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毓婷

作品数:20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基因
  • 10篇闽楠
  • 9篇植物
  • 7篇蛋白
  • 7篇植物分子
  • 7篇植物分子生物...
  • 5篇植株
  • 5篇农杆菌
  • 5篇农杆菌介导
  • 5篇农杆菌介导法
  • 5篇根癌
  • 5篇根癌农杆菌
  • 5篇根癌农杆菌介...
  • 5篇根癌农杆菌介...
  • 3篇毛竹
  • 2篇烟草
  • 2篇烟草植株
  • 2篇育种
  • 2篇拟南芥
  • 2篇种子

机构

  • 19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丽水职业技术...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庆元县实验林...

作者

  • 19篇张毓婷
  • 13篇童再康
  • 12篇张俊红
  • 2篇王敏华
  • 2篇丁明全
  • 2篇戎均康
  • 2篇汤定钦
  • 2篇王洋
  • 1篇周明兵
  • 1篇徐鹏飞
  • 1篇陈爱群
  • 1篇杨艳红
  • 1篇陈家栋
  • 1篇陈云

传媒

  • 2篇林业科学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技通讯
  • 1篇遗传
  • 1篇园艺学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6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闽楠PLR基因家族鉴定及响应激素的表达分析
2022年
【目的】解析闽楠Phoebe bournei木脂素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Pinoresinol-lariciresinol reductase (PLR)特征及不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探索闽楠PLR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闽楠基因组中的PLR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基因结构、保守基序、染色体定位、系统进化、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和激素响应。【结果】从闽楠全基因组内共鉴定出8个闽楠PLR (PbPLR)成员,不均匀地分布于第1、2、5和10号染色体。系统进化分析表明:PbPLR功能可能与底物立体选择性有关。启动子元件分析发现:PbPLRs启动子区域存在脱落酸、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等激素响应元件;基因表达分析表明:PbPLRs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和激素响应特征,其中PbPLRs基因在根中表达量最高,其次茎,叶中表达量较低;3种激素处理时,PbPLR2表达诱导最强。【结论】从闽楠基因组中鉴定出的8个PbPLRs基因,其基因特征和不同成员可能具有不同催化酶立体选择性,成员表达模式多样化,可能受多种激素诱导,具有组织特异性。图6表2参25。
王倩清张毓婷张俊红刘慧童再康
关键词:闽楠系统进化激素处理
闽楠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与核心种质库构建
2024年
【目的】基于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珍稀濒危保护树种闽楠群体的遗传结构,构建核心种质资源库,为种质资源的科学管理、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33对多态性SSR引物,分析来自福建、江西、湖南、浙江、广西5省(区)27个种源地218个闽楠家系425份种质资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应用DateTrans1.0联合Popgene32软件计算观测等位基因数(N_(a))、有效等位基因数(N_(e))、观测杂合度(H_(o))、期望杂合度(H_(e))、Shannon信息指数(I)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运用STRUCTURE 2.3.4软件对9个闽楠群体进行遗传类群划分。采用最小距离逐步取样法构建核心种质库,通过对相关遗传参数的t检验验证核心种质库的有效性。【结果】依据种质来源地的地理分布,218个家系可分成9个群体;种质资源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_(e))、观测杂合度(H_(o))、期望杂合度(H_(e))均值、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2.159、0.224、0.477和0.841,表明闽楠种质资源群体具较高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9个群体可划分为3个亚群;425份原始种质经最小距离逐步聚类取样得到85份核心种质和340份保留种质,核心种质占原始种质的20%,其N_(a)、N_(e)、H_(o)、H_(e)、I和H保留率分别为92.318%、103.803%、116.652%、105.052%、103.341%和104.664%。t检验表明核心种质和原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参数无显著差异,能充分代表原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结论】构建的核心种质库在保留原始种质库遗传多样性的基础上,去除遗传冗余,有利于闽楠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为进一步育种工作奠定基础。
张俊红王洋周生财吴小林吴仁超杨琪张毓婷童再康
关键词:闽楠SSR分子标记核心种质库
松材线虫病除治迹地补植树种选择及其对立地条件的响应
2022年
为研究适宜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除治迹地恢复的补植树种选择及其栽培技术,对浙江临海市的3种土层厚度的地类开展林地更新补植造林试验。经调查分析7个树种15年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生长结果表明,3种地类间不同树种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木荷、樟树和枫香表现出对优良立地条件的需求特性,而青冈、黄檀、白栎则表现出较好的耐瘠薄特性。分析木荷单株树高和胸径的频率分布结果显示,3种地类的树高和胸径均呈类正态分布,且在土层厚度小于40 cm的地类Ⅱ、Ⅲ中仍然存在0.84%~12.8%(树高)和10.4%~32.4%(胸径)的优良植株,其树高和胸径高于地类Ⅰ的平均水平,预示在南方相对瘠薄山地内存在优良的微立地环境,可通过选择微立地补植珍贵彩色树种实现瘠薄林地的质量精准提升。基于本研究结果,综合考虑具有相似生长习性的树种,提出适于浙江沿海松材线虫病除治迹地更新补植造林树种及其人工补植技术。
