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利用正常志愿者儿童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数据,探索正常学龄前儿童各年龄段、不同性别胼胝体(corpus callosum,CC)体积变化的特征。方法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重庆市公开招募2~6岁正常志愿者儿童,依据标准纳入89名儿童,其中男49例,女40例。于我科完成脑部MRI的3DT1序列薄层扫描和Gesell发育测试,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学龄前儿童的胼胝体体积参考范围进行统计描述;用FreeSurfer软件自动提取CC并等分为5个亚区,利用SPSS 22.0软件按性别及年龄对CC及其各个亚区体积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学龄前儿童CC各亚区的体积与年龄相关性结果显示:胼胝体后部(posterior corpus callosum,PCC)(r=0.250)、胼胝体中后部(middle posterior corpus callosum,PMCC)(r=0.450)、胼胝体中部(middle corpus callosum,MCC)(r=0.344)、胼胝体前中部(anterior middle corpus callosum,AMCC)(r=0.257)及胼胝体总体积(total corpus callosum,TCC)(r=0.373)与年龄呈正相关性(P<0.05),而胼胝体前部(anterior corpus callosum,ACC)体积与年龄则未显示相关性(r=0.155,P=0.148)。依据年龄、性别对比儿童CC各亚区体积差异结果显示:MCC的体积在各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CC、PMCC、AMCC、ACC及TCC的体积在部分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C在2岁已经相对比较稳定,而胼胝体的其他4个亚区在2~6岁仍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发育。
目的:比较分析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clear cell sarcoma of the kidney,CCSK)与良好组织分化型(favorable histology,FH)Wilms’瘤(Wilms’tumor,WT)患儿的主要CT征象,以期发现可资鉴别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3月至2018年6月病理确诊的22例CCSK患儿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以同一时期44例WT(FH)连续病例作为对照,提炼并分析2组疾病的8个CT主要影像特征。数据由统计软件SPSS 17.0使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并对P值进行Bonferroni校正。复习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影像特征的患儿病理切片。结果:对2组患儿的8个CT影像征象的数据分析显示,仅"肿块边缘小囊征"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χ2=7.857,P=0.040,Bonferroni校正后),CCSK和WT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32~0.77和0.08~0.33,提示该征象可能对CCSK和WT的鉴别诊断有临床意义。病理研究显示,小囊状结构为水样囊腔,囊壁由单层上皮或复层上皮构成,符合集合小管或肾盏的解剖特点。结论:CCSK与WT(FH)有许多共同的CT影像特点,术前鉴别诊断困难。"肿块边缘小囊征"可能是诊断CCSK有潜在诊断意义的CT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