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萍

作品数:276 被引量:2,232H指数:2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09篇期刊文章
  • 27篇专利
  • 20篇会议论文
  • 16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3篇农业科学
  • 44篇生物学
  • 3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6篇天文地球
  • 24篇医药卫生
  • 12篇文化科学
  • 12篇理学
  • 9篇经济管理
  • 6篇水利工程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语言文字
  • 3篇化学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46篇土壤
  • 38篇多糖
  • 31篇径流
  • 25篇降雨
  • 20篇壤中流
  • 19篇坡地
  • 18篇坡面
  • 18篇模拟降雨
  • 17篇活性
  • 16篇坡面径流
  • 14篇水溶
  • 14篇水溶性
  • 14篇水溶性多糖
  • 13篇纯化
  • 12篇雨强
  • 12篇示踪
  • 12篇示踪剂
  • 11篇坡长
  • 11篇分离纯化
  • 9篇生态

机构

  • 114篇浙江大学
  • 76篇东北师范大学
  • 36篇西北农林科技...
  • 30篇浙江大学城市...
  • 29篇中国科学院
  • 25篇三峡大学
  • 20篇南京大学
  • 9篇浙江省水利河...
  • 8篇教育部
  • 7篇中国科学院成...
  • 6篇吉林大学
  • 5篇大庆师范学院
  • 4篇浙江省亚热带...
  • 4篇烟台市水利建...
  • 3篇通化师范学院
  • 3篇太原理工大学
  • 2篇长春师范学院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吉林工业大学
  • 2篇烟台南山学院

作者

  • 274篇张丽萍
  • 39篇张锐波
  • 21篇梁忠岩
  • 18篇黄应平
  • 16篇倪含斌
  • 15篇吴希媛
  • 14篇唐克丽
  • 14篇付兴涛
  • 11篇张翼伸
  • 11篇刘增文
  • 10篇刘俏
  • 10篇杜红霞
  • 10篇钱婧
  • 9篇苗春艳
  • 9篇王文艳
  • 8篇梅朋森
  • 8篇高文俊
  • 8篇陈珊
  • 7篇杨达源
  • 7篇张丽霞

