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丙元

作品数:60 被引量:137H指数:7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11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电子电信
  • 21篇理学
  • 5篇机械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8篇激光
  • 14篇锁模
  • 13篇激光器
  • 12篇脉冲
  • 12篇可饱和吸收
  • 12篇半导体
  • 11篇导体
  • 11篇光学
  • 10篇半导体可饱和...
  • 10篇饱和吸收镜
  • 9篇晶体
  • 8篇皮秒
  • 7篇皮秒激光
  • 7篇吸收体
  • 7篇光纤
  • 7篇饱和吸收体
  • 6篇被动锁模
  • 5篇氮化合物
  • 5篇振荡
  • 5篇振荡源

机构

  • 44篇聊城大学
  • 18篇北京工业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空...

作者

  • 60篇张丙元
  • 30篇王文军
  • 21篇刘云龙
  • 20篇高学喜
  • 17篇李港
  • 17篇陈檬
  • 11篇王国菊
  • 10篇邢晓
  • 10篇李淑红
  • 9篇史强
  • 8篇张栋
  • 8篇于海娟
  • 7篇王勇刚
  • 6篇孙彦星
  • 5篇田振
  • 5篇赵力涛
  • 5篇杜倩倩
  • 5篇俞宪同
  • 4篇郭晓萍
  • 4篇常亮

