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卫华

作品数:59 被引量:18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6篇天文地球
  • 47篇生物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3篇珊瑚
  • 16篇泥盆纪
  • 15篇泥盆世
  • 14篇四射珊瑚
  • 9篇泥盆系
  • 8篇盆地
  • 8篇中泥盆世
  • 7篇化石
  • 7篇古生物
  • 5篇地层
  • 5篇珊瑚化石
  • 5篇晚泥盆世
  • 5篇海相
  • 4篇浅海
  • 4篇浅海相
  • 4篇侏罗世
  • 4篇晚侏罗世
  • 3篇滇东北
  • 3篇油气
  • 3篇油气勘探

机构

  • 57篇中国科学院南...
  • 12篇北京大学
  • 8篇中国地质科学...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广西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3篇吉林省地质调...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奥维耶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劳伦森大学
  • 1篇新疆工学院
  • 1篇宜昌地质矿产...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吉林省区域地...
  • 1篇中国石油
  • 1篇汉中职业技术...

作者

  • 58篇廖卫华
  • 12篇马学平
  • 7篇纪占胜
  • 7篇武桂春
  • 3篇孙元林
  • 3篇陈丕基
  • 3篇边立曾
  • 3篇陈金华
  • 3篇戎嘉余
  • 3篇阮亦萍
  • 3篇周志毅
  • 3篇方宗杰
  • 3篇邓占球
  • 3篇姚建新
  • 3篇孙倩
  • 2篇侯召硕
  • 2篇尹磊明
  • 2篇朱怀诚
  • 2篇耿良玉
  • 2篇陈旭

