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岩山

作品数:53 被引量:1,335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土壤
  • 18篇生物可给性
  • 17篇污染
  • 15篇重金
  • 15篇重金属
  • 9篇污染土
  • 9篇污染土壤
  • 8篇
  • 6篇重金属污染
  • 6篇金属污染
  • 5篇
  • 5篇
  • 5篇
  • 4篇植物
  • 4篇土壤污染
  • 4篇土壤重金属
  • 4篇硫肥
  • 4篇PB
  • 3篇油菜
  • 3篇土壤修复

机构

  • 28篇中国科学院生...
  • 2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6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桂林工学院
  • 2篇河南省地质调...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中联煤层气有...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53篇崔岩山
  • 13篇王庆仁
  • 7篇陈晓晨
  • 7篇董艺婷
  • 6篇蔡晓琳
  • 6篇张震南
  • 5篇王姣姣
  • 5篇王鹏飞
  • 4篇付瑾
  • 4篇王振洲
  • 4篇孙国新
  • 4篇陈苗
  • 3篇黄益宗
  • 3篇白帆
  • 3篇刘秀梅
  • 2篇刘云霞
  • 2篇刘继朝
  • 2篇胡莹
  • 2篇杜心
  • 2篇郝晓伟

传媒

  • 7篇环境化学
  • 5篇生态毒理学报
  • 4篇生态学报
  • 4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中国生态农业...
  • 3篇环境科学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土壤通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土壤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农业环境保护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污染土壤中铅砷的生物可给性研究
砷、铅是土壤中两种主要的污染物,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有效、准确地判定土壤中铅、砷的生物可给性(bioaccessibility)已经成为解决铅、砷中毒的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将针对我国典型区域、城乡与工矿区铅、砷污染土壤,...
崔岩山
关键词:污染土壤
不同轮作制对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硫攫取与归还途径的研究被引量:18
2003年
研究了我国北方地区主要轮作制度下 ,土壤 植物生态系统中硫的主要输入 (归还 )与输出 (攫取 )途径 .结果表明 ,在我国北方普遍推行的小麦 玉米轮作制中 ,作物收获物从土壤中攫取的硫素总量为每年2 6 .4kg·hm-2 ,由根系和植物其它残留物归还给土壤的硫素为每年 6 .8kg·hm-2 ;在小麦 大豆轮作制中 ,作物收获物从土壤中攫取的硫素总量为每年 2 4 .4kg·hm-2 ,对土壤的归还量为每年 7.2kg·hm-2 ;而在玉米 油菜轮作制中 ,收获物从土壤中攫取的硫量为每年 4 5 .4kg·hm-2 ,归还给土壤的硫量为每年 8.7kg·hm-2 ;其它作物如棉花、高粱、花生、水稻种植一季通过收获物从土壤中带走的硫量分别为每年 7.9、6 .4、6 .7和 18.9kg·hm-2 ,对土壤的归还量分别为每年 2 .6、1.8、4 .3和 5 .6kg·hm-2 .通过对系统主要输入输出通量的估算 ,几种主要农田生态系统硫盈亏的状况计算结果说明 ,供试作物皆存在硫亏缺状况 :小麦每年 6kg·hm-2 、玉米 8.5kg·hm-2 、油菜 2 4kg·hm-2 、水稻 7.1kg·hm-2 .
王庆仁崔岩山
关键词:生态系统轮作制度
几种浸提剂对土壤有效硫测定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10
2003年
采用4种浸提剂(CaCl2、Ca(H2PO4)2(pH=4.0)、KH2PO4、NaHCO3 (pH=8.5)),对采自我国不同区域的7种土壤样品及北京近郊昌平平西府中科院遗传所试验基地冬小麦不同生育期麦田土壤进行了土壤有效S的浸提,同时对不同区域土壤的有效S、全S和小麦不同生育期植株的含S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效S与植株含S量的相关性中,4种方法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水平。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和BaSO4比浊法对Ca(H2PO4)2浸提的土壤有效S进行测定,二者的结果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r值达0.867**。二者测定的土壤有效S与植株含S量的相关性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r值分别为0.794**和0.684**,说明了两种方法都适用于对土壤有效S的测定,但ICP-AES法的结果相对更稳定。4种浸提剂测定重复结果间的变异系数以Ca(H2PO4)2平均最小,只有5.3%,NaHCO3最高,达8.3%。根据浸提剂的性质、土壤有效S与小麦植株含S量的相关性、测定结果重复间的变异系数得出,Ca(H2PO4)2浸提与离子色谱测定是判定土壤有效S最稳定的一种方法。
