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治元

作品数:48 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主题

  • 25篇细胞
  • 21篇干细胞
  • 20篇神经干
  • 20篇神经干细胞
  • 11篇手术
  • 10篇分化
  • 9篇肿瘤
  • 8篇手术治疗
  • 7篇神经元
  • 7篇松果体
  • 7篇松果体区肿瘤
  • 7篇显微手术
  • 7篇SVZA
  • 6篇血管
  • 6篇神经元分化
  • 6篇外科
  • 6篇显微手术治疗
  • 6篇基因
  • 5篇室管膜前下区
  • 5篇小鼠

机构

  • 26篇南京军区南京...
  • 2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兰州市第二人...
  • 1篇解放军171...

作者

  • 48篇张治元
  • 23篇杨辉
  • 18篇王汉东
  • 15篇刘仕勇
  • 14篇樊友武
  • 12篇何家全
  • 12篇邱克军
  • 10篇杭春华
  • 10篇成惠林
  • 9篇宋业纯
  • 9篇史继新
  • 5篇吴伟
  • 4篇潘云曦
  • 4篇胡志刚
  • 4篇印红霞
  • 4篇孙康健
  • 4篇王彬
  • 4篇高方友
  • 4篇刘翔宇
  • 2篇唐勇

传媒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中国微侵袭神...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首届中国中青...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医学会神...

