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亚斌

作品数:20 被引量:490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丝绸之路
  • 8篇经济带
  • 5篇便利化
  • 5篇一带一路
  • 4篇引力模型
  • 4篇实证
  • 4篇实证研究
  • 4篇网络
  • 4篇贸易便利
  • 4篇贸易便利化
  • 3篇网络化
  • 2篇对外直接投资
  • 2篇制造业
  • 2篇贸易潜力
  • 2篇贸易效应
  • 2篇价值链
  • 2篇发展潜力
  • 1篇新型工业化
  • 1篇演进
  • 1篇影响因素

机构

  • 20篇西北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20篇张亚斌
  • 12篇马莉莉
  • 3篇刘俊
  • 2篇王瑞
  • 2篇赵景峰
  • 1篇白永秀
  • 1篇张彤

传媒

  • 3篇经济问题探索
  • 2篇人文杂志
  • 2篇西安财经学院...
  • 1篇未来与发展
  • 1篇经济与管理研...
  • 1篇财贸研究
  • 1篇国际贸易问题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财经科学
  • 1篇经济学家
  • 1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国际经贸探索
  • 1篇亚太经济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服务业双向投资开放提高了制造业碳生产率吗?被引量:4
2022年
在构建服务业双向投资开放影响制造业碳生产率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利用DDF-GLM指数、投入产出方法测算制造业碳生产率以及服务业双向投资开放指数,并使用中国2004—2016年行业层面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服务业FDI开放会显著提升制造业碳生产率,服务业OFDI开放对制造业碳生产率具有抑制效应;服务业FDI开放更有利于提高低煤炭消耗行业的碳生产率,服务业OFDI开放对低煤炭消耗行业碳生产率的抑制效应更强;与间接使用相比,制造业对服务业FDI的直接使用更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碳生产率,制造业对服务业OFDI的直接使用对制造业碳生产率的抑制效应更强;服务业FDI开放会通过绿色技术溢出效应、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效应和成本降低效应显著提升制造业碳生产率;服务业OFDI开放未能通过上述渠道提升制造业碳生产率。
吕翠翠马莉莉张亚斌
新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便利化测度及对中国贸易潜力影响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本文系统构建了贸易便利化测度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并基于拓展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其对中国贸易潜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差异十分显著,并且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贸易便利化、两国GDP、是否同属APEC成员国对双边贸易流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两国空间距离具有负向抑制作用,而两国是否接壤并未对双边贸易流量产生显著影响;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边境管理、政府和金融环境等能够显著促进中国与各国的贸易发展;东盟与中东海湾地区以潜力挖掘型经济体为主,而南亚与非洲地区以潜力巨大型经济体为主。最后,针对不同贸易潜力类型的经济体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马莉莉协天紫光张亚斌
关键词:贸易便利化贸易潜力
“一带一路”数字服务出口增加值、价值链地位及其决定因素——基于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2
2021年
本文基于WIOD数据库,采用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和实证计量模型,从全球价值链视角考察“一带一路”数字服务出口增加值、分工地位及其决定因素。结果表明:(1)各国数字服务出口国内和国外增加值的差异性非常显著,中国、德国和英国的出口增加值规模位列前三,印度的信息通信和英国的金融保险极具国际竞争优势。(2)商业服务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最高,信息服务最低;大多数国家出口国外增加值大于间接国内增加值,发达国家在分工中处于绝对优势,但中国和印度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呈快速提升态势;中国数字服务贸易“大而不强”,特别是信息通信和视听文娱部门亟待转型。(3)各国电信和信息服务的分工地位呈现先降后升态势;日本的电信和信息服务优势最为显著,印度次之。(4)垂直专业化、创新能力和互联网应用对分工地位均为正向影响,并且分别对商业服务、信息通信和视听文娱的影响最大;贸易渗透率具有显著负向效应,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更大;发展程度和人均GDP的影响均为正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张亚斌马莉莉刚翠翠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与合作机制研究被引量:26
2014年
合作基础、"外围陷阱"、"大国威胁"和合作模式是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发展面前的四大现实问题。基于模块网络化这一全球新兴生产组织方式的发展逻辑和特点,提出主要应对方案:作为转型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尝试,有必要引入模块网络化机制以夯实合作基础;构筑自主转型系统是丝路国家能够长期合作的基本战略;建构"共生协同转型"机制是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使丝路沿线国家走向共同繁荣的现实路径;在创新合作模式方面,需要转向弹性合作。
马莉莉王瑞张亚斌
网络化时代的公共服务模块化供给机制被引量:17
2013年
