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中琼

作品数:46 被引量:28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 13篇建筑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0篇冻土
  • 8篇电子设备
  • 7篇多年冻土
  • 7篇土壤
  • 7篇青藏
  • 7篇青藏高原
  • 6篇土壤属性
  • 6篇温度模型
  • 6篇温度相关
  • 6篇混凝土
  • 6篇关系式
  • 6篇函数
  • 6篇函数关系式
  • 5篇填土
  • 5篇吹填
  • 5篇吹填土
  • 4篇地质
  • 4篇平均气温
  • 4篇气候
  • 4篇气温

机构

  • 41篇中国科学院
  • 19篇吉林大学
  • 4篇天津市勘察院
  • 3篇天津市地质调...
  • 2篇黑龙江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市政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上海岩土工程...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建设综合勘察...
  • 1篇天津市地质工...
  • 1篇天津滨海新区...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46篇张中琼
  • 15篇王清
  • 13篇吴青柏
  • 12篇马巍
  • 9篇张泽
  • 8篇庄艳丽
  • 8篇罗立辉
  • 7篇王伯昕
  • 6篇刘永智
  • 5篇宋晶
  • 4篇侯彦东
  • 4篇陈慧娥
  • 3篇李晓茹
  • 3篇高思如
  • 3篇温智
  • 3篇孙铁
  • 2篇赵安平
  • 2篇何瑞霞
  • 1篇房明
  • 1篇姚晓亮

传媒

  • 6篇冰川冻土
  • 4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混凝土
  • 2篇工程地质学报
  • 2篇工程勘察
  • 2篇岩土力学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世界地质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铁道建筑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新型建筑材料
  • 1篇高原气象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性聚丙烯纤维对混杂纤维混凝土抗冻性能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在纤维总体积率为1%的条件下,进行了混杂纤维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掺加钢纤维和改性聚丙烯纤维能有效提高混凝土表面抗剥落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混凝土的的抗冻性能。其中,掺加0.3%改性聚丙烯纤维和0.7%钢纤维的试件的抗冻性能明显优于1%钢纤维的试件及0.5%改性聚丙烯纤维和0.5%钢纤维的试件。
汪飞王伯昕张中琼
关键词:混杂纤维钢纤维改性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聚合物改性混凝土抗压性能的温度敏感性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聚合物改性混凝土(PMC)因其具有较高的变形性能而被用于结构的延性设计和施工中,但其聚合物的物理性能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研究了掺入不同比例聚丙烯酸酯乳液PMC抗压强度与环境温度的关系。试验证明PMC弹性模量、轴心抗压强度和峰值应变存在温度敏感性,并且聚灰比越大温度敏感性越高,并推导出了PMC轴心抗压强度与损伤的函数关系,为PMC在寒冷或炎热地区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额木格图王伯昕张中琼
关键词:聚丙烯酸酯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温度敏感性
深度相关的冻土指数确定方法及电子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度相关的冻土指数确定方法及电子设备,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目标监测站点的历史监测数据,所述历史监测数据包括: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目标监测站点采集的每日平均气温、每日平均地温以及土壤属性;将所述每日...
罗立辉庄艳丽马巍张中琼
文献传递
正融土-混凝土接触面力学性质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为研究正融土-混凝土接触面力学性质,采用应变式直剪仪分别开展了3种含水率条件下冻结和常温环境粉质黏土-混凝土接触面直剪试验。分析了不同含水率、常温和冻结环境、不同法向荷载作用下粉质黏土-混凝土界面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剪应力-位移曲线呈现明显的四阶段分布;影响其界面性质的因素为冻结情况、土壤含水率、法向压力;常温土-混凝土的剪切曲线呈弹塑性变形,没有明显峰值,正融土-混凝土接触面的剪切过程存在明显峰值。正融土-混凝土界面剪切强度始终小于正融土剪切强度;剪切过程的平稳阶段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相比其他阶段偏小。
潘一鸣王伯昕张中琼王清
关键词:混凝土接触面剪切强度
气候变暖情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温变化分析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多年冻土面积最大的区域,气候变化引起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年平均地温上升。青藏高原冻土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本文根据经度、纬度、海拔和年平均地温之间的关系建立统计关系,计算研究区不同气候变化情...
ZHANG Zhongqiong张中琼WU Qingbai吴青柏ZHANG Ze张泽HOU Yandong侯彦东
关键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气候变暖
温度相关的冻土指数确定方法及电子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相关的冻土指数确定方法及电子设备,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目标监测站点的历史监测数据,所述历史监测数据包括: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目标监测站点采集的每日平均气温和每日平均地温;将所述每日平均气温及每...
罗立辉马巍张中琼庄艳丽
文献传递
基于站点的冻土指数确定方法及电子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站点的冻土指数确定方法及电子设备,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目标监测站点的历史监测数据,所述历史监测数据包括: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目标监测站点采集的每日平均气温和每日平均地温以及土壤属性;将所述每日...
罗立辉张中琼马巍庄艳丽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北麓河地区沥青路面辐射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沥青路面是寒区道路工程主要路面类型之一,其对热量的吸收易诱发寒区道路病害.在青藏高原北麓河试验场对沥青路面和天然地表的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通量进行了观测,对比分析了两种地面类型在能量辐射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天然地表的反照率是沥青路面的2-3倍.沥青路面和天然地表的辐射通量总体呈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特点.到达沥青路面的向下长、短波辐射量均大于天然地表,沥青路面向上的长波辐射通量大于天然地表.2009年9月-2010年8月沥青路面的净辐射量比天然地表多302.2 MJ·m^-2,2010年9月-2011年8月向上的短波辐射相对增加,使得沥青路面的净辐射量仅比天然地表多28.21 MJ·m^-2.在5 cm深度,沥青路面的温度比天然地表高约1.15-8.6℃.对短波辐射的削减和对长波的吸收是其净辐射量增加的重要原因,在能量辐射方面的差异是造成沥青路面吸热的重要原因之一.
张中琼吴青柏温智刘永智张泽
关键词:青藏高原沥青路面辐射通量温度
天津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对策研究
天津北部某矿山由于多年开采破坏了原有的地形地貌,产生了大量高陡边坡和粉尘,严重影响了周边的生态环境。通过对矿区及周边进行实地调查,从地形条件、地层条件、构造条件等方面分析了矿区地质环境问题产生的因素,结合边坡稳定性评价报...
崔孝礼王清张中琼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热融灾害发展预测被引量:11
2012年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多年冻土面积最大的区域,气候变化引起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年平均地温上升、地下冰融化、多年冻土退化等问题。借助ARCGIS技术手段,通过地下冰计算模型和Stefan公式计算研究区不同气候变化情景模式下的地下冰体积含冰量和活动层厚度变化。结果表明:在未来几十年内多年冻土的分布范围将不会发生显著变化,多年冻土的主要退化形式为地下冰的消融、低温冻土向高温冻土转化;但本世纪末多年冻土将发生大范围的退化。这一过程将引起热融滑塌、热融沉陷等冻土热融灾害。将Nelson热融灾害风险性评价模式进行修正,对研究区灾害风险性进行评估区划。最大的危险区主要分布在西昆仑山南麓、青南山原中部、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南麓、喜马拉雅山南麓部分区域,在未来几十年内有加剧的趋势。
张中琼吴青柏
关键词:多年冻土活动层地下冰区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