特异性试验中,仅黑白轮枝菌菌株DNA扩增后呈天蓝色的阳性反应,而在其他真菌的供试菌株中均呈紫色的阴性反应。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 pg·μL^(-1)。Tub-LAMP技术能够检测出发病苜蓿植物组织中的目标菌,在采自新疆的7份疑似样本中检测到3份阳性。在土壤中人工添加孢子的试验中,Tub-LAMP技术能够从每0.25 g土壤含有10个孢子和每10 g苜蓿种子含有50个孢子中检测出该病菌。[结论]该方法的建立为黑白轮枝菌的检疫及其所致病害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技术。
田擎曾丹丹李彬张海峰王源超郑小波
关键词:环介导等温扩增
一种检测平头炭疽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引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平头炭疽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引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的引物组合物由SEQ ID NO.2所示的正向外引物Rpb1‑F3,SEQ ID NO.3所示的反向外引物Rpb1‑B3,SEQ ID NO.4所示的...
郑小波田擎陆辰晨王帅帅张海峰王源超
文献传递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木贼镰孢菌的方法和引物组合物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木贼镰孢菌的方法和引物组合物。用于检测大豆木贼镰孢菌的LAMP引物组合物,由SEQ ID NO.2所示的正向内引物FIP、SEQ ID NO.3所示的反向内引物BIP、SEQ ID ...
郑小波陆辰晨王源超张海峰
文献传递
稻瘟病菌G蛋白及MAPK信号途径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
稻瘟病菌引起的稻瘟病是世界水稻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该病害严重限制和威胁全球的水稻生产。生产上人们广泛地选育抗病品种防治此病,但由于该病原菌的致病性易变,新的致病小种的产生容易导致新选育的抗病品种失去利用价值。因此...
张海峰
关键词:稻瘟病菌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环腺苷酸MAPK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