公共服务短缺特别是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正成为各国面临的严峻考验,学界主要在供给主体多元化方面寻找出路。本文旨在通过解析网络化机制下公共服务需求和供给间的内生互动关系,得出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破解之道。从模块化原理出发,本文指出模块化分解和联结基础上的网络化是累积循环的发展机制,因私人品向公共品变型,以及异质企业的行为选择等,异质公共服务需求攀升内生于网络化发展,累积异质人力资本渐趋占据其核心地位,公共服务供给与异质产品市场走向共生演进;为应对异质公共品需求,应转向以"公共服务发展中心"、"分层模块"、"需求拉动"、"扁平化"、"联结化"等为主要构成的公共服务模块化供给机制,新加坡的实践业已取得显著发展实绩。本研究对于中国应对公共服务短缺、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马莉莉张亚斌
关键词:网络化
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个文献综述被引量:44
2014年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新时期中国实施区域协调和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支点,其意义不言而喻。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相关问题,既有文献的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主要涉及: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历史由来及内涵进行界定;从国际和国内的视角探索丝绸之路经济带兴起的背景和原因;分析其合作基础的逐步形成与拓展;把握其合作内容;挖掘存在的潜在问题及挑战以及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政策选择。
马莉莉张亚斌王瑞
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问题的述评及思考被引量:7
2014年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新时期我国向西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相关问题,既有文献的研究脉络与内在逻辑主要涉及:对其历史由来与提出背景进行解析;探讨其内涵及战略意义;分析现实基础与合作内容;把握潜在挑战及战略选择。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研究亟待深化,需要将潜在挑战纳入战略考量,建构协同转型机制以及重视人文交流与合作。
张亚斌马莉莉
中欧制造业增加值贸易分解、分工格局及价值网络结构——基于“MRIO-VRCA-VSNA”方法的多维透视被引量:2
2022年
本文通过构建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创新性地融合多种方法深入分析了中国与欧洲国家制造业及细分部门的贸易价值构成、显性比较优势、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分工地位和价值网络结构。研究发现:(1)总体上,中国对欧洲制造业间接出口国内增加值的规模及其年均增长率均大于出口国外增加值,德国占中国对欧洲出口增加值总额的比重高达25.59%;中国为增加值贸易顺差,技术密集型部门增加值出口的年均增长率高于增加值进口。(2)中国劳动密集型部门增加值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较高,但技术密集型部门较低,中欧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中国多数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部门的增加值显性竞争优势指数有所提升。(3)中国制造业的前向参与度总体上大于后向参与度,价值链分工地位普遍提升;中国的计算机、电子、光学设备以及机械设备部门前向参与度低于欧洲五国,但呈现出了先降后升趋势,后向参与度正好相反。(4)中欧制造业价值网络的“中心-外围”结构特征非常显著,德国大多数部门的网络中心度和网络权力指数处于领先地位,中国仅次于德国;中国正由价值网络中的“从属者”向“主导者”转型,双边增加值贸易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张亚斌马莉莉
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测度及中国贸易潜力被引量:48
2016年
本文系统构建了贸易便利化测度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并基于拓展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其对中国贸易流量的影响,同时模拟估计了中国与各国的贸易潜力。研究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水平总体上呈现"欧洲最高,东亚较高,中间最低"的"U"型空间特征;贸易伙伴国GDP、对外依存度、贸易便利化、上合组织等因素对双边贸易流量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两国距离、OECD制度安排等存在显著阻碍作用;与欧洲发达国家相比,东亚和南亚、中亚和西亚等亚洲发展中国家贸易便利化及分项指标水平的影响更大;模拟结果也显示后者贸易便利化改善对其与中国的贸易潜力更为显著。
张亚斌刘俊李城霖
关键词:贸易便利化发展潜力
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时空差异及其贸易效应——基于空间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6
2016年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向纵深推进,贸易便利化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因此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考察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时空演变,同时基于空间计量引力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了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对其与中国贸易流量影响的空间特征。研究发现,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总体上呈现"欧洲最高,东亚较高,中间最低"的"U"型空间特征;各国经济总量、人口规模、对外依存度、贸易便利化等因素对其与中国的贸易流量在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正向效应;人均GDP差距、贸易距离在空间上对贸易流量产生显著的负向效应;地理加权分析结果表明,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改善的贸易效应在空间上差异显著,且表现出自西向东的空间梯度特征。
刘俊张亚斌
关键词:贸易便利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