传媒

  • 29篇古生物学报
  • 6篇地层学杂志
  • 3篇地质学报
  • 2篇地球学报
  • 2篇中国古生物学...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化石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新疆地质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南极研究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西桂林菜子岩剖面中-上泥盆统界线附近的珊瑚动物群
2013年
中泥盆世吉维特期至晚泥盆世弗拉期早期,桂林菜子岩剖面处于浅水台地与较深水盆地过渡相区,因而含有较丰富的底栖生物(珊瑚、腕足类等)和浮游生物化石,包括有重要的牙形石带分子,因此该剖面是一重要的浅水相区与较深水相区对比的参考剖面。总体来看,菜子岩剖面的吉维特期晚期较弗拉期早期的四射珊瑚及床板珊瑚均要常见,其中四射珊瑚Truncicarinulum广泛分布,吉维特期晚期(自牙形石Schmidtognathus hermanni带至吉维特期结束)可以称为Truncicarinulum liujingense-Planocoenites guilinensis组合,但其主要特点则是以含有丰富的床板珊瑚为特征。弗拉期早期则以Phacellophyllum的较广分布为特点,可以称为Phacellophyllum stereoseptatum四射珊瑚动物群。文中共描述和图示了5属8种四射珊瑚和9属10种床板珊瑚。其中四射珊瑚有一个新种:Phacellophyllum stereoseptatum Liao and Ma sp.nov.;床板珊瑚有2个新种:Crassialveolites gaoshangtianensis Deng and Ma sp.nov.,Planocoenites guilinensis Deng and Ma sp.nov.。
廖卫华邓占球马学平李华
关键词:珊瑚四射珊瑚泥盆纪
吉林中部志留─泥盆纪生物地层、群落生态及生物古地理被引量:26
1995年
吉林省中部的二道沟组、小绥河组、张家屯组的时代归属,一直是国内、外地质学家争议的问题之一。根据无脊椎动物化石鉴定结果,张家屯组的时代为志留纪Ludlow晚期至Pridoli早期,小绥河组为志留纪末Pridoli期或泥盆纪初Lochkov期,二道沟组为早泥盆世Lochkov早期。根据上述地层中珊瑚和腕足动物化石,推测它们当时是生活在正常浅海的生活环境中,大致相当于底栖组合BA3。我国东北地区中古生代存在着两个不同的动物地理区:华北地台北缘产Retziella腕足动物群和Carlinastraea珊瑚动物群,吉林中部就位于这一个动物地理区范围之内;西伯利亚地台南缘产Tuvaella腕足动物群。
廖卫华戎嘉余胡兆珣彭玉鲸李春田
关键词:志留纪泥盆纪生物地层群落生态学生物古地理
西藏纳木错西岸班戈县新吉乡早白垩世的石珊瑚被引量:1
2020年
西藏纳木错西岸班戈县新吉乡的早白垩世地层发育,珊瑚化石丰富,经过鉴定、描述、研究,计有白垩纪石珊瑚10属10种(其中有3新种),它们是Axosmilia sp., Cyathophora? sp., Eohydnophora baingoinensis sp. nov.,Epistreptophyllum cf. diatritum Wu, Hydnophora styriaca (Michelin), Ironella giseldonensis Starostina and Krasnov in Krasnov and Starostina,Placophyllia baingoinensissp.nov.,Protethmoscf.discusLiaoandXia,Protochocyathus ?sp.,Stylina namcoensissp.nov.。上述石珊瑚属在欧亚大陆的侏罗、白垩纪地层中都有广泛分布。其中,Cyathophora ? sp.与申扎县果芒错下白垩统所产出的Cyathophora gomangcoensis Liao and Xia比较相似,只是个体直径要稍微小一些;Hydnophora styriaca与欧洲上白垩统的模式种也有某些相似之处,只是我们的标本每个脊塍上有较多的隔片;新种Eohydnophora baingoinensis与日本早白垩世的Eohydnophora tosaensis Yabe and Eguchi的主要区别只是其脊塍和隔片都比较细薄;Protochocyathus? sp.的外壁比匈牙利下白垩统的Protochocyathus valanginicus Kolosvary的外壁薄。总之,西藏班戈县新吉乡的早白垩世石珊瑚群与西藏申扎、日本、俄罗斯、匈牙利和斯洛文尼亚等地同期的石珊瑚有许多相似之处,完全可以进行对比。本文的研究成果将对我国西藏地区地层层序的建立和详细对比以及对早白垩世石珊瑚群的动物地理亲缘关系的了解提供重要依据。
王永胜孙继彬王彦郑春子岳宗元廖卫华
关键词:早白垩世
西藏班戈县保吉地区萨波直不勒组珊瑚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8
2017年
措勤盆地海相中、上侏罗统碳酸盐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油气勘探意义(纪占胜等,2008,2011)。在以往的报道中认为盆地主要生油岩系集中在中-上侏罗统接奴群及拉贡塘组碎屑岩为主的地层中(王剑等,2004,2009;陈明等,2005)。
孙倩纪占胜廖卫华姚建新武桂春武振杰
关键词:晚侏罗世珊瑚
华南中泥盆世两次重要的珊瑚群更替事件被引量:2
2015年
显生宙生物圈除了遭受过五次巨大的生物集群灭绝事件之外,还经历了无数次规模大小不等的全球性或区域性的生物灭绝事件(后者又称为动物群的更替事件)。泥盆纪有三次比较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其中最大的要属晚泥盆世的F-F生物大灭绝事件,然后依次为早泥盆世的L-P灭绝事件和泥盆纪末的D-C灭绝事件。根据研究,华南地区中泥盆世至少存在着两次重要的珊瑚群的更替事件:它们分别是艾菲尔中期的蜂巢珊瑚类和日射珊瑚类的消逝和吉维特晚期的泡沫型珊瑚的匿踪。
廖卫华
关键词:珊瑚灭绝事件中泥盆世
西藏措勤盆地上侏罗统吐卡日组上下段的厘定及其礁灰岩发现的油气勘探意义被引量:8