孙薇俞金健张毓婷陈献志童再康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迹地更新
毛竹MADS-box基因家族分析及其成员参与开花调控的研究
我国拥有丰富的竹种资源,但是竹子遗传育种研究基础相对薄弱。部分原因是由于竹子具有特殊的开花习性,如开花周期长、时间不确定,并且大部分竹种开花后死亡,难以进行品种选育和多世代的遗传改良。刚竹属植物系中国竹亚科中,经济价值最...
张毓婷
关键词:毛竹MADS-BOX基因开花时间花器官发育酵母双杂交
雷蒙德氏棉HSP70基因家族的进化分析及其同源基因在陆地棉中的表达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热激蛋白70家族(HSP70)是一类在植物中高度保守的分子伴侣蛋白,在细胞中协助蛋白质正确折叠。文章利用隐马可链夫模型(HMM)在雷蒙德氏棉(Gossypium raimondii L.)全基因组范围内进行HSP70基因家族成员进化分析,共得到30个HSP70家族成员。利用生物信息学对雷蒙德氏棉HSP70基因的结构、染色体分布、基因倍增模式以及系统进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SP70基因家族根据亚细胞定位结果可分为不同的基因亚家族,各亚家族中HSP70基因具有相对保守的基因结构;染色体片段重复和串联重复是雷蒙德氏棉HSP70基因家族扩增的主要方式。通过对不同物种的HSP70基因家族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可知,HSP70亚组的分化发生在单细胞植物形成前,且细胞质型HSP70成员大量扩增。比较陆地棉棉纤维发育不同时期的深度测序表达谱,发现HSP70基因可能参与棉纤维的生长发育。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棉属植物HSP70基因家族的功能,以期为深入研究棉纤维发育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理提供基础。
张毓婷王敏华陈家栋戎均康丁明全
关键词:棉纤维基因结构系统进化分析
闽楠PbPLR2基因,其编码的蛋白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闽楠PbPLR2基因,其编码的蛋白和应用。该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拟南芥,...
张俊红张毓婷韩潇童再康王倩清
不同密度杉木林对林下植被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5
2021年
为揭示土壤养分和细菌群落对林下植被调控的响应机制,调查了浙江开化3种林分密度(高密度(KH)、中密度(KM)和低密度(KL))的17年生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和生物量,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并基于16S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 3种密度的杉木林下植被地上部分总生物量为0.10–2.10 t·hm^(-2),且优势植物物种差异显著。理化性质测定分析发现,高密度与低密度林分的土壤pH、有效磷含量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与林下植被中草本、灌木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灌木植被生物量及林下植被总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速效钾含量与灌木植被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可知, 3种密度杉木林地土壤中酸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为优势菌群,总相对丰度占比超过80%。冗余分析(RDA)表明土壤pH、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是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酸杆菌门的优势亚群为Gp2、Gp1、Gp3和Gp6,占酸杆菌群的51.32%–57.38%,且随林分密度降低,林下植被增多, Gp1占比增大, Gp2和Gp6占比下降;Gp6相对丰度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可见,杉木纯林经营中适度降低林分密度有利于林下植被生长和良好细菌群落结构保持,有利于维持杉木林地土壤肥力,实现可持续经营。
丁凯张毓婷张俊红柴雄周世水童再康
关键词:杉木林下植被土壤理化性质
闽楠PbMYB211基因,其编码的蛋白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闽楠PbMYB211基因,其编码的蛋白和应用。该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
张俊红宋敏燕王启光张毓婷童再康
楠属5种植物叶片的挥发性成分的测定被引量:1
2021年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测定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闽楠(P.bournei)、紫楠(P.sheareri)、小叶桢楠(P.zhennan f.oblong)和大叶桢楠(P.zhennan f.elliptical)叶片挥发性成分,并比较浙江楠叶片在不同季节、不同方位和不同温度下的挥发性成分差异及其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种楠属植物叶片共检测出80种化合物,其中浙江楠52种、闽楠55种、紫楠41种、小叶桢楠56种、大叶桢楠46种,(+)–β–瑟林烯、3–己烯–1–醇和β–榄香烯可能为浙江楠叶片香气的特征物质。在夏季和秋季浙江楠叶片中分别鉴定出70和64种化合物,其中夏季西方位叶片成分种类最多,而秋季北方位叶片成分种类最多。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表明南、北方位叶片成分差异大,而东、西方位叶片成分较相似。α–古巴烯和α–葎草烯等含量在不同温度培养下的浙江楠叶片中存在显著差异,其中15和25℃下挥发性成分相近,而45℃下的成分显著区别于其他温度。挥发性成分日变化分析发现浙江楠叶片α–古巴烯、β–荜澄茄烯和γ–摩勒烯等8种物质在12:00或14:00出现高峰,而β–石竹烯、右旋大根香叶烯和β–榄香烯等10种物质在12:00或14:00最低。研究结果可为浙江楠等楠属植物精油的开发利用及以楠属植物为主体林分的森林康养提供参考。
褚洒洒范祥祯邱肇凯杨琪张毓婷王洋徐晓珊童再康张俊红
关键词:浙江楠挥发性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
闽楠MADS8基因及其在提前植物开花中的应用
本申请公开了一闽楠MADS8基因及其在提前植物开花中的应用。本申请通过对闽楠MADS8基因的克隆以及表达载体的构建,并对闽楠MADS8拟南芥植株种子进行抗性筛选验证,种植、移栽,幼苗培养20天后观察野生型、闽楠MADS8...
张俊红孙庆林张毓婷童再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