崔岩山王庆仁董艺婷李海峰
关键词:浸提剂土壤有效硫
不同配比的猪粪便和秸秆在厌氧发酵前后Cu和Zn的形态变化被引量:2
2013年
在中温(35±1)℃的条件下,利用新鲜猪粪和玉米秸秆按照干物质质量比为1∶1和2∶1分别进行为期50 d的厌氧发酵实验,并利用改进的BCR 3步提取和0.01 mol·L-1CaCl2提取,分别对2组配比第1天的发酵物和最后1天沼渣进行Cu和Zn各形态的提取和测定.结果表明,厌氧发酵过程均能减少2组配比发酵物Cu和Zn在沼渣中的可交换态含量和生物有效性百分含量(酸提取态和Fe-Mn氧化物结合态百分比之和),同时增加Cu和Zn在沼渣中的稳定性(有机质及硫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百分比之和).
白帆陈苗崔岩山
关键词:重金属形态
Caco-2细胞模型评估金属人体生物有效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4年
随着环境重金属污染的加剧和营养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重金属元素及营养金属元素肠道吸收过程的探讨及其生物有效性影响因素的研究。Caco-2细胞模型能有效的模拟人体小肠上皮细胞的转运与吸收过程,可结合基因技术、分子技术等手段用于研究人体肠道吸收物质的机制和影响因素。首先,总结了近年来利用Caco-2模型对镉、铬、铅、砷等多种重金属及铜、铁、锌、钙等多种营养金属在小肠内的吸收、转运方式、代谢机制及影响吸收、转运过程的各类条件等的研究工作,然后对Caco-2细胞模型研究方法及其在未来评估金属人体生物有效性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王振洲崔岩山张震南王姣姣尹乃毅
关键词:CACO-2细胞金属体外试验生物有效性健康风险评估
不同种类硫肥对油菜吸锌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分别设置4个硫肥浓度(0 mg.kg-1、160 mg.kg-1、640 mg.kg-1和2 560mg.kg-1),研究了不同种类硫肥(元素硫、硫酸铵和硫酸钾)对油菜锌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以及不同浓度的硫肥对油菜生物量无显著影响。随着硫肥浓度的增加,土壤中CaC l2可提取态锌含量显著增加,且不同硫肥类型对可提取态锌含量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NH4)2SO4处理可提取态锌含量最大,在2 560 mg.kg-1处理下达0.72 mg.kg-1,为对照的2.1倍。油菜中的锌浓度随硫肥浓度的增加显著增加,且不同硫肥类型对植物中锌浓度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在2 560 mg.kg-1(NH4)2SO4处理下,油菜中锌浓度为96.1 mg.kg-1,是对照52.6 mg.kg-1的1.8倍,而同一浓度K2SO4处理下为69.0 mg.kg-1,仅为对照的1.3倍。油菜中的硫浓度随硫肥浓度的增加显著增加,(NH4)2SO4和K2SO4处理对油菜吸硫的效果好于元素硫处理。
崔岩山王庆仁
关键词:硫肥土壤PH
小白菜的干鲜状态对其铅的生物可给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为了研究小白菜的干鲜状态对其铅的生物可给性的影响,设置了对照(不添加铅,本底值为32.37mg·kg-1)、300mg·kg-1和500mg·kg-13种土壤铅浓度处理的盆栽实验,并将收获的小白菜分别以干样和鲜样进行基于生理学的invitro人工胃肠模拟实验,测定其中铅的生物可给性.结果表明:栽种2个月后,小白菜铅含量分别达到0.38mg·kg-1、4.55mg·kg-1和12.50mg·kg-1(干重),对铅的富集系数分别为0.012、0.015和0.025,可能存在较高的健康风险.invitro实验表明:样品干鲜状态、铅浓度处理以及二者的交互效应是影响铅的生物可给性的重要因素.无论干样还是鲜样,铅在胃阶段和小肠阶段的溶解态量均随样品铅含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对于同一铅浓度处理,鲜样中铅的生物可给性无论在胃阶段还是小肠阶段均显著高于干样(p<0.01).使用干样进行健康风险评价可能会低估小白菜中的铅对人体的健康风险.
陈晓晨崔岩山
关键词:小白菜生物可给性