2018年
西藏班戈县保吉地区各昌茶玉剖面发现晚侏罗世珊瑚化石约12属16种,分别为Calamophylliopsis?sp.,Clausastraea?sp.,Epistreptophyllum cylindratum Milaschevitsch,Epistreptophyllum sp.,Heliocoenia aff.etalloni Koby,Kobyastraea?sp.,Montlivaltia tenuilamellats Roniewicz,Montlivaltia?sp.,Myriophyllia?sp.,Pseudocoenia hexaphyllia(d’Orbigny),Pseudocoenia?sp.,Rhipidogyra?sp.,Stephanastraea?sp.,Stylina?sp.,Stylina cf.subramosa de Fromentel,Thecosmilia?sp.等。化石指示各昌茶玉剖面上部第42—80层时代为晚侏罗世牛津期—基默里奇期,表明各昌茶玉剖面地层并不属于原划的中二叠统下拉组。本文依据化石及岩性特点将其修订为上侏罗统吐卡日组。根据保吉地区的吐卡日组与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及其岩性变化可划分为上下两段地层,各昌茶玉剖面代表吐卡日组下段地层,主要为厚层碳酸盐岩夹少量泥页岩及多层礁灰岩。久朗仓剖面代表吐卡日组上段地层,为一套碳酸盐岩夹大量粗碎屑岩地层。吐卡日组下段在措勤盆地内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广泛分布,指示晚侏罗世措勤盆地发育大面积广阔稳定的碳酸盐岩台地,其中生物礁表明晚侏罗世碳酸盐岩台地具有优越的油气生成和储集条件。
孙倩纪占胜廖卫华武桂春何继富石秋圆李浩石秋圆郭安臣李浩刘振宇郭安臣
关键词:措勤盆地上侏罗统油气勘探
西藏措勤盆地上侏罗统萨波直不勒组的发现及其烃源岩被引量:8
2018年
措勤盆地东部班戈县保吉乡各昌茶玉地区发现晚侏罗世珊瑚化石约10属15种及未定种,分别为Actinaraea?sp.,Allocoenia?sp.,A.matheyi(Koby),Clausastraea?sp.,Hydnophora?sp.,Latiastraea minima(Koby),Latiastraea?sp.,Meandraraea?sp.,Stylosmilia crassitheca Liao et al Li,S.corallina Koby,Thamnasteria?sp.,T.concinna(Goldfuss),Thecosmilia.baojiensis sp.nov.,Thecosmilia?sp.,Trocharaea cf.patelliformis Gregory等。化石指示各昌茶玉剖面第1—41层地层时代为晚侏罗世牛津期—基默里奇期。珊瑚化石产出的层位原来被认为是混杂在中侏罗世蛇绿岩中的中二叠统下拉组,本文根据剖面中化石及岩性组合特点将其修订为上侏罗统萨波直不勒组,并得出了该地区不存在原来所认为的中二叠统下拉组与中侏罗统蛇绿岩构造混杂现象的认识。本次萨波直不勒组与改则县物玛乡抢古村建组剖面相对比,其岩性更细、灰岩夹层更多,珊瑚化石更为丰富,代表了更远离陆源碎屑源区的沉积环境,进一步证明晚侏罗世冈底斯地区地势是从北向南逐渐加深的,措勤盆地在晚侏罗世处于活动型深海-半深海相和上斜坡相的沉积环境中。保吉地区萨波直不勒组顶部存在上斜坡相68 m厚黑色泥页岩,TOC(总有机碳)平均值为0.83%,属于中等-好烃源岩,剖面第20层12 m厚黑色泥岩TOC值为0.65%,属于中等烃源岩。萨波直不勒组顶部为上斜坡相沉积,分布范围应该比上覆的吐卡日组更广泛。经计算,措勤盆地内萨波直不勒组烃源岩的生烃量约为44.373亿吨。萨波直不勒组的泥页岩为措勤盆地提供了充足的油源保障,同时其中的碳酸盐岩夹层也可能是油气有利储层,建议对上侏罗统萨波直不勒组开展钻探取样工作,获取更为翔实丰富的有机地球化学参数。
孙倩纪占胜廖卫华武桂春何继富石秋圆李浩石秋圆郭安臣李浩刘振宇郭安臣
关键词:措勤盆地上侏罗统油气勘探
中国古生代中期拖鞋形珊瑚研究的进展被引量:1
1999年
古生代中期的志留纪和泥盆纪地层中出现了一类奇特的拖鞋形珊瑚,如Calceola,Rhizophylum等,过去由于形状特殊往往被误认为是牡蛎、固着蛤或腕足类。这类珊瑚平躺在浅海软底或局部含碎石块的海底,平躺的一面呈扁平状,朝上的一面则呈上凸形,平时打开各自的萼盖伸出触手拨动水流捕食微生物,一遇强敌或泥沙浊流便迅速将萼盖紧闭,保护自己的软体免受伤害。Rhizophylum的地质历程主要是志留纪,个别亦可延至早泥盆世;Calceola则仅见于早泥盆世晚期和中泥盆世。回顾了中国古生代中期(志留、泥盆纪)拖鞋形珊瑚Calceola,Rhizophylum的研究历史,概述了它们的生态习性、外部形态、内部构造、地质分布和生物地理。
廖卫华Francisco Soto
关键词:志留纪泥盆纪
中国泥盆纪珊瑚的生物地理及其群落生态被引量:9
2000年
中国泥盆纪可识别出 6个珊瑚生物地理区 :南天山区、古特提斯区、华南区、华北北缘区、准噶尔 兴安区和保山区。其中 ,前 4个区均处于当时赤道两侧的低纬度地区 ,属于老世界大区 ;而后 2个区则可能分别位于北温带和南温带区域内 ,不在老世界大区范畴内。中国泥盆纪珊瑚群大多数都是生活在温暖浅海近岸陆棚上富氧透光带中的群落 ,其分异度、丰度和密度各有不同 ,大致属于海洋底栖生物组合BA3—BA4;但也有的生活在远岸大陆斜坡、波基面之下的宁静环境 ,属于底栖组合BA5—BA6 。
廖卫华
关键词:生物地理群落生态珊瑚泥盆纪
华南泥盆系法门阶浅海相四射珊瑚的组合序列被引量:1
2008年
晚泥盆世弗拉期末F-F的生物灭绝事件,导致珊瑚以及许多浅海底栖生物灭绝,几乎整个法门期珊瑚群都处于残存阶段,华南地区目前只在湖南的个别地方发现少量的Smithiphyllum。直到法门期末珊瑚和其它一些造礁底栖生物开始复苏,出现了不少与典型泥盆纪珊瑚存在很大差别的新分子。华南泥盆纪最晚期(Strunian)的珊瑚可划分成上、下两个组合:上部Cystophrentis组合;下部Eocaninophyllum组合。泥盆—石炭纪之交的另一次生物灭绝事件,使新生的泥盆纪最晚期的珊瑚又遭灭绝。
廖卫华马学平孙元林
关键词:四射珊瑚晚泥盆世法门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