传媒

  • 27篇水土保持学报
  • 15篇分子科学学报
  • 12篇东北师大学报...
  • 7篇水土保持研究
  • 7篇水土保持通报
  • 7篇三峡大学学报...
  • 6篇西北林学院学...
  • 6篇自然灾害学报
  • 5篇生态学报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地质灾害...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4篇中国药学杂志
  • 4篇土壤学报
  • 4篇生物化学杂志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科技通报
  • 3篇浙江大学学报...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14篇2018
  • 6篇2017
  • 11篇2016
  • 8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10篇2012
  • 11篇2011
  • 13篇2010
  • 21篇2009
  • 13篇2008
  • 24篇2007
  • 21篇2006
  • 14篇2005
  • 12篇2004
2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顶侧耳多糖PC-4的结构确定与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被引量:31
1995年
从3%三氯乙酸浸提过的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子实体中分离纯化另一水溶性多糖PC-4。该多糖分子量约为189Kd。纸层析与气相层析分析表明其为单一葡聚糖。经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甲基化,气相层析,气质联机分析,核磁共振(~1H-NMR,^(13)C-NMR)谱及红外光谱测定等,可确定PC-4的主链结构由β(1→3)糖苷键相连的葡萄糖构成,部份残基C_6上带有分支。约每5个糖残基有两个侧链,侧链仅为1个葡萄糖残基。 给ICR小鼠腹腔注射PC-4,对移植性肿瘤S-180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瘤率为67%。离体条件下,PC-4与肿瘤细胞S-180共同培养,则未显示抑瘤作用。
张丽萍苗春艳许丽艳张翼伸
关键词:金顶侧耳抗癌药菌类药药理学
东北松嫩草原羊草过氧化物同工酶及酯酶同工酶的研究被引量:21
1992年
本文对采自同一天然草地上叶片呈黄绿色、灰绿色两种类型羊草的根、茎、叶的过氧化物同工酶、酯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两种叶色羊草,其相同组织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及酯酶同工酶谱基本一致,两类羊草叶片呈现不同颜色只属形态上的变异。
张丽萍陈丽颖李建东
关键词:羊草酯酶同工酶过氧化物酶
卡介菌多糖的分离与结构研究
卡介菌多糖核酸是我国首创的新型治疗和免疫调节剂.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慢性气管炎、感冒和哮喘等疾病,可特异增强呼吸系统器官的免疫反应,从而增强患者的抗病能力.卡介菌多糖核酸中,多糖含量占75%,其生物功能是否取决于多糖部分....
李娜葛志宏张丽萍
关键词:卡介菌多糖核酸药物分析免疫反应
文献传递
小流域土壤水蚀强度生态预测模型及实验模拟——以神木六道沟流域为例被引量:11
2007年
本文以黄土高原陕北神木六道沟流域为例,综合考虑土壤侵蚀发生的主要下垫面因素和土地利用类型,在GIS平台上,进行制图综合生成284个不同的生态单元个体,这些单元体可以划分成83类,而较为重要的有16类,分析、计算了各主要生态单元类型的侵蚀模数;再通过全流域各类生态单元侵蚀模数的组合,模拟了全流域在雨强为2mm/min和1.5mm/min的场降雨土壤水蚀模数。模拟结果显示,该方法能预测不同雨强的流域土壤水蚀模数,能体现出流域土壤水蚀强度的空间差异,推得六道沟流域土壤水蚀的严重地段集中在坡度为15°~25°的荒草地、坡地和稀疏灌木草地,而并非是整个流域,这为我们有目的地规划水土保持措施提供了依据。
张丽萍张登荣张锐波杨勤科
关键词:土壤水蚀制图综合
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养分特征的空间变异及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以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为研究区域,通过近1 000 km2的实地调查和7个典型剖面样品的采集,在主要土壤养分种类和环境因子测试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土壤养分特征的空间变异和侵蚀环境的发展态势。得如下结论:(1)研究区各养分含量都较低,土壤养分含量对环境因子的综合响应特征体现出从东北向西南增加的规律。南线西段的养分含量高于北线的养分含量;(2)土壤水分含量与土壤粘粒含量呈正相关,粘粒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呈正相关。西南段土壤水分含量高于东北段,在水蚀风蚀交错区的北线土壤含水量最低;(3)在水蚀风蚀交错区的中段,因严重的水土流失,呈现出土壤养分含量为全区最低;(4)整个区表现为东北段的干旱化程度和土壤粗化现象严重于西南段,而温度的上升则西南段高于东北段,侵蚀环境的演变具有东北段向南扩张和西南段向北移动的迹象。
张丽萍张芳芳王文艳王小云
关键词:水蚀风蚀交错区侵蚀环境土壤养分环境因子
资源开发与生态系统演化的阶段耦合性被引量:2
2007年
以神东矿区为例,采用野外调查、资料统计、实验分析等方法,研究煤田开发以来矿区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结论为:①资源高度集中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剪刀差错位,是导致资源开发中生态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②资源开发阶段与生态系统演化的对应关系为:基建期-生态环境破坏期;过渡期-生态环境退化期;达产期-生态环境治理期;稳产期-生态环境恢复期;③资源开发和生态演化的时间差问题,是脆弱生态环境生态系统功能自我恢复缓慢、甚至很难的根本原因,需辅以人为保育和恢复措施;(4)在未来资源开发过程中,我们应将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演化对应关系优化为:基建期-生态环境保护期;过渡期-生态环境保育期;达产期-生态环境建设期;稳产期-生态环境优化期。
张丽萍张锐波倪含斌
关键词:脆弱生态环境
沙盖黄土丘陵坡地土壤理化特性随地形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在陕西神木县与内蒙古东胜市交界的饮马泉小流域,选择有代表性的坡面进行地形剖面和土壤层垂直方向的系统采样。每个样品进行了粒级、土壤质量含水量、土壤有机质测试。经数据的分析模拟,得以下结论:①土壤粒级构成和物理性粘粒含量特征,可以指示研究区土壤的沙化程度和演化趋向,其具有向西北更干旱粗化方向过渡的倾向。②土壤水分随地貌部位的变化规律比较明显,在峁坡顶部和上部,垂向上具有自上而下增加的趋势,而在峁坡下部和坡脚却正好相反。不论何种地貌部位都存在一个相近的土壤蒸发、渗漏、持水能力相对的平衡深度。③土壤的物理性粘粒含量与土壤的水肥关系密切,物理性粘粒含量相对高的土壤剖面,土壤的水肥组合效果较好。④土壤水肥质地的组合效果,丘陵顶部的最差,依次过渡到坡脚的组合效果最好。其进一步表明,地貌因素在土壤形成后的一系列熟化、退化、被侵蚀和沙化的演化过程中,地貌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丽萍王小云张赫斯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有机质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不同下垫面土壤水蚀特征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以位于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的神东矿区为研究基地,以黄土、沙黄土、风沙坡、基岩风化坡地、人为弃矿渣为物质基础,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重点分析不同组成物质和同一物质不同固结程度斜坡地的土壤水蚀特征。对系列实验数据,应用SPSS和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在条件相近的情况下,场降雨侵蚀模数的排序为:黄土>沙黄土>沙坡>弃矿渣>风化壳;②在相同的雨强和坡度条件下,黄土坡面产流快,易形成细沟、浅沟,使坡地变得起伏不平;沙黄土坡面则产流慢,形成沟谷的时间较迟,但演化快。③多石块的粗骨性风化壳侵蚀量随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产沙过程却以产流初期最大,之后趋于减少并稳定;④同一物质不同堆积年限的坡地,在没有人为破坏的情况下,随着堆积年限的增加而固结程度提高,侵蚀模数由16 379 t/(km2.a)下降到1 227 t/(km2.a)。⑤弃矿渣坡地的侵蚀容易出现滑塌和滑坡,产沙过程波动明显,有短暂的高含沙量的泥石流过程。
张丽萍倪含斌吴希媛
关键词:水蚀风蚀交错区不同下垫面水蚀过程侵蚀模数
隔河岩水电站废弃地植被的初始生态恢复被引量:7
2003年
以隔河岩水电废弃地生态治理点植被的野外调查资料为基础,报道了该废弃地上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特点,评价了隔河岩水电废弃地植被的初始生态恢复状况,并对当地种和外来种作为种植苗木对生态恢复进程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除两种种植的苗木外,共有75种当地的植物扩散定居在被治理的废弃上,初步形成了具一定组成与结构的植物群落,明显地改变了废弃地的植被与生态环境状况。表明苗木种植能促进灌木种类的扩散和定居及植被的恢复,是一种及时有效的生态恢复技术,但不同的苗木种类对废弃地植被初始生态恢复的效果不一样。通过比较塔柏和湿地松两种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认为塔柏的初始生态恢复效果比湿地松好。
陈芳清张丽萍卢斌
关键词:隔河岩水电站生态恢复植物群落
一种滑轮组控制的变坡式水土流失监测试验装置
一种滑轮组控制的变坡式水土流失监测试验装置,属于变坡式水土流失监测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底座前端滚动设置前支架,底座后端固定设置后支架,前支架和后支架上设置左径流槽和右径流槽,左径流槽和右径流槽的前端与前支架固定...
张锐波张丽萍
文献传递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