煤层气采出水水质及其对土壤和植物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1年
煤层气是优质的能源和化工原料。但在其开采过程中,排出的大量煤层气采出水对土壤和植物的影响以及其相应的评价与修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问题。文章从煤层气采出水中的元素种类及其形态变化、有机污染物含量变化等方面综述了不同区域煤层气采出水水质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煤层气采出水灌溉土壤对土壤和植物的影响。主要包括土壤pH变化;一些元素及离子可能导致土壤发生盐化和钠质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植物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及优势种的改变等。针对不同区域煤层气采出水的相关水质状况以及其对土壤及植物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控制修复措施。最后,提出了未来该领域需要加强研究的方面,以期为未来合理、安全地利用煤层气采出水提供相关参考。
崔岩山琚宜文
关键词:土壤植物环境影响
土壤中金属的生物可给性及其动态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土壤中金属的生物可给性常应用于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如能准确地判定土壤中金属在胃肠阶段不同时间的溶出动态,研究者就可以更好地分析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本文采集5种不同地区的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利用改进的PBET方法,分别在胃阶段的20、40、60、80 min以及小肠阶段的1、2、3、4、5 h时取样并分析,探究土壤中8种金属元素(As、Al、Cd、Cr、Fe、Mn、Ni、Pb)的生物可给性和溶出动态,探讨造成金属溶出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对其溶出机理进行初步探究。研究结果表明,Fe、Al的生物可给性较低,并且在胃肠阶段差异较小。与胃阶段相比,土壤中Pb、Cd的生物可给性在小肠阶段明显降低,而As、Mn、Cr、Ni的生物可给性在小肠阶段均升高。升幅最大的两个元素是Ni、Cr,其小肠阶段的平均生物可给性分别升高61.4%、29.9%。在溶出量随时间变化方面,在胃阶段,假定1 h时溶出率为100%。20 min时,土壤中Fe、Ni的平均溶出率较低,分别为59.3%、56.8%,其他6种金属元素的平均溶出率在71.2%~79.5%。As、Cd、Pb的溶出速率是先快后慢,Cr和Ni的溶出速率是先慢后快,而Fe、Mn、Al的溶出速率基本保持不变。在小肠阶段,假定4 h时溶出率为100%。Al、As、Cd、Mn的溶出率基本不变。1 h时,土壤中Cr(土壤A除外)、Ni的平均溶出率最低,分别为31.5%、32.7%,而5 h时,Fe、Cr、Ni的溶出率还在升高。由此可见,土壤中不同金属元素的生物可给性以及溶出动态是有明显差异的。
尹乃毅崔岩山张震南王姣姣王振洲蔡晓琳
关键词:土壤生物可给性金属溶出
不同含磷化合物修复铅污染土壤后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8
2019年
磷酸盐钝化铅是铅污染土壤的重要修复技术之一.但磷酸盐修复土壤铅污染后,土壤铅对人体的健康风险仍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通过向铅污染土壤添加五种不同的含磷化合物(KH2PO4、NH4H2PO4、CaHPO4,植酸和卵磷脂),分析了其对铅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运用in vitro和SHIME模型评估修复后土壤铅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添加含磷化合物30 d后,五种处理均有效降低了铅的DTPA和CaCl2可提取态,分别降低了62.5%—66.5%和27.8%—49.5%,其中植酸和CaHPO4处理效果较好,卵磷脂处理效果较差.5种处理中,铅的生物可给性在胃、小肠和结肠阶段有显著差异,分别为8.67%—9.31%、0.88%—1.55%、2.06%—2.76%,由于受pH的影响,铅在胃阶段生物可给性最高且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在小肠阶段KH2PO4处理土壤铅的生物可给性最低,卵磷脂处理铅的生物可给性最高,结肠阶段NH4H2PO4处理土壤铅的生物可给性最低,卵磷脂处理铅的生物可给性最高.结肠阶段铅的生物可给性均高于小肠阶段的,可见肠道微生物促进了土壤中Pb的溶出,提高了铅的生物可给性,增加了人体的健康风险.在添加同等含量的含磷化合物修复铅污染土壤后,KH2PO4处理对人体健康风险最小,卵磷脂最大.
李岩李岩都慧丽王鹏飞孙国新王鹏飞
关键词:生物可给性土壤修复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