传媒

  • 5篇中国激光
  • 5篇聊城大学学报...
  • 4篇光学学报
  • 3篇激光与红外
  • 2篇激光与光电子...
  • 2篇发光学报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物理实验
  • 1篇Journa...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激光技术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量子光学学报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 1篇2007年激...
  • 1篇第10届全国...
  • 1篇2007年先...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11篇2011
  • 2篇2009
  • 4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9篇2004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光腔倒空激光二极管抽运Nd∶YAG锁模激光器被引量:4
2005年
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直腔,将电光腔倒空与激光二极管端面抽运Nd∶YAG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锁模激光器结合,实现了锁模脉冲的产生、放大和输出。在连续抽运功率5 W的条件下,获得了脉冲宽度为11 ps的锁模单脉冲输出和脉冲宽度为200 ns的调Q脉冲输出,腔倒空单脉冲能量为30 nJ,重复频率为10 Hz。连续锁模运转时单个锁模脉冲的能量约为2 nJ,利用腔倒空将单脉冲的能量提高了15 倍左右。文章详细讨论了腔倒空脉冲及调Q脉冲的产生机理,并分析了加在电光晶体上的高压电脉冲以及偏振片的偏振度对腔倒空脉冲及调Q脉冲的影响。
张丙元李港陈檬于海娟夏军海郭晓萍任锋王勇刚马骁宇
关键词:激光器锁模激光器激光二极管抽运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电光腔倒空
LD端泵自锁模激光器泵浦光整形系统
2005年
为了满足克尔透镜锁模的严格条件,对LD泵浦自锁模激光器的泵浦光路整形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在考虑球差的情况下,设计了一套结构简单、耦合效率70%以上的整形系统,得到了满足锁模条件的46.9μm×45.1μm的光斑.
于海娟李港陈檬张丙元任锋
关键词:二极管激光器自锁模球差
偶氮掺杂光学薄膜非线性光学特性研究
2011年
为探索温度不同及掺杂浓度不同对极化聚合物二次谐波产生(SHG)的影响,用实时电晕极化装置对一种偶氮主客体掺杂薄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这种主客体掺杂体系,二次谐波产生强度随温度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个最佳值;在最佳极化温度下,随着偶氮材料掺杂浓度的提高,二次谐波产生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结合紫外-可见吸收谱对结果进行分析,对产生这种现象的物理机制提出一种新的解释:随着掺杂浓度的提高分子间作用不可忽略,使得偶氮材料的一阶超极化率的大小发生变化,导致二次谐波强度发生变化。
孙彦星王文军刘云龙高学喜张丙元俞宪同赵力涛邢晓
关键词:电晕极化偶氮化合物
采用光纤耦合泵浦光输入和输出的脉冲激光模块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光纤耦合泵浦光输入和输出的脉冲激光模块,主要包括连接泵浦源和输出到放大系统的尾纤、自聚焦透镜和增益介质及可饱和吸收体复合晶体。本实用新型采用光纤耦合泵浦光输入和光纤耦合输出脉冲激光,自聚焦透镜作为...
张丙元宋琦王国菊王文军
文献传递
LD脉冲泵浦SESAM锁模Nd:YAG激光器的研究
本文利用国内自行研制的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SESAM),实现了脉冲LD泵浦SESAM锁模Nd:YAG激光器的运转,获得了脉冲宽度10ps,单脉冲能量为15nJ的锁模脉冲的输出。
张丙元李港陈檬于海娟郭晓萍宋海平王勇刚
关键词:脉冲泵浦脉冲锁模
文献传递
飞秒激光加工过程中光学参数对加工的影响
本文分析了国际上飞秒激光同材料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介绍了飞秒激光加工过程中,各个光参数对加工质量和加工尺寸的影响,在国内首次针对光参数在飞秒激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做出了分析。
于海娟李港陈檬张丙元
关键词:飞秒激光微加工
文献传递
极化条件对偶氮化合物薄膜中分子取向的影响
2011年
为探索不同的极化条件对分子取向的影响,用旋涂法制备了偶氮主客体掺杂薄膜,并用电晕极化的方法分别在不同温度和厚度条件下使分子取向,通过测量极化前后紫外-可见吸收谱,研究了平均取向因子的变化,并和二次谐波产生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厚度相同的偶氮薄膜,随着温度的升高,平均取向因子增大,但二次谐波信号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温度越接近聚合物玻璃转变温度,分子越容易取向,但温度过高,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变为粘滞态,部分偶氮分子容易在高温下蒸发掉,导致二次谐波信号强度降低,而平均取向因子增大;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大,针-板电极电场造成薄膜内部电场分布的不均匀性增加,极化效率降低,平均取向因子不断减小,二次谐波信号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刘云龙王文军孙彦星高学喜张丙元俞宪同赵力涛邢晓
关键词:电晕极化偶氮化合物
一种智能心率检测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心率检测报警装置,包括:壳体、装饰片、一对结构相同的红外对管、51单片机、放大整形电路、液晶显示屏、蜂鸣报警器、脉搏信号指示灯以及GSM模块,一对所述红外对管固定安装于壳体内部,且一对所述红外对管...
赵建梅田存伟李统乐张丙元鹿辉
文献传递
螺芴氧杂蒽LB膜的制备及光谱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研究聚芴材料DSFX-SFX分子在气液两相表面的行为,分子处于溶液、LB膜及粉末状态的光学特性,以及分子有序排列对其发光特性的影响,制备了聚芴材料DSFX-SFX的X型LB膜,研究了π-A等温曲线,测量了其紫外-可见吸收谱和稳态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分子以face-on形式平躺在亚相表面,单分子面积为4.78 nm2。在氯仿溶液中吸收峰位在354 nm,归属于分子中三聚氧杂蒽部分与芴环间π-π*电子跃迁;荧光发射峰位在396,419,445 nm(肩峰),归属于发色团三聚氧杂蒽,是芴环与氧杂蒽环之间的电荷转移。在LB膜中,吸收谱和荧光光谱与其溶液光谱相比,整体红移6 nm。结果表明:在LB膜中,两个分子形成激基缔合物,与单分子状态相比,激基缔合物的HOMO升高而LUMO降低。与粉末状态相比,该材料在LB膜中有很强的荧光发射,表明该材料形成有序排列超薄膜有利于荧光发射。
高学喜王文军刘云龙姚一村张丙元杜倩倩夏树针
关键词:LB膜荧光光谱
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光学和光子学性质银表面等离子体有机电致发光
利用有机蒸镀系统和激光分子束外延薄膜沉积系统,制备ITO/NPB/ALQ/PBD/Ag/AL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过控制有机层的蒸镀速率,在电子注入层(PBD)表面形成了高约40nm,直径约60nm均匀排列的纳米峰,沉积不...
和晓晓王文军李淑红王青如刘云龙史强张丙元高学喜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荧光增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