年份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松果体区肿瘤导致脑积水的处理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松果体区肿瘤脑积水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松果体区肿瘤脑积水的处理。结果术前行脑室外引流1例,脑室-腹腔分流术2例;术中行侧脑室-枕大池分流35例,未作处理15例,行侧脑室外引流3例;术后因脑积水不能缓解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2例。结论术中行脑室-枕大池分流术对大多数松果体区肿瘤脑积水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张治元王汉东史继新杭春华成惠林樊友武潘云曦孙康健
关键词:松果体区肿瘤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
小儿脑瘫与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被引量:6
2005年
张治元杨辉
关键词:小儿脑瘫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产伤语言功能障碍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早期诊断策略
2012年
目的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是一种缓慢进展的脊髓血管性疾病,临床表现无特殊性,容易误诊。现分析3例得到早期诊断病例的资料,以期制定SDAVF早期诊断的策略。方法对近年来得到早期诊断的3例SDAVF患者诊断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特征、诊断程序及内容。结果3例SDAVF患者均表现为双下肢无力或麻木,运动后加重等特点。磁共振检查出现脊髓周边血管流空影及局部脊髓水肿均高度提示SDAVF,均通过DSA获得确诊。结论对于临床表现疑似SDAVF患者,脊髓MRI扫描和进一步的DSA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提高治疗效果。
成惠林吴伟张治元励宁许晓宇
关键词:脊髓血管畸形硬脊膜动静脉瘘
SVZ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Bmp4启动子活性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室管膜下层 (Subventricularzone ,SVZ)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Bmp4启动子活性分析及其与神经元分化的关系。方法 在构建Bmp4启动子———红色荧光蛋白报告载体基础上转染SVZ神经干细胞 ,动态地观察报告基因在SVZ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 ,并进行显微计数和神经元标志物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SVZ神经干细胞贴壁分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Bmp4启动子活性 ,48h阳性率达到 8.6%,且明显高于皮层神经干细胞。SVZ神经干细胞的Bmp4启动子活性与神经元分化高度正相关 (r =0 .80 5 ,P <0 .0 5 ) ,皮层神经元分化与Bmp4启动子活性相关不明显。结论 采用启动子活体荧光标记 ,能够较好地反映正常情况下内在蛋白的表达情况 ;Bmp4启动子活性与SVZ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高度相关 。
刘仕勇杨辉张治元宋业纯邱克军
关键词:室管膜下层骨形成蛋白红色荧光蛋白
BMP2在SVZa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中的作用被引量:15
2003年
目的 研究BMP2在室管膜前下区 (SVZa)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中的作用 ,提高SVZa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SVZa神经干细胞 ,以不同浓度的BMP2诱导SVZa神经干细胞 ,采用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仪技术 ,检测SVZa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结果 BMP2浓度为 1~ 10ng ml时SVZa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均高于 0ng ml ,10ng ml时达到最高峰 ,2 0~ 10 0ng ml时SVZa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亦高于 0ng ml,但呈下降趋势。结论 BMP2可以促进SVZa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 。
张治元杨辉刘仕勇何家全王彬张可成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BMP2SVZA分化神经元
钻孔引流治疗儿童创伤性单侧后颅窝硬膜外液态血肿(30例报告)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讨钻孔引流儿童创伤性单侧后颅窝硬膜外液态血肿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 对2001年1月~2014年1月采用钻孔引流的30例儿童创伤性单侧后颅凹硬膜外液态血肿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局麻(1%盐酸利多卡因)加基础麻醉(异丙酚)下,在血肿最厚处钻孔(直径1.0cm),吸除大部分液态血肿,放置引流管,引流24~48h。结果 本组30例中25例全部清除,5例清除90%左右,手术时间约30min。术后患者临床症状迅速改善,无严重后遗症发生。全部治愈出院,平均住院7d。结论 钻孔引流治疗儿童创伤性单侧后颅凹硬膜外液态血肿是一种创伤小、安全、快速、有效的手术方法。
吴明余任喜李佳张治元
关键词:硬膜外血肿引流后颅窝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张治元
人胚胎脑皮质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及扩增特征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从10 ̄12周胎龄人流产胚胎脑皮质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的生长特性。方法:实验于2005-02/12在新桥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完成。实验对象为孕10 ̄12周流产的人胚胎脑皮质细胞,细胞的获取严格遵守医学伦理道德并得到医院许可。取胎龄10 ̄12周的流产胚胎皮质,吸管反复吹打机械分离制成单细胞悬液,使用DMEM/F12(1∶1)加B27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同时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均为20μg/L)以及白血病抑制因子(10μg/L)。连续传代培养,用有限稀释法观察神经干细胞的单细胞克隆情况。将部分经单细胞克隆扩增的细胞克隆种植于预先置有多聚赖氨酸涂布盖玻片的24孔培养板内,并加入新鲜培养基(体积分数为0.05的胎牛血清+DMEM/F12),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检测Nestin抗原和分化后特异性成熟神经细胞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①从人胚胎脑皮质分离得到的纯化的单个细胞可以增殖形成细胞克隆,即使在培养基中使用各种细胞因子而不使用胎牛血清,部分细胞团块也会贴壁。②经单细胞克隆方式扩增而来的细胞克隆在胎牛血清诱导分化及多聚赖氨酸辅助贴壁作用数小时后观察细胞已贴壁。③从皮质分离的细胞群保持着未分化状态,能够自我更新以及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其生长需多种细胞因子的联合刺激。结论:从10 ̄12周胎龄人流产胚胎脑皮质分离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证实是神经干细胞。不论刺激因子及血清的有无,神经干细胞一旦贴壁就会启动其分化程序,而不再保持其干细胞特征,因此悬浮生长状态是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生长的一种特性。
王彬杨辉张治元安宁吕胜青
关键词:干细胞细胞分离细胞分化
头皮血管畸形2例报告
2013年
头皮血管畸形是一类发生于颈外血管系统的血管畸形,其发病率低,临床治疗复杂,术后易复发。我科收治2例复杂的头皮血管畸形患者,1例栓塞后行外科手术治疗,1例单纯手术切除,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刘凯吴琪魏进旺张鑫樊友武张治元
关键词:血管畸形头皮
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入路选择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颅咽管瘤的临床资料。显微手术采用改良翼点入路93例,经鼻蝶入路8例,经纵裂-胼胝体-穹隆间入路4例,经皮质侧脑室入路3例,额下入路3例,颞下入路2例,额下+改良翼点联合入路2例,双侧额下入路1例。结果肿瘤全切除76例,次全切除30例,大部分切除10例。随访81例,时间1~60个月,平均42.3个月。GOS5分68例,4分5例,3分5例,1分3例。肿瘤复发18例。结论显微手术全切颅咽管瘤效果良好,改良翼点入路适用于大多数病人,充分利用颈内动脉分叉间隙有利于全切除肿瘤。应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及病人一般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
张治元王汉东史继新杭春华成惠林印红霞
关键词:颅咽管瘤下丘脑显微手术入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