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昱

作品数:18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5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0篇氨甲环酸
  • 6篇手术
  • 5篇心脏
  • 5篇心脏手术
  • 5篇外循环
  • 4篇血液
  • 4篇血液保护
  • 4篇血液保护作用
  • 4篇体外循环
  • 3篇动脉
  • 3篇仪器
  • 3篇输血
  • 3篇缺损
  • 3篇纤溶
  • 3篇抗纤溶
  • 3篇间隔缺损
  • 2篇动脉旁路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移植术

机构

  • 18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18篇张昱
  • 9篇石佳
  • 6篇晏馥霞
  • 6篇刘志朋
  • 6篇李颖
  • 5篇李新
  • 5篇殷涛
  • 4篇袁素
  • 3篇然鋆
  • 3篇周勇
  • 3篇吕红
  • 2篇田丽娟
  • 2篇王瑾
  • 2篇刘晋萍
  • 2篇陈芳
  • 2篇陆海松
  • 1篇宋云虎
  • 1篇漆志涛
  • 1篇李立环
  • 1篇崔勇丽

传媒

  • 3篇中国体外循环...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中国分子心脏...
  • 2篇天津市生物医...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08
  • 4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抗纤溶治疗中的变化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应用氨甲环酸抗纤溶治疗中的变化,同时观察氨甲环酸对围术期出血和输血的影响与NE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入选101例择期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例)和试验组(n=51例)。试验组麻醉诱导后20min给予氨甲环酸负荷剂量10mg/kg,随后给予维持量10mg/(kg·h)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输注。试验组和对照组各顺序取20例受试者,在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即刻、术后6h和术后24h四个时间点分别取静脉血3ml,ELISA法测定NE。记录术后出血量、输血量、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围术期临床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浆NE手术后6h分别为(130.65±107.69)ng/ml和215.71±78.16ng/ml,手术后24h分别为(381.79±173.36)ng/ml和(608.67±229.72)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术后总引流量分别为(737.22±270.57)ml和(1167.64±480.64)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的异体血制品输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红细胞输注量分别为(2.15±1.92)11和(4.98±4.32)U,血浆分别为401.57±398.52ml和664.4±563.02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NE水平在手术后6h和24h显著升高,氨甲环酸可以显著降低NE的升高,且可以显著减少围手术期出血量和异体血制品输注量。
吕红张昱袁素陈芳石晟杨丽静康文英石佳
关键词:心脏手术氨甲环酸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基于Visual Basic的医学仪器控制
<正>Visual Basic(VB)是一种功能全面的编程语言。通过运用 VB 对医学仪器设计中的图像界面、数据库、文件管理、串口通讯及打印等方面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李颖李新张昱刘志朋殷涛
文献传递
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抗纤溶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评估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氨甲环酸抗纤溶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2014年10月至2017年2月于阜外医院纳入211例择期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通过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序列,随机分为试验组(105例)和对照组(106例),麻醉诱导后试验组予以氨甲环酸负荷量10 mg/kg静脉输注,继以维持量10 mg·kg^-1·h^-1持续泵注至术毕,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输注。记录术后失血和异体血制品输注情况、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死亡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基线人口统计学资料、既往史、心血管病高危因素和术前用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失血量分别为860(670, 1 190)ml和985(783, 1 365)ml,红细胞输注量为2(0,8)U和6(2,10)U,血浆输注率为53.33%和70.75%,血浆输注量为1(0, 3)U和2(0, 3)U,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死亡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氨甲环酸可产生有效的抗纤溶作用,减少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出血和异体血制品输注,且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
王瑾张昱肖文静金蕾张玉林石佳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氨甲环酸体外循环
术前氯吡格雷停药时间对氨甲环酸血液保护效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评价术前氯吡格雷停药时间对氨甲环酸血液保护效应的影响。 方法择期首次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患者180例,年龄18~70岁,性别不限,体重45~85 kg,根据术前氯吡格雷使用情况分为3组(n=60):A组口服氯吡格雷75 mg/d,术前停药时间〈7 d;B组口服氯吡格雷75 mg/d,术前停药时间≥7 d;C组术前未服用氯吡格雷。麻醉诱导后经20 min静脉输注负荷量氨甲环酸10 mg/kg,随后以10 mg·kg-1·h-1的速率持续泵注至术毕。记录术后拔除引流管前的失血量和异体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使用情况、肝素和鱼精蛋白剂量;记录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3组肝素和鱼精蛋白用量及中和比例、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A组大出血发生率、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输注量和使用率升高(P〈0.05),B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术后出血量和异体血制品输注情况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氯吡格雷术前停药时间不影响氨甲环酸的血液保护效应。
