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夏蜡梅
  • 4篇蜡梅
  • 1篇地理分布
  • 1篇叶片
  • 1篇引种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技术
  • 1篇栽培应用
  • 1篇生理生态
  • 1篇生理指标
  • 1篇透光率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含水量
  • 1篇种质
  • 1篇种质资源
  • 1篇种质资源圃
  • 1篇含水量
  • 1篇繁殖方法

机构

  • 4篇上海市园林科...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浙江林学院
  • 1篇上海辰山植物...

作者

  • 4篇张丽萍
  • 4篇陈香波
  • 3篇田旗
  • 2篇金荷仙
  • 2篇张启翔
  • 1篇徐清峰
  • 1篇王伟

传媒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浙江林业科技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夏蜡梅引种及栽培应用技术研究
陈香波田旗张丽萍徐清峰
植物园对于珍稀濒危植物保护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立足辰山植物园建园背景,开展诸如夏蜡梅等至今仍然处于野生状态、但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华东地区野生花卉特别是一些珍稀种类花卉的引种开发利用研究,不仅可以为华东城市的园林绿化增添新...
关键词:
关键词:夏蜡梅种质资源圃栽培技术
不同透光率和土壤含水量对夏蜡梅枝条生长量及叶片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6
2010年
采用盆栽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透光率(100%、50%、25%和15%)和土壤含水量(10%、25%、45%和65%)对夏蜡梅(Sinoca lycanthus chinensis Cheng et S. Y. Chang)枝条生长量和叶片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对枝条生长量和叶片各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土壤含水量10%或全光照(透光率100%)条件下,夏蜡梅枝条生长量和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最低,MDA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SOD和POD活性均较高,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在透光率50%和25%或土壤含水量25%和45%的条件下,枝条生长量和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提高,其他各项生理指标则有所降低;在透光率15%或土壤含水量65%的条件下,枝条的生长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略有减小,其他各项生理指标则有所提高。总体上,随透光率的提高和土壤含水量的减小,夏蜡梅枝条生长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其他各项生理指标呈逐渐提高的趋势。透光率和土壤含水量对夏蜡梅枝条生长量及叶片的生理指标有交互作用,遮阳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土壤干旱胁迫对夏蜡梅的伤害,增加土壤含水量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强光照对夏蜡梅的伤害;但透光率过低(15%)或土壤含水量过高(65%)则不利于夏蜡梅的生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枝条生长量与叶片POD活性、脯氨酸和MDA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说明在胁迫条件下叶片这3项指标的变化与夏蜡梅枝条生长紧密相关,可通过这些指标判定夏蜡梅对其生境的适应程度。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在夏季高温阶段,夏蜡梅适宜在透光率50%、土壤含水量45%的生境中生长,在上海地区种植夏蜡梅应适当配植乔木和地被植物。
陈香波田旗张丽萍金荷仙张启翔
关键词:夏蜡梅透光率土壤含水量生理指标
夏蜡梅在安徽首次发现被引量:12
2008年
报道安徽种子植物分布新记录种夏蜡梅(Calycanthus chinensis Chenget S.Y.Chang),标本存放于筹建中的上海辰山植物园标本馆。
陈香波张丽萍王伟田旗张启翔
关键词:夏蜡梅地理分布
夏蜡梅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9年
夏蜡梅是蜡梅科夏蜡梅属落叶灌木,为第三纪孑遗物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从夏蜡梅在分类学中的地位、起源、保育遗传学、繁殖方法、生态和群落学特性等方面归纳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今后应针对国内分布的夏蜡梅天然居群,研究其生物学习性和生态需求,以创造有利于其繁育生长的适合生境,扩大种群数量,保证迁地保护成功;同时要对其栽培、繁殖及园林应用等一系列技术开展研究,以扩大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张丽萍陈香波金荷仙
关键词:夏蜡梅繁殖方法生理生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