王瑾袁素张昱陈东方仲蓉赵婉石佳
关键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氨甲环酸输血
电针治疗仪多通道幅频调制输出技术改进设计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针对电针治疗仪波形产生和输出电路复杂的情况进行改进设计。方法:基于直接数字合成思路,由单片微处理器和D/A转换芯片结合软件编程实现多种治疗波形的数字合成和多通道幅频可调的双极性信号,经功率放大和脉冲变压器隔离后输出。结果:四通道双极性可实现多种治疗波形输出,幅频可调。结论:改进后的电针治疗仪功能调整灵活,电路简单,功耗低,可靠性高。
刘志朋李颖张昱李新殷涛
关键词:电针治疗仪多通道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氨甲环酸对血栓素B2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评估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应用氨甲环酸对血栓素B2(TXB2)水平的影响,同时观察TXB2的变化与术后出血和输血情况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观察。入选101例择期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3),观察组(n=48)。氨甲环酸采用麻醉诱导后给予负荷剂量10 mg/kg,20 min完成,随后给予维持量10 mg·kg^-1·h^-1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液输注。对照组和观察组各顺序取20例受试者,在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即刻、术后6 h和术后24 h四个时间点取静脉血3 mL,3 000 r/min持续5 min离心,取血浆-20℃冻存。ELISA法测定TXB2。记录术后TXB2水平、出血量、输血量和相关实验室检查情况,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术前患者一般资料和围术期临床数据,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结束即刻,观察组的TXB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分别为[66.41(40.72,94.93)vs.34.10(21.06,51.82)ng/L,P<0.01]。术后总引流量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分别为[(746.83±274.60)vs.(1 153.62±480.37)mL,P<0.01]。观察组异体红细胞的输注量、血浆和血小板的输注量与输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血浆TXB2水平在手术后即刻显著降低,氨甲环酸可显著改善术后TXB2降低并显著减少围手术期出血量和异体血制品输注量。本研究未观察到与氨甲环酸相关的不良反应。
吕红张昱赵婉吕焕然周勇田丽娟石佳
关键词:体外循环氨甲环酸心脏手术
氨甲环酸对室间隔缺损患儿围术期的血液保护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评价氨甲环酸(TXA)对室间隔缺损(VSD)患儿围术期的血液保护作用及对住院费用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本院于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接受VSD修补术的单纯VSD患儿1 236名。根据术中是否应用TXA被分为两组:对照组(n=648)和TXA组(n=588),年龄2个月~12岁,ASA分级Ⅱ~Ⅲ级。记录并统计分析患儿主要的围术期出血和输血以及住院费用和死亡率。结果一般线性回归显示两组患者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TXA组术后出血量显著减少且有统计学意义(MD:13.52 ml,P<0.001);TXA组的红细胞输注量显著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MD:0.20 U,P<0.001);TXA组的血浆输注量显著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MD:10.21 ml,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TXA显著降低患者的红细胞输注率(OR:0.666,P<0.001)和血浆输注率(OR:0.668,P=0.001),术中应用TXA为保护因素。两组患者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花费、出血而二次开胸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XA可降低VSD患儿围术期的出血和输血的风险,对住院费用和住院死亡率没有影响。
张昱然鋆石佳崔勇丽刘晋萍晏馥霞
关键词:氨甲环酸体外循环室间隔缺损
基于磁性材料磁力抑制动脉瘤支架内漏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背景:内漏是发生在主动脉瘤支架修复后的常见问题,可导致血管破裂以及急性血管栓塞等严重后果。目的:提出了基于磁力提高血管内支架与血管密封性用以减少内漏发生的一种新设计,并通过14条猪主动脉血管离体实验验证设计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重复测量设计,于2006-06/2007-08在美国Indian Purdue University Indianapolis生物医学工程系实验室完成。材料:实验中所用的支架材料是表面平滑的磁性合金,长度为15mm,直径为13mm,血管外的磁条有两种,分别由直径4.9mm,磁感应强度为0.24T和长度为5.2mm,宽度2.6mm,磁感应强度为0.29T的钕铁硼磁片粘贴在柔软的基材上制成。14条猪主动脉分别在实验的当天早晨获得并存放于4℃盐水中,实验前结扎血管的分支。方法:取10段血管,每段血管内放入两个模拟支架的磁性圆桶后固定在生理盐水槽中。在其中一个磁性支架位置血管外包绕一个永磁体条,另外一个作为对照。将主动脉管中灌注甲苯胺溶液,给血管内加压至160mm Hg(1mm Hg=0.133kPa)并保持10min。主要观察指标:沿纵向剖开血管拍摄血管内的染色情况,白色区域表明没有甲苯胺染色溶液渗入,蓝色区域表明有甲苯胺溶液渗入。结果:用0.29T的永磁体磁片在动脉内压(模拟血压)160mm Hg的条件下可以有效防止内漏的发生,同时支架扩张血管的比例可以从20%降低到10%以下。结论:验证了用磁场力增加支架与血管密封性从而防止内漏的设计是可行的,该设计将会提高微创主动脉瘤支架修复的成功率。
刘志朋李颖张昱
关键词:内漏
生物电流磁声检测仪器(综述)
2006年
在外加磁场作用下,流过组织的生物电流生成洛伦兹力,产生声波响应。靠近组织处放置至少一个声波转换探头(声音换能器),可以检测到与生物电流有直接关系的声波响应。具体说,在较好运用该方法的仪器中,外加磁场可由环绕组织对称放置的磁场发生器产生。按序轮流启动相对的一对磁场发生器可以使磁场相对于组织转动,这样,磁场由每对相对放置的磁场发生器产生,并且当向另一对磁场发生器供电时磁场旋转。一种较好的运行方式下,一个周期磁场外加于组织,同步检测声波响应,这种方式可检测低频和直流。更精巧的设置是外加不同频率的两种周期磁场,因为不同频率的磁场有不同的空间梯度特征,比如,第一种磁场具有较高的空间梯度特征,第二种磁场具有较低的或固定的空间梯度特征。分别测量两种频率的声波响应,可得到被测电流的位置信息。最终,具有2个未知数的2个方程可解出满足方程的2个解,即生物电的位置和方向。
张昱李新李颖刘志朋殷涛
关键词:外加磁场梯度特征磁场发生器测磁仪器
生物电流磁声检测仪器(综述)
<正>在外加磁场作用下,流过组织的生物电流生成洛伦兹力,产生声波响应。靠近组织处放置至少一个声波转换探头(声音换能器),可以检测到与生物电流有直接关系的声波响应。具体说,在较好运用该方法的仪器中,外加磁场可由环绕组织对称...
张昱李新李颖刘